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新闻中心 > 2014专题 > 依法治国新时代——鲁网十八届四中全会特别报道 > 见证 > 正文

孙志刚:收容遣送成为历史

2014-10-21 16:00 来源:山东商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因为孙志刚事件的推动,收容遣送成为历史。

  “以生命为代价推动中国法治进程,值得纪念的人:孙志刚”。——孙志刚墓志铭的最后一句。

  2003年3月17日晚上,任职于广州某公司的湖北青年孙志刚因无暂住证,被警察送至广州市“三无”人员收容遣送中转站收容。次日,孙志刚被收容站送往一家收容人员救治站。在这里,孙志刚受到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收容人员的野蛮殴打,于3月20日死亡。

  孙志刚之死引起社会强烈反响。5月16日,许志永、俞江、腾彪等3名法学博士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对《收容遣送办法》进行“违宪审查”,这在新中国尚属首次。随后,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沈岿等5位法律学者,联名致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对收容遣送制度提请启动特别调查程序。

  因为孙志刚事件的推动,收容遣送成为历史。

  2003年6月20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公布。同年8月1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


初审编辑:宋宪霞 二审编辑:宋宪霞
分享到:
新闻关键词: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业务范围 | 本网招聘 | 站点地图 | 版权声明 | 员工查询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090035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W02014102157692012357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