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缪友银实习生车尔琳)“高校作为人才资源的聚地、文化引领的前沿,必须坚持正确导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培育者、践行者。”3月13日,在吉林大学行政楼内,学校师生代表们坐到一起,各抒己见,场面热烈。
王雪是吉林大学一名学生志愿者,在校几年间她一直坚持做志愿活动,从未间断。她动情地说:“和孤独症儿童们在一起,帮助他们进行康复治疗,那时才意识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感。”她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应牢记身上的责任,乐于奉献,在付出中体味成长,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我是学食品专业的,将来可能成为一名食品检测员。为人民群众的‘米袋子’把好关,就是自己的价值所在。”吉林大学十佳大学生王乃茹打开话匣子。结合平时学习生活,她认为,把防止伤害小动物、注意垃圾分类、遵守交通规则这类小事都做好了,就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对学生价值观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并不是简单地说教和灌输,而是感染和熏陶。”吉林大学第三届师德标兵代表、商学院教授于桂兰说:“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带来情感变化,得到情感认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一种道德养成。所以,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以高尚的道德品质感染学生,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张治军是一名食堂厨师,在吉大被叫做“创新哥”,是因为他要求自己每周做两道新菜,以满足学生饮食的多样化需求。他朴实地说:“每天炒好菜,让同学们吃得好,吃得健康,这就是我人生价值的所在。尽最大努力做好工作,并带动身边同事,这就是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是对高等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晓峰说,吉大将发挥组织、人才、制度等方面优势,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结合起来,营造出浓厚的核心价值观学习氛围。
据了解,近年来,吉林大学扎实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项工作,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并将“志愿服务”纳入本科生学分。学校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完善了师德建设工作体制和考评制度。学校还打造了一批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目前,学校共建成道德讲堂固定场地47个,累计开展宣讲活动5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