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首页 > 2014专题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新闻聚焦 > 正文

教育论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学校抓起

2014-02-25 18:26:00 来源:甘肃日报 网友评论 0 进入论坛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作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领导,深感责任重大。在抓好自身学习、带领班子学习、组织机关干部学习的同时,就如何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思考和谋划。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教育具有基础性作用

  自古以来,立德树人即是教育的天职。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可见“教”与“育”的根本都是“使做人”。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正是契合了教育的本质。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学校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教育“树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从个人角度说,学校教育是“育儿袋”,肩负着培养人的重任。通常情况下,一个人从三、四岁的孩童,一直到二十余岁的青年,都是在学校教育中度过的。走进校园时,每个人都是天真无邪的;走出校园时,人与人却是千差万别的。这就是学校教育的作用,它犹如一个巨大的“育儿袋”,为每个人提供了可靠的成长环境,并根据每个人的个性将他们培养成不同型材。从教育的本质来讲,每一个走出校园的人,都应当是正直的人、善良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从教育的时代特征来讲,每一个走出校园的人,都应当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人。只有大量的、源源不断的人从学校“育儿袋”中成长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成为社会的主流,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后继有人、兴旺发达。

  由社会层面讲,学校教育是“大熔炉”,发挥着社会融合的作用。学校里只有教师和学生两种人,教师负责教书育人,学生唯有明礼修身。在校园里,来自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人们,同坐在课堂里,同徜在书海中,不分彼此、不分贵贱,交流思想、探讨未知,同窗之情、同学之谊把大家紧紧联系在一起。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就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大熔炉”作用,大力加强民主法治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自由平等教育,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校园环境。

  站在国家立场上看,学校教育是“接力棒”,承载着文化传承的使命。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建立了共同的文化追求,才会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学校教育要充分发挥文化传承的“接力棒”作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价值基础,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梦而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教育应当走在社会前列

  学校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作为育人前沿阵地的学校和课堂,肩负着“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任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理应走在社会前列。

  首先,要发挥学习优势,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走在社会前列。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地方,校园是全社会最优美的学习场所。各级各类学校要组织师生广泛学、认真学、深入学、持续学,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思想,在心灵上产生共鸣、在精神上聚集价值、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崇高的精神追求、准确的思想坐标。

  其次,要发挥人才优势,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走在社会前列。学校作为人才的聚集地、知识的生产区和思想观念的辐射源,对于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具有典型示范的标杆作用。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具体要求,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性特质及其与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区别,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引领社会思潮的途径。通过生动鲜活通俗的语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讲清楚、说明白,让广大师生深刻理解、形成共识。

  再次,要发挥育人优势,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走在社会前列。青少年是可塑性最强的群体,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无疑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奠基工程。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小事抓起、由细节入手,迈教育引导之门、走实践养成之路,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将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使广大青少年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公民道德规范的自觉实践者。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教育必须深化改革创新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必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不做表面文章,不求轰动效应,最终要让教育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教育改革道路上,无论改什么、如何改,党的教育方针不能改,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能改。

  一要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学校的能力。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广大教师和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群众树立起良好的榜样。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使之转化为治教理校的政策、制度,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策导向、利益导向和体制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化。

  二要推进校风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和学风,是学校的灵魂和气质,也是学校的立校之本。要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积极培育校园文化,形成一种精神、一种氛围、一种导向,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道德、形成学生的信念,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三要丰富活动载体,让青少年在核心价值观的沐浴下健康成长。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设计、谋划、组织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活动,注重用身边的凡人善举温暖人心、感化心灵。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节粮、节水、节电活动,开展演讲比赛、主题征文、文艺创作、经典诵读、道德讲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要针对不同年龄段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作者系甘肃省教育厅厅长)

初审编辑:冷雪颖 二审编辑:冷雪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