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这段话,把“立国”与“富民”间的“惟一性”突出起来,进而将治国理政与改善民生的关系上升到了新高度。这无疑是政府工作部署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指导思想的具体落实。
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利益变动很大,分化比较明显。现阶段确然到了进一步凸显民生作为“受益主体核心内容”的时候,特别是要集中关注普通百姓、“失落群体”,在收入、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精神生活等提升生活品质、满足幸福诉求的充要条件上,让普通百姓得到明显超过“社会平均改善水平”的获得感。这应当算是“补短板”的题中之义。
改革成效要落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上。改革初期,我们集中打破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为的是集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尽快摆脱经济发展严重落后的被动局面。体制改革释放的红利,明显体现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之上,人民幸福的红利也从挣脱体制束缚、发展经济中来。一场全面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体制改革、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体制激活、资源盘整、利益分享的机会、条件、话语权等,也不太可能是均等的,难免会造成部分人多受益、部分人少受益的情况。
在改革进入全面深化的新阶段,改革成果享受程度不一、改革进程中利益分化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当下,深化改革既是重点突破期,也是在某种程度上的推进胶着期,难度大、风险大、挑战大,各种原因的“中梗阻”“不适症”很多,急需改革初期那种全民振奋的改革激情来支持啃那些难啃的硬骨头。要想让广大百姓成为支持和推动改革的主力军,就要让普通百姓能“比较”出改革是以他们为受益主体的,能“估算出”通过改革可以获得更多机会、享受更实在的利益。不然,可能会因长时间的“期待疲劳”导致出现“改革厌倦”的情绪。
“改革期待”要靠“更多获得感”来维系。特别是那些在改革初期被忽略乃至利益获得感不太高的人群,是靠坚定的“改革期待”来支撑改革信心的。经由改革,全体人民富裕水平的绝对值是普遍大幅提高的,可相对值之差也在拉大。据国家统计局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2014年,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低收入组4747元,中等偏下收入组10887元,中等收入组17631元,中等偏上收入组26937元,高收入组50968元,中位数是17570元。低收入组与高收入组相差10多倍。对收入差距拉大的不满,在近些年的社会调查中,基本都进入问题前列。一定要让普通百姓特别是低收入组群、中等偏下收入组群的人们感到,未来会离富裕越来越近,而绝不是越来越远。
政府在“扩中提低”上所做的努力,有目共睹,每年减贫1000多万即是一例。按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469,这是在2008年达到0.491峰值后,连续6年下降。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比13年来首次降至3倍以下。势头向好。
但应看到,富裕的含义,已不是改革初期的衡量标准了,且还有“比较式富裕”特征。基尼系数是枯燥的,每个人的感受则是鲜活的。富裕不富裕,往往是单个人在与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以及同群同层同类的比较中判断得出的。作为中低收入组群,就业是民生之本,都希望获得更贴心更实用的创业就业支持;收入是眼前实在的“获得感”,都想年年与GDP一样“水涨船高”;疾病是人身的“切肤之痛”,都盼望享受服务更放心、价格更适中的医疗;社保是未来的信心,都害怕为“下一顿”发愁;教育是明天的希望,都希望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
“获得的机遇”“出彩的机会”“未来的回报”,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小梦想”。部分人哪怕是小部分人,如果总是在未来式“白条”中期待,远离进行式“获得感”,就很容易产生“被抛弃感”,改革焦虑情绪就会上升,“任性”爆发,甚至不加思考地对良好改革举措都打问号。近些年仇官仇富仇央企的情结,与源于部分群体认定政商界长期是改革获利者,且有些获利手段不公正不平等有关;“X二代”身份标签被滥用,也与“获得感预期不高”有关。
对于“正在进行时”的全面深化改革而言,调节有些固化的利益格局阻力甚大。但是,困难再大,也决不能放弃提高普通百姓、特别是低收入人群“获得感”的追求,让他们享受到更多更具含金量的实惠。各级干部应当警醒的是:绝对不能让某些群体、某些区域的“期待疲劳”演化成“期待泡沫”。一定要注意把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让普通百姓、弱势群体、“失落群体”,实实在在成为改革增量的“受益群体”,使他们在改革的增量效应、增量红利设计中不断提升“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