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新闻中心 > 2015专题 > 2015全国两会 四个全面中国蓝图 > 两会图文 > 两会心声 > 正文

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四风变种”和“隐蔽的歪风”

2015-03-05 10:26 来源:新华社发布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反“四风”贯彻执行日益到位,一些地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四风”问题出现“变种”,部分两会代表委员反映一些隐藏较深的“歪风”“妖风”待刹。

  新华社北京3月4日新媒体专电 从直接受贿变间接利益输送;从下基层到跑上层,岗位在乡镇心思在城市;既然吃不了拿不着,干脆少做事、不挑担;既然不能公开吃喝,就关门奢腐……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反“四风”贯彻执行日益到位,一些地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四风”问题出现“变种”,部分两会代表委员反映一些隐藏较深的“歪风”“妖风”待刹。 

 

“利益输送风”

  有的领导干部本人不直接受贿,但利用手中权力和公共资源,向亲戚朋友进行隐蔽的“利益输送”。如浙江纪检部门巡视中发现,杭州市某市直单位账上有公共资金几十亿元,该单位一名领导的家属在某银行工作,这名领导即将公款5亿元存到该银行,他的家属因此被提拔为银行支行行长。因涉嫌严重违纪接受调查的杭州市政府原副秘书长、钱江新城建设指挥部党委书记王光荣,同样往某银行存入数亿元公款,使亲属被提拔为支行行长。 

  安徽省在查处环保领域腐败窝案时发现,一家省级环保科研单位的部分领导在接到企业环评项目时,多次以人手不够、设备不足等理由,将业务介绍给亲友开办的第三方环评公司。这些环评公司收钱后往往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甚至直接套用网上模板、摘抄数据,使环评沦为形式。 

  据了解,类似公款指定银行储蓄之类“隐形歪风”在不少地方长期存在,成为业内的“潜规则”,一些落马官员被查出“指定转移”生意给利益相关企业的案例屡见不鲜。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刘红宇说,因为没有相关法律文件对这类“利益输送”“利益交换”予以明确,一些人肆无忌惮地“打擦边球”、非法牟利。建议相关部门就此现象制定措施、堵住漏洞,让伸向公共资源的“隐形黑手”受到惩戒,让利益输送的“隐蔽歪风”无处藏身。 
 

“为官不为风”

  “一项审批的时限是二十天,他拖到第十九天才通知,缺某某材料办不了!”东部沿海某市一家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诉说前不久去某政府部门办事时的遭遇。他介绍,一些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如今红包不收了,但办事也不利索了,有时“该批的也不批”。 

  据了解,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后,一些地方出现干部“不作为”“低效率”的现象,认为自己既不吃了、也不拿了,那就少做点事,少冒点险,不挑担子,按部就班。有关调查发现,“不作为”主要集中在发改、住建、规划、环保等行政审批部门,实施一些项目的审批时,往往非拖到程序时限的上限再批,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全国人大代表、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公司董事长陈义龙介绍,他本人所在企业的一些新技术产品,在申办市场化手续时也因一些部门不敢尝试、生怕担责,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而遇阻。他认为,在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中,不仅要减少不合理审批,还应体现行政审批机构勤勉尽责、善谋善为的工作作风,制定措施防止懒政、庸政、怠政。对于一些创新性事物的行政审批,要有合理的风险评估、责任区分制度,支持鼓励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敢于挑起担子、主动作为。 

“走读走神风”

  “不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怎能和群众同心、同德、同奋斗?”据了解,一些工作在乡村、家住在城市的基层干部,“天天往家跑,办事很难找”,这种“走读干部”在不少地方都存在,群众意见很大。 

  中部地区一名县委书记介绍,他所在的县地域较大,有的乡镇距县城有两个多小时车程,但那里的不少干部照样“天天回城”,明显影响工作。“有的干部每天早晨离城,九点十点钟才到岗,转转就到中午了,吃过午饭工作一两个小时,又开始考虑收拾回城了。”他说,这样的干部怎能与群众打成一片,怎能遇事不推?为此,他们县制定了乡镇干部每周“五天四夜一驻村”的新工作制度。 

  “走读干部”之外,还有一类干部“人在基层、心在上层”,心思不在工作上,天天琢磨怎么“拉关系、建人脉”,怎么搭上“上层路线”,被称作“走神干部”。记者认识的一名山西处级干部,本职工作放在一边,有一两年时间大多泡在北京,找关系花钱上各种短期“干部培训班”。他的心态是这样才能结交更多的人脉,“打开关系网比干工作更重要”。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阜阳市市委书记于勇认为,一些干部“走读走神”、不在状态,懈怠了工作,疏远了与群众的距离,与党的群众路线背道而驰。要通过健全干部管理制度,督促干部人在岗、心在事,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排除杂念,稳住心神,真正将时间和精力放在为民服务上。 

“食堂吃喝风”

  “镇政府不到外面吃喝了,自己食堂里却搞豪华包厢!”前不久,记者到安徽某镇采访时,听到镇上一家饭店老板这样的反映。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该镇政府食堂分上下两层,一楼为职工食堂,二楼则“别有洞天”,分布着几个包厢,其中最大的一个包厢里的大圆桌可满足20人聚餐,上有豪华顶灯,旁有茶座、棋牌桌,与饭店酒楼高档包厢无异。 

  上述饭店老板介绍,八项规定之后,该镇镇政府和各个站所到外面吃饭少了,镇上几家饭店因生意减少关门。“但没想到,镇上最豪华的饭店包厢‘转移’到镇政府食堂去了!”他“吐槽”说。 

  据了解,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对遏制“吃喝风”效果明显,但一些地方和单位“下有对策”,将大吃大喝从宾馆酒店转移到内部食堂,将食堂“升级改造”后“关起门来吃喝”。如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某街道,据纪检部门调查,仅2014年上半年就在内部食堂违规接待67次。还有一些机关单位,将“应酬、饭局”转移进民营企业的食堂,增加企业负担,并产生“官商交易”隐患。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监察厅副厅长蒋厚琳认为,“吃喝风”是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已积累到一定程度,一下刹住还存在惯性。特别是在当前高压态势下,“四风”问题更加隐蔽,穿上了隐身衣,躲进了青纱帐,要及时研究和发现其新形式、新动向,对新发现的问题保持警觉、露头就打,防止各类作风问题改头换面、“登堂入室”。(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徐海涛、李舒、徐海波、杨玉华、涂铭、丁静、傅勇涛、朱翃) 

 
 

初审编辑:宋莉 二审编辑:李颖
分享到:
./W02015030537701386357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