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编者按:随着两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迅速成为网友关注、讨论的热点,它占据搜索引擎话题转载量第一,成为今年两会热词。多位中经论坛、中经博客的网友、博主纷纷发布贴文、博文,表达对"四个全面"的肯定与支持。小编特别从众多网友文章中选取部分与"四个全面"中的"全面深化改革"有关的论述,编辑成文,以飨读者。
董少鹏: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之年”
在我国经济总量突破60万亿元之际,增长速度可能减缓的压力进一步呈现。一方面,出口增长缓慢,产能过剩难以消解;另一方面,民生需要改善,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亟待推进。向改革要红利,向内部挖潜力,是我们掌握发展主动权、获得最佳发展效果的最重要的途径。推出改革举措绝不是为应一时之急,而是在汇集民智的基础上充分论证,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石头过河”相结合,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为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留下空间、开辟前景。这也是十八大后组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初衷所在。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此前的2月13日,习近平在延安主持召开了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同来自陕西、甘肃、宁夏的24位市县委书记一起共商老区脱贫致富大计。这些动作传递出的重要信号是,改革要让老百姓获得实惠,要为民族长远发展打算。笔者认为,“做强中国经济”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也是中国梦的重要落脚点。
(阅读全文请点击:http://blog.ce.cn/html/08/332708-1904347.html
吴东华:四个全面是脱胎换骨
习近平主席在全国两会之前对外公布“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笔者认为这属于脱胎换骨。所谓脱胎换骨,就是要让下面、老百姓、底层发生巨大的变化。
全面深化改革。在经济领域改革,不再是要以公私混合制改革,而是要产生效率、利益为出发点。目前的国企改革,基本上是股权改革、增加上市,并没有从产品利润率提升上进行,并没有从销售扩大上进行,并没有从品牌全球知名度提升上进行。另外,对于政府与企业的界限过于清晰,政府应该协助企业提供最好的战略专家扶持企业。当然,我们也看到招商引资模式面临淘汰。现在中央需要的是有质量的经济,而要减少粗放型经济。这与过去不管白猫还是黑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不一样了。现在要绿猫不要黑猫,要效率高的猫,不要低效率的猫了。
(阅读全文请点击:http://bbs.ce.cn/bbs/viewthread.php?tid=1761206
夏日之冰:要下狠心转变发展模式
新常态的提法让我们冷静的思考如何更健康的发展。原有的很多制度、经济机体结构、发展理念需要改进和完善,有的需要根本性的改革。7%的预期目标更加反映出政府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适当放缓速度,让经济体制和生产结构更加适合国情。我们快还要平稳,政府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政府体制、生态建设等,不适合国家发展的项目要减少,光有经济效益而忽视整体发展的产业也要下狠心转变。今后的发展要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要符合全民族的利益,要符合国际生态建设的走向要求。
国家经济与世界经济密切相关,世界进步的、先进的要紧紧跟上。经济发展不能再以消耗过多的能源而换取,发展更多的经济收入项目,发展更多的高质量产业。 我们国家要在经济上加快转变发展模式,实现有质量的经济效益,可持续的发展、稳中求进是我们的总目标。我们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的发展战略去进行,7%的预期目标完全可以达到。
(阅读全文请点击:http://bbs.ce.cn/bbs/viewthread.php?tid=1761365
知其一:关注GDP质量比关注其增长率更有意义
GDP本身并没有原罪。尤其在“调结构”、“促改革”的形势下,一些地方无法完成GDP目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何况过去一些地方以消耗大量资源、破坏生态环境、谎报数据为代价的GDP高增长率就是不正确的,也透支地方发展后劲。相反,如果GDP实现了高增长,而百姓的生活质量没有明显提高,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这样快速发展又有什么意义呢?
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位列世界第二,但代表一国富裕水平的人均GDP在全球有统计数据的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只排在第八十位以后,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也落后于一些新兴经济体。与此同时,商品质量、食品安全等领域问题多发,文化财产落后,也不适应人民奔向更美好生活的新需求。为了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因此,期待各级领导干部在关注GDP增长的同时,更要重视GDP增长质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各级都要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生产总值,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阅读全文请点击:http://bbs.ce.cn/bbs/viewthread.php?tid=1761105
激扬中国: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要打好组合拳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中央的各项重大改革举措能不能很好地落地生根,对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治国理政的新观念至关重要。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这对于改革能否取得决定性胜利具有重大意义。笔者认为,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要着力打好组合拳:坚持以“法治”打头、坚持以“严明”立身、坚持以“全局”谋事、坚持以“民本”为先、坚持以“善终”收势。
全面深化改革,不是靠单兵突进就能立竿见影的,也不是毕其功于一役就能见效的,必须根据改革举措的轻重缓急、难易程度、推进条件,部署改革推进的步骤和次序,抓好各项改革任务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要善于打组合拳,既要会打攻坚战,又要能打持久战,从而持续释放改革红利。
(阅读全文请点击:http://blog.ce.cn/html/12/121212-1904164.html
李宏剑:“四个全面”是实现中国梦的理论依据
一切的理论第一要素是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经过实践形成的理论就是一个时代在科学发展中的硬道理。“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2月16日在江苏调研时发表的一个著名观点,其本身就诞生在路上,诞生在实践之中,由此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理论依据,必然产生于路上,产生于实践之中。由此也阐述了一个道理,就是共产党的一切原理,皆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范畴中产生而出,皆是以中国国情这一基本现实产生而出。习近平总书记的理论观点也不例外。
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多年时间里,我们一直处于探索阶段,因为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道路,包括理论框架,都处于空白的状态。但我们始终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探索新常态的形成条件。我们对此发现,我们的理论条件中,我们的哲学范畴里,始终有一种新常态的理论要素在激荡着我们的梦想,那就是唯有实现中国梦的思想范畴始终是我们的时代主题,唯有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刻度是我们解放思想的唯一条件。我们正是围绕这些存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新常态,为改革开放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理论、制度方法论。如今,如何为改革开放进行顶层设计,这既是一个具有普遍性充满时代感的哲学命题,又是一项伟大的理论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而“四个全面”恰恰就是关于这一划时代问题的答案。中央出台的系列改革方案,正为改革开放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作出注解。
(阅读全文请点击:http://bbs.ce.cn/bbs/viewthread.php?tid=1761380
(刘丽丽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