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西藏各族各界迎来自治区成立50周年。从雅砻河谷到藏北高原,从象雄故里到尼洋河畔,西藏各地无不洋溢着节日的气氛。记者奔走在雪域高原,进农家、入牧户,上工厂、下口岸,也无时不感受着这块古老土地在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着各族人民为建设美好家园迸发出来的昂扬激情。
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正在雪域高原崛起。
藏族干部为主体,充分行使各项事务管理权力
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西藏人民从此享有了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上享受平等权利。当年,西藏约92%的地方建立了以翻身农奴和奴隶为主的乡人民政权。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藏族等少数民族代表占到80%以上。
30岁的达娃是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琼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于2012年当选为自治区人大代表。这些年,他先后就人口较少民族的传统文化延续、特困学生教育、干部培养等问题提出议案,件件有回音。“各方很重视我的提案,珞巴族群众从我身上看到了人大代表的作用, 我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半个世纪以来,西藏各族人民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热情持续高涨,参选率不断提高。2012年四级人大换届选举中,参选率达到94%以上。据统计,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大代表始终在全区各级人大代表中占绝对多数,全区4个市、74个县(区)、683个乡(镇)均成立了人民代表大会,经过直接和间接选举产生的34244名四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31901名,占93%以上,门巴、珞巴、纳西、回、壮等民族均有自己的代表。目前,西藏共有全国人大代表20名,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占70%。
西藏自治区历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府主席、政协主席均由藏族干部担任,7个地(市)中4个地(市)委书记是藏族干部,74个县(市、区)党政“一把手”中有81名藏族干部,694个乡镇(街道)党政正职中均配有一名民族干部,各级党政机关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比例达70.4%。
依法治国,依法治藏。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先后制定了300部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自然资源保护等。近年来,加强地方立法的力度越来越大,凡是有需要、有必要的就从实际出发立法,例如,《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规定》《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关于严厉打击“赔命金”违法犯罪行为的决定》《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活动的决定》《关于设定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的决定》。这些地方法规为西藏社会稳定及经济繁荣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障。
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有效保护有机统一
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速度和广度举世瞩目。西藏地区生产总值由1965年的3.27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920.8亿元,增长近300倍。进入新世纪以来,从2009年开始到去年底,西藏GDP连续6年实现百亿级稳定增长,相继跨越400亿元直至900亿元大关,保持了年均12%以上的增长速度。发展速度和效益同向增长,西藏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一、二、三产增加值占比从1965年的70.9∶6.8∶22.3,转变为2014年的9.9∶36.6∶53.5。
符合当地特点的优势产业的崛起,是西藏经济发展中最大的亮点之一。目前,西藏已初步形成了优势矿产业、建筑建材业、民族手工业、藏医药业为支柱的富有西藏特色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从1965年的0.09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50亿元,年均增长16%。“输血”变“造血”,当地自我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新的经济形态与生产方式在西藏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1993年,拉萨成立了自治区第一个证券交易中心,与上海、深圳等证券交易市场联网运行,这是西藏第一个经营现代金融业务的金融市场。1995年,西藏第一只股票“西藏明珠”上市。截至今年6月,西藏上市公司已有12家,涉及食饮品制造、旅游、制药、矿产开发、建筑建材和藏医药等各种行业。与之对应的,藏语在这些年里增加了很多诸如股票、期货、债券、“互联网+”等新词汇。
经济快速发展,但净土与绿色依然是雪域高原的亮丽名片。仅2009年至今,共落实投资56.46亿元,全面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3大类10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目前,西藏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7处,总面积41.2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35%。碧水荡漾、绿染天际、藏羚羊欢跃、野牦牛奔腾……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护绿添绿,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索取,已成为西藏各地的追求和时尚。“当年砍伐是为了生存,现在植树造林更是为了生存。”自治区林业厅退耕办工作人员介绍,为改善狮泉河镇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缓解风沙对居民的危害,从1989年开始,狮泉河镇把盆地沙害治理列为头等大事。农牧区用能结构在不断优化,西藏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主任吉靳刚说,西藏近10年新型清洁能源使用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率达到58.7%。
“宁肯发展慢一些,也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西藏将环境保护纳入全区发展大局,确立了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三条底线”,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领导干部考核内容,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我们绝不以牺牲环境来求取经济的发展,为了保护环境,就是挖金子我们也不要。”自治区环保厅副厅长张天华斩钉截铁地说。
“喝一口酥油茶,唱一首藏曲,把幸福传向四方”
江孜县江热乡班久伦布村73岁的旦增,生活与本村其他老人们似乎没啥不同,要么在家喝茶听广播,要么到村里的佛塔前转经,聊天、晒太阳。老人告诉记者,他曾在本村的帕拉庄园为奴17年,那庄园雕梁画栋、富丽堂皇,贵族们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而14户60多名奴隶却拥挤在面积仅150平方米的院子里,干不完的牛马活,还要挨打受虐。指着自己家300多平方米的二层藏式楼房,说着儿孙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老人满脸自豪……
“帐篷如蘑菇般在场地上撑起,五彩的帷幔在林间交织,喝一口酥油茶,唱一首藏曲,把幸福传向四方。”今年8月雪顿节期间,家住拉萨东郊的罗布次仁一家6口,一大早就出了家门,看展佛、听藏戏、过林卡。中午时分,全家在罗布林卡架起了帐篷,尽情歌舞,开心玩耍。
各民族亲密交往、亲如一家,民族团结融合的佳话到处传扬。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县流传着一个“三个民族、一个公司”的故事。公司合伙人为潘钦造、马来个和米玛次仁,分别是汉族、回族和藏族。6年前,浙江温州人潘钦造在西藏开办了水泥厂,而来自甘肃的马来个和西藏本地人米玛次仁经常去潘钦造的厂里拉水泥,一来二去便成了好朋友。去年4月,三人合伙投入3000万元注册办了物流企业。据统计,近年来,西藏各民族间通婚率每年以两位数速度增长,通婚数由2008年的666对增加到2013年的4795对。
如今,雪域高原的乡村牧场到处都是“幸福的旦增”:从90%以上的人没有自己的住房,到98.7%的农牧民拥有自己的住宅;从占西藏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根本不能上学,到享受15年(幼儿教育到高中阶段含中职)免费教育政策;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59元,是1978年的42倍;以拉萨为中心辐射全区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基本形成,基本实现县县疾控中心全覆盖、乡乡建有卫生院、村村建有卫生室的目标;西藏人口从和平解放时的114万人增加到317万人,人均预期寿命从和平解放初期的35.5岁提高到68.2岁……
最大的变化是人,最根本的变化是人的变化
扎囊县朗色林村“末代防雹师”旺觉,祖祖辈辈都当“拉拉”——千百年来,科技落后的藏族农民把防雹驱雹的希望寄托在当地的防雹师“拉拉”身上。可眼下他的7个儿子,却没有一个再肯跟他学做“拉拉”。上世纪80年代,西藏农牧区逐渐开展人工防雹工程。“防雹驱雹都靠高射炮,那家伙可要比我挥动法器、默念咒语的道行、法力灵验多了,我这个拉拉该休息啦。”旺觉笑着说。老百姓心目中的“神人”就这样走下了神坛。如今农牧民不仅学会了用炮驱雹,在日喀则,有很多农牧民精通拖拉机、收割机等现代农机的操作,对种植技术、施肥量、用水量、病虫害防治了如指掌,说起科学种植、现代营销等头头是道。
“自己不就是吃了不懂法的亏吗?”在听完“法律进万家”宣讲组的一场 “妇女权益法”讲座后,桑日县绒乡冲达村14组的德吉措姆恍然大悟。几年前,与她没有领过结婚证的“前夫”说离开就离开,一家的重担压在了她一人身上,苦了自己也苦了两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在冲达村,像德吉措姆一样没有领结婚证的妇女占80%左右。“我们这个民族过去基本上没有法律意识,如果遇到纠纷,大家会更愿意找亲戚朋友、德高望重的长辈,或寺庙的活佛来调解做工作。不要说进法院打官司,有的人甚至连律师事务所都不好意思进。只要诉讼,他们会觉得丢人,很没有面子,不管原告还是被告都会这样想。”西藏第一位女律师央金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民事案件、经济案件逐渐增加,更多的人开始愿意在法律框架下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直至上世纪90年代初,西藏大部分农牧民没有任何金融意识:有钱不存银行,无钱也不借贷。农行仲巴县支行帕羊镇营业所刚建立时发现,当地群众根本不到银行存款,更没有贷款的想法。每年卖了牛羊后,牧民们就把现金、金银或塞在墙缝里,或埋在地下,等需要购买草料、牲畜时再从地下挖。有时记不清埋藏地点找不到了,他们就说钱财会走路,自己跑掉了。如今,西藏农牧民金融意识大幅增强。截至今年3月末,农行西藏分行贷款余额达114.21亿元,占全行涉农贷款的59.43%,覆盖全区90%以上的农牧户。目前,西藏已成为全国农户信用贷款覆盖率最高的地区。
著名学者、现西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旦增伦珠感慨地说,西藏50年社会巨变,最大的变化是人的变化,最根本的变化也是人的变化,而变化的最大动力来自于人们对幸福的追求。
《 人民日报 》( 2015年09月08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