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新闻中心 > 2015专题 > 习近平访美 > 美国之行 > 正文

国内外学界舆论界解读习主席访美共识与成果

2015-09-29 13:4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及社会各界就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深入沟通、坦诚交流,达成广泛共识,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国内外学界舆论界解读习主席访美共识与成果

  为中美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

  

 

  9月24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工作人员在宪法大道旁的路灯上安装五星红旗,准备迎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华盛顿。 新华社发

  编者按 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及社会各界就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深入沟通、坦诚交流,达成广泛共识,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国内外的学界和舆论界认为,这些共识和成果为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无论是对中美关系还是对世界未来而言,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中美共识进一步扩大是此访最大收获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所所长滕建群谈习主席访美

  □ 经济日报记者 禹 洋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的首次国事访问日前圆满落下帷幕。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了深入、坦诚、建设性的会谈。双方就诸多问题达成广泛共识,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28日在中国记协举行的第79届新闻茶座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所所长滕建群解读了此次访美成果,并就有关内容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此次访美,中方公布了过万字的“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中方成果清单”,中美双方在政治、经贸、人文、气候变化、科技、执法、防务、航空、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达成了49项重要共识。您如何评价此次访美的成果?

  滕建群:总体而言,习主席此次访美的成果可以用“超出预期”来形容。中美双方共识进一步扩大,在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重要领域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取得了显著成果。两国的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最值得关注的是务实合作。在49项共识中,有37项涉及双边务实合作,涵盖双方在国际多边经济合作框架上的共识,中美投资协定(BIT)及相关的投资开放承诺、关键贸易和技术领域的合作,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反腐反恐等多项内容。与以往相比,这些内容涉及的领域更广,具体内容更多,可操作性更强。

  此次访问的一项重要成果是指明了中美两国未来的合作发展方向。双方确定将进一步加强两国各层次的交流,简单讲就是“两个密切”:一是加强两国高层间的密切联系,包括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商贸联委会等高层交流机制,巩固两国的良好合作基础;二是增强两国企业间的交流,习主席在西雅图参观波音和微软,中国随行企业家与当地企业的互动,表明中国在加强企业合作方面的意愿。

  记者:此次习主席访美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通过增信释疑推动双边关系发展。此次访美在增进两国互信、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向前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滕建群:通过此访,中美两国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方面有了更多开诚布公的探讨和更明确的认识。在2013年的安纳伯格庄园会晤中,中美双方就共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达成了重要共识。此后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双方也难免出现分歧。此访期间,两国领导人更多地讨论了如何处理分歧,以更加开放、透明的方式直接沟通,这是增加两国互信的重要途径和良好尝试。

  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尊重双方的历史,尊重双方的道路选择和发展进程上的差距,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奥巴马总统也提出,美中两国都有能力管控分歧,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这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明确了发展方向——走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道路。

  事实上,中美两国增强互信、管控分歧,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迈上新台阶,不仅利好中美两个国家,也有助于地区和全球和平与稳定。中美两国在双边问题上加强合作、管控分歧的做法,也为中美两国共同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奠定基础,指明方向。

  记者:在49项目成果和共识中,有近20项涉及金融和贸易合作。波音公司和中国商飞、微软和百度、思科和浪潮等中美企业也达成了新的合作意向。您如何评价此次访美在经贸领域取得的成果?中美未来将在哪些领域进一步扩大合作?

  滕建群:经贸合作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这点毋庸置疑。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美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与竞争同时加强。此访期间,经贸合作依旧是重点话题,双方就人民币交易和结算机制、双边投资协定(BIT)等重要问题达成了一致,为双方进一步开放市场打下基础。

  中美两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将成为今后中美两国经贸合作的亮点和重点领域。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并将成为未来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目前,中美两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合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此次随访的企业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中国互联网产业的领军者,表明中国希望在信息技术领域与美国加强合作,共同利用这一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意愿。

  此外,习主席在多个场合谈到了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发展政策,正面回应西方舆论对中国经济的担忧。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中国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和发展经验。习主席用具体的数据和真实的故事,向美国和各国商界表明,中国政府有能力继续推进各项改革,维持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并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中国市场的大门将继续向国际投资者敞开。

  共识与成果勾勒未来中美经贸关系轮廓

  □ 李天国 沈铭辉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了深入而坦诚的交谈,取得丰硕成果。这次习近平主席访美成果足有49项,涵盖了中美关系几乎所有重大议题:不仅包括了政治、经贸、技术和人文等主要传统领域的合作,而且还涉及气候变化、安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新领域的合作。这些具体成果不仅仅局限于中美双边问题,而且还涉及地区与全球性重大议题,充分展现双方在为共同发展做出重大决策的同时,还承担起作为大国的责任与作用。尤其在中方发布的共识与成果清单中,多数内容涉及中美经贸合作,向世界传递着事关未来中美两国经贸关系发展方向的重大信号。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正在发生重大改变,经济发展正在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水平和质量。随着经济改革的全面深化,经济增长质量将会有根本性提升,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形成更加高效和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这次习近平主席在访美过程中,也再次强调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中国将坚持自主开放与对等开放,加强“走出去”战略谋划,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正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中美之间达成了重大而富有实效的共识。

  首先,经贸合作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依据。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双边经贸合作有着非常巨大的发展潜力。中美两国身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资源禀赋迥异,而这种差异恰恰构成了中美两国经贸合作的基础。

  在中美双边货物贸易中,美国长期处于逆差地位。作为消费型社会,美国强劲的消费需求带动了美国对中国商品的进口,与对华出口形成明显对比。两国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生产网络和加工贸易为特征的产业内分工共同构成了中美双边货物贸易的这种特征。然而在中美服务贸易中,中国却又处于逆差地位。多年来,美国对中国服务贸易顺差额曾不断增长,一度超过了中国对美国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与高新技术行业和服务业水平全球领先的美国相比,中国的服务业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由此可见,中美贸易的整体利益是基本平衡的,双方都希望通过调整生产、贸易和投资环节来平衡贸易结构和贸易地位。这种中美经济关系存在的互补性和相互依存关系决定了中美需要长期、紧密的战略经济对话。此次会谈中多数成果均涉及中美经贸领域,充分体现中美经贸关系对两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正是中美两国之间经济相互依赖和利益重叠,奠定了双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坚实的基础。

  其次,中美将强化国际金融框架和全球治理中的作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正促使国际经济秩序发生改变。世界经济虽然有复苏迹象,但整体发展趋势依然并不明朗,而相比当前经济形势,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显得比较滞后。比如,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尤其亚太地区各国基础设施水平差异较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异存在扩大的趋势。按照亚洲开发银行的预测,到2020年亚太地区基础设施开发需求将达到8.2万亿美元。然而发展中国家因财政资金和技术有限,融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和发展的重大议题。为此,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这一倡议迅速获得了世界很多国家的支持和参与。这一倡议不仅有助于改善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环境,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而且更是成为了对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补充和完善。

  在此次中美首脑会谈中,双方确认了双方在国际金融体系方面的共同利益,美方也表示欢迎中方不断增加在亚洲和其他地区发展事业和基础设施的融资支持,包括高标准和良好治理作为其核心原则的新机构。中美双方均承诺强化多边开发融资体系,通过提高其资金和治理能力来完善现有治理体系。会谈成果显示,中国将作为股东国和借款国在现有多边融资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美国也重申了在人民币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现有标准的前提下支持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SDR)审查中纳入SDR篮子。这些安排和共识,将推动中美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合作,也将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最后,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取得重要共识。双边投资协定是多年来中美双方不断推动的合作机制,是中美双方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中美曾经在1980年签订过关于保护国际投资的双边条约,但该条约仅仅确认了在华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的投资保险和保证制度,没有涉及投资行为产生的其他各种权益。这样的协议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中美跨国投资活动的需求,中美两国在投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不对等的新风险。中国已经是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且也逐渐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对外直接投资输出国,为了保障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权益,中国亟需对外签订或修改相关投资协定。考虑到美国的全球经济地位及其对国际投资规则的影响力,中国需要谈好中美双边投资协定,以期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商签双边投资协定的重要基础和借鉴。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将为中美市场带来更加开放和竞争的局面,同时也有助于中美两国实现内外经济平衡,推动长期经济增长。

  在这次中美两国领导人会谈中,双方积极评价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的现有成果,重申双边投资协定对两国经济的重要作用。中美双方同意强力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进程,加快达成互利共赢的高水平投资协定。特别是,美国关于外资的安全审查曾是中国面临的重要挑战。这次,中美双方承诺外资安全审查仅限于国家安全关切的问题,审慎对待安全审查范围,不通过纳入其他更宽泛的公共利益或经济问题将审查范围泛化。而且双方如认为投资存在国家安全风险时,可以通过各自审查程序解决风险,甚至尽快地采取有针对性的缓和措施。美国也承诺对中国国有企业给予公平公正待遇,确保开放的投资环境。

  中美双方承诺继续努力构建基于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进一步加强在双边、地区和全球层面的务实合作。此次中美两国首脑会谈向全世界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中美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而且不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中美之间取得的一系列务实成果将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稳定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这次习近平主席的访问,中美两国在构筑起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上迈出重要一步,使中美合作迈向一个新的里程碑。(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经济日报首尔9月28日电(记者杨明) 连日来,韩国媒体对习主席访美活动集中报道并给予密切关注。

  韩媒:中美多项成果令人瞩目

  韩国《首尔经济》以《习近平访美为经济外交倾注全力》为题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的经济方面成果进行了综述报道。报道称,习近平主席为恢复中国经济活力,在紧张的访美日程中抽出大量时间与美国经济界人士会面,并承诺将创造以法律为基础的产业环境、开放环境,强调开放将以依法治国为基础。在习主席访美期间,中美两国相继达成了多项令人瞩目的经贸合作成果。韩国媒体对中美间科技合作密切关注。有报道称,微软公司与中国达成的一系列协议备受关注。中美间比较敏感的网络安全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共识,双方将寻找合作方案,避免正面对抗。

  德媒:会晤凸显双方合作意愿

  经济日报柏林9月28日电(记者王志远) 德国媒体对中美气候和经贸合作保持了密切关注。

  德国《世界报》报道称,奥巴马认为中方公布的雄心勃勃的气变政策目标是真正意义上的“里程碑”。

  德国“每日新闻网”网站报道称,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会晤,代表着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正在尝试着相互接近。尽管双边气氛并非最好,但双方都愿意就气候变化目标进行探讨。没有人想要对抗。

  德国“经济新闻”网站报道称,习近平访美期间,中国有关企业与波音公司签署了购买300架飞机的协议。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与波音公司签约合资兴建737MAX完工中心。此举将给波音公司业务带来极大促进,也激起波音与空客之间的新一轮竞争。

  英媒:双方经贸关系需更紧密

  经济日报伦敦9月28日电(记者蒋华栋) 英国专家和媒体对习主席此访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研究员詹姆斯·爱德华·霍尔高度关注此次习主席访美对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推进,认为美方必须意识到国际市场是足够容纳中美两国的,有必要与中国建立更为密切的贸易投资合作关系,并在更多的经济事务上与中国进行协调和磋商。

  路透社刊文表示,中方对经贸的承诺直接促进了中美高科技产业领域的合作。BBC刊文表示,上述承诺将为此后美国高科技企业加大与中国合作力度奠定基础。此外,针对中国高铁在美拓展,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研究员肖·布莱斯林表示,中国高铁产业在美国的发展,连同此前在东南亚地区的拓展,将进一步提升其在国际市场的信誉度和知名度,为其在欧洲和其他地区拓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法媒:中美气候协议值得赞赏

  经济日报巴黎9月28日电(记者陈博)法国媒体普遍认为,经贸合作与气候变化协议是此次习奥会的亮点。

  《回声报》用较大篇幅报道了中美经贸互动的情况,认为中美建立热线电话机制,定期就经济议题进行意见交换有助于稳定区域经济预期。《回声报》在报道中国此次批量购买波音客机时认为,中国批量采购民用客机的走向值得持续关注。

  此外,在《回声报》看来,中美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协议值得赞赏,考虑到2015年联合国气变大会即将在巴黎召开,在核心议题仍面临重重分歧的情况下,中美两国为其他国家作出了积极表率。中方气候承诺被法国业界解读为是中国对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重要支持举措。

  奥地利:推进改革增强外资信心

  经济日报维也纳9月28日电(记者谢飞)近日奥地利媒体高度关注习近平主席访美,认为习近平主席此次率规模庞大企业家代表团访美,预示着中美两国将继续深化经贸合作。而随访的诸多互联网企业家则体现了中国将着力发展互联网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专家认为,习近平主席此次访美在经贸方面的最重要意义莫过于向美国和全世界展示中国坚决推进改革的决心,向美国和全世界表明中国经济仍运行在合理区间并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这对于世界经济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专家认为,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对中国投资环境的政策表述将会极大增强外国投资者的信心,有利于跨国企业开展在华投资。

  东南亚:战略互信有利国际社会

  经济日报雅加达9月28日电(记者田原) 印尼主流英文媒体《雅加达邮报》转发了美国记者的文章,充分肯定习主席关于对外援助和减免债务的承诺,认为这有助于实现全球新发展的愿景目标。

  印尼外交部有官员表示,习主席在联合国的讲话表明中国有意愿为国际社会作出新贡献。印尼西爪哇省玛琅市宗教学者表示,全球和谐共存离不开中国的贡献和继续努力。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发表文章认为,习主席此次访美,特别呼吁中美两国强化战略互信、实现和平共存、拓宽合作交流,这有利于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


初审编辑:李颖 二审编辑:编辑值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