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乔清举
近日,人大政协代表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建党百年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任务重。“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尤其是广大中西部农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要认真地探索这些地区实现小康社会的途径。发展各类城市,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有序转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但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素质差异大,可能会有相当数量人口因年龄和技能欠缺等原因短时间内无法转移为城镇人口。所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城镇化的多元性势不可免。城镇化表现为人口的集中居住,但其实质却是城乡居民在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权利均等化。以权利共享为基础的就地城镇化,是新常态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可行路径之一。
“十三五”期间,农村实现小康可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广大中西部农村的居住环境和公共设施还有很大提高空间。一些行政村还没有入村公路,村内道路没有路灯、没有硬化和绿化;绝大部分行政村没有自来水、下水道,饮用水、厕所卫生状况堪忧;与此同时我国出现了产能过剩现象。对照农村的情况可知,产能过剩并不是全社会基础设施水平已经高到无法再进一步提高的绝对过剩,而是由于短板过短,落后地区消费能力不足造成的相对过剩。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能够吸收过剩产能,尤其是低端过剩产能,缓解去产能压力,促进供给侧改革。以笔者调研的河南省禹州市火龙镇盆亓村美丽乡村建设为例,该村建成水泥路面17公里,使用水泥3440吨、石子16480吨、沙子9314吨、塑料管道2万米,包括绿化和安装路灯等合计投资500万元。据初步匡算,全国69万余行政村,扣除东部发达地区,假定中西部地区有50万个行政村,假定这些行政村都做到道路硬化,仅水泥一项就可消化产能17.2亿吨。其他消化产能,如石子82.4亿吨,沙料46.57亿吨,塑料管道100亿米。盆亓村是一个2700人的大村。禹州市也有投资300万元的小行政村,取二者中间值400万元计算,则50万个行政村可带动投资2万亿人民币。当然,上述数字还很粗略,有待于进一步精确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消化产能的同时还会带动上游生产、中游基建、下游维护方面的就业,尤其会带动低端劳动力的就业,其综合经济社会效益是十分明显的。它既是补齐短板,促进社会现代化水平整体提高的过程;也是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战,实现精准扶贫的落实过程。我们欣喜地看到,“十三五”规划中,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要达到80%。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还要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使农村小康稳定地保持在一定水平上。提高农民收入应增收和节支双管齐下。目前我国农民人均土地资源少,增收途径有限,而节支尚有较大余地。在基础设施改进和公共服务完善的基础上,“十三五”期间可着力解决以下几点。
1、提高农村医疗和医保水平。县域完善农村、乡、市医疗体系,每村配备1-2名专职医生,做到小病不出村;为农民建立较为完善的医疗档案。关于农民医疗报销,目前已有新农合医疗保险,可进一步扩大农村新农合报销比例,实行特病大病特别救助,消除因病致贫现象。在此基础上,适时推出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险体系。
2、提高养老金数额。以河南为例,目前农村60岁以上老人每月有60元的养老保险。可按照各地具体情况将提高养老金至300元左右水平,使老年农民维持一定生活水平。
3、逐步实行直到高中阶段的义务教育,提高农村教学水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校舍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可按照发达地区工资情况制定全国统一的教师工资标准,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到贫困地区任教的老师可由当地财政再适当增加补助,确保高素质教师留在欠发达地区任教。教育内容方面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注重扩大学生知识量,增强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基本素质。高考内容也做相应改革,录取上实行按照人口比例分配录取名额的方式。教师队伍稳定后、教学内容改进后农村的教育水平、全社会的人口素质都会相应大幅提高。
4、农村实行供暖供气。农村供暖供气可以采取沼气等清洁能源技术。沼气生产能消除农村环境污染物,提高农村环境水平,使绿色和环保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管网可采取国家、地方财政补助,农户出资的方式建设;也可以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由民营公司投运营。
权利均等化是消除城乡差别的关键。“十三五”期间,如果农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几大方面达到与城市居民权利均等化,那么城乡差距就会极大地缩小,人口流动问题、户籍制度问题都会相应得到缓解,城乡二元结构也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消除,农村的小康社会也就基本建成了。当然,这些工作都需要党委政府的强力推动;应当说,新常态下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