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追踪看落实】
“科技创新正在推动新动能不断成长、化蛹成蝶,促进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凤凰涅槃。”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介绍,“十二五”以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正步入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的历史新阶段,这背后起到支撑作用的是稳步推进的科技机制体制改革。
近年来,无论是基础研究在国际上的贡献,还是在科技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我国都大有进展。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增至55.1%,国家创新能力世界排名提升至第18位。同时,我国已建成11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46家国家高新区、498家众创空间和60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已形成接续有序的创业服务链条和良好的创新生态,吸引了成千上万青年人创业创新,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万钢说。
科技进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科技部日前发布了“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而这十大进展中的两项成果入选了英国物理学会评选的“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其中之一还位列该评选之首。“我们已经不只是在点上‘冒个泡’了。”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于渌感叹,“中国在世界基础科学领域的表现已经能够‘打出一个窟窿’,并持续突破了。”
与此同时,以科技为支撑的创新创业红利也在持续释放。“截至2015年年底,海尔集团的众创空间已经孵化1140个项目,22个项目进入A轮天使投资,12个项目估值过亿元,为社会提供100多万个就业机会。”海尔集团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张玉波说。
国产首架大飞机C919成功总装下线;新一代高速铁路技术世界领先,高铁里程占世界总量60%以上;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超过37万辆,累计保有量达49.7万辆,居世界第一……科技进步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引领作用逐步显现,科技创新的“红利”正渗透进人们的衣食住行。
摸清科研“家底”办大事
改革“红利”释放的同时,我国科技管理改革也有重要突破。在科技公共服务方面,万钢介绍,科技部会同22个部门建立了联合推进机制,让小微企业也能便利而低成本地使用大型科研设备。
目前,我国36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及部分中央企业所拥有的大型仪器设备“家底”基本摸清,并初步建立了数据库,已入库的仪器设备达6.7万台,总价值超过1100亿元。在此基础上,科研设备向社会开放的试点工作也已开展——中国科学院的近4000台(套)大型仪器设备对外开放共享,累计提供服务701万小时;山东省仪器设施协作网入网小微企业达3248家;湖北省870个实验室、7769台(套)仪器设备对外开放服务。
除了摸清“家底”,我国还建立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启动实施重点研发计划,发布试点专项和2016年重点专项申报指南,实现从基础研究到示范应用“全链条一体化”的部署,以期在科技创新中集中力量办大事。
据了解,我国原有的973计划、863计划等专项研究已被整合成重点研发计划,并在宽带移动通信、转基因、新药创制、传染病防治4个民用领域开展改革试点。2015年,新能源汽车、干细胞及转化研究、数字诊疗装备等6个试点专项先期启动。2016年,在海洋、空间、国家安全等重点领域再启动约40个重点科研专项。
“政策包”带动资源配置方式转变
我国目前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方面已经形成了精准的“政策包”,这些政策包括《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新修订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等。
2015年高校院所对于企业的科技成果转让比例较2011年提高了120%。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也发生重大变化,企业成为研发支出的主力军。据万钢介绍,“十二五”期间,全社会研发支出预计达到14300亿元,其中企业支出超过77%。
对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显现了对创新的带动和放大效应。与2011年相比,2014年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增加2.5%,促进业务收入增加12%,8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1万亿元。(光明日报记者 詹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