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
新华社记者邹伟、杨维汉、陈菲
这是历史性一跃的关键节点——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这是新长征路上的固本基石——法治,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依法治国蹄疾步稳,法治风帆始终高扬,法治中国建设站上新的历史起点,助推矢志复兴的中华民族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的航程上浩荡前行。
3月8日下午,人民大会堂。
璀璨星辉之下,中国法制史迎来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
经过数年酝酿、反复修改的民法总则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由此,我国公民社会生活的“总规矩”——民法典编纂工作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
全国两会是生动的窗口,传递出法治中国的强劲脉动——机遇与挑战、改革与发展、民主与民生……广纳法治箴言,广聚法治精思,广辟法治路径,无不蕴含法治之义、呼唤法治之力。
天下大治,起于法治。
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指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明确“市场经济应该是法治经济”……循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规划的法治中国蓝图,各方面工作建章立制、次第展开,社会生活气象为之一新,改革发展呈现蓬勃生机——
立法法、慈善法、刑法修正案(九),废止劳动教养制度、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已制定直接涉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等改革任务的法律16部,作出修改法律的决定33件、有关重大问题的决定决议12件。
2013年以来,已分9批审议通过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共618项,政府简政放权效果初步显现。《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付诸实施,“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愿景渐行渐近。
司法责任制改革全面铺开,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的优越性逐步显现……司法体制改革大潮涌起,直指司法难点、痛点,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法治是强大的力量。
2月9日,最高检公布《关于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一案的检察意见》。一周后,聂树斌再审案宣判用的法槌、录像资料、判决书等被中国法院博物馆收藏,成为记录历史的文物。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国家文明的演进,无不依赖于法治的完善。
回首来路,启示深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作出的重大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保障,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
放眼征程,抉择坚定——
“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从法治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高屋建瓴。
审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法治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始终。“以法治指导、规范、促进和保障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法治经济、法治政治、法治文化、法治社会、法治生态文明,进而实现法治中国整体目标。”全国政协委员、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侯欣一说。
纵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可以清晰地看到,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正在对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进行系统设计和全面制度安排,致力于建立一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央强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当前的努力方向,就是将五大发展理念上升为管用管长远的制度安排,又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完善现行各项制度,使之有机统一,发挥制度体系整体合力。
又是一个春天。山西太原,刚挂牌成立的山西省监察委员会,已在山西省纪委、山西省人民检察院同处的办公大楼展开工作。
北京、山西、浙江,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落地有声,为制度层面筑牢反腐“堤坝”作出有益探索,更标注出法治中国建设的新亮点。
法治关乎国家,也关乎每一个个体。人民更加期待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更加关注社会公正、自身尊严。
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以法律和制度为遵循,一个令人向往的法治社会正在走来。
立于潮头,方知风急浪高。登临险峰,才见前路艰辛。
筑梦之路绝非坦途。“中国号”巨轮面对的风险挑战、困难险阻前所未有。
任尔风吹浪打,我自岿然如山。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要高度重视法治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中国。在这点上,我们不会动摇。”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字字千钧。
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品格。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确保中央各项政令落地生根,确保各项事业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确保党和国家建设各层次领域向着法治化不断推进。
应法之义,改革蹚过一个个“深水区”,啃下一块块“硬骨头”——
一系列改革在法治下破题、在法治下推进,从先行先试的探索试验,到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法治化道路,夯基垒台、积厚成势,生发出源源动力。
循法而行,“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承诺更加感召人心——
健全重大扶贫政策和重点项目的合法性审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和法律救济途径;惩治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打通扶贫资金到达贫困户的“最后一公里”……脱贫攻坚深深的法治足印,践行着“言必信、行必果”的铿锵誓言。
持法为刃,铸就捍卫政权安全、制度安全的正义之剑——
制定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网络安全法;依法惩处颠覆国家政权犯罪,以公开审判的方式正面回击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的图谋……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这是法治中国无处不在的烙印,也是法治中国始终高扬的旗帜。
今年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两高报告中,两组数字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新选任人民监督员15903名。改革以来,人民监督员已监督案件5474件。
全国22万名人民陪审员共参审案件306.3万件,占一审普通程序案件的77.2%。
“人民参与司法的渠道更加畅通、方式更加多样,让老百姓感到法治就在身边,这就是我们国家法治不断进步的体现。”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沈志刚深有感触地说。
“依法治国绘就‘法治中国’新蓝图,将极大提升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能力,提高法制体系透明度,确保法律法规实施。”欧洲智库“欧洲之友”政策主管莎达·伊斯兰如是评价。
苏州,金鸡湖畔,春风又绿江南岸。
10个月前,“中国-中东欧国家最高法院院长会议”在此举行,13个国家的大法官齐聚一堂,共话“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司法”。
习近平主席为会议致贺信并提出希望:深化司法交流合作,加强沟通互鉴,携手应对挑战,更加有效地打击犯罪、化解纠纷,共同营造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同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法治,是人类共同的理想,也是融通中外的桥梁。
无论是访问英国议会,出席美国侨界欢迎招待会,还是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演讲,习近平主席都会向世界阐释中国全面依法治国的理念和实践,分享中国的法治之“道”。
中国特色的法治文明驶上“快车道”,令世界瞩目、惊叹。
“在地球的另一端,勤奋的中国同行已经对司法赋予了新的涵义。”拉脱维亚最高法院院长伊瓦尔斯·比奇克维奇斯说。
参与国际反腐败司法协作,参与打击环境犯罪、打击非法赌球等一系列国际性重大专项行动,成绩斐然;承担5年为各国培训2000名维和人员的重任;国际刑警组织主席首次由中国人担任……中国正以更加积极自信的姿态,站上世界法治舞台。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在世界经济踟躇不前,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增加的背景下,中国始终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达30%以上,稳居全球第一,继续扮演全球经济“稳定之锚”的角色。
国外媒体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将因法治水平的上升而获得更顺利、可持续的发展,进一步惠及世界。
“我们要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法治问题上的理论成果;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的精辟阐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规律认识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在世界东方,前行中的法治中国,正不断汇聚起澎湃的伟力。
这伟力,来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明辨大势的战略胸怀和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的执政风格——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无论是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还是治党治国治军,都以法治为框架、用法治作保障、由法治来贯彻……
这伟力,来自不断厚植的法治文化和法治信仰——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201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阐释法治中国新图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法治”二字清晰呈现。“七五”普法规划作出部署: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都要接受法治宣传教育。中办国办的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
蓝图铺开,宏图已展。长风万里,斩涛破浪。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引领中国开辟一条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法治文明之路。沿着这条道路砥砺前进,中华民族一定能抵达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参与采写记者:于涛、叶前、李鲲、郑良、仇逸、许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