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伊始,沙特与伊朗的断交事件,令世界错愕。中东乱局之下,大国博弈硝烟味浓。习近平此时前往中东,对沙特、埃及和伊朗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外界“大为惊讶”。习近平是首位同时访问沙、伊这两个断交国的外国领导人,也是伊朗被解除国际制裁后首位到访的外国元首。(来源:央视《大国外交》)
“中东之行”展现了中国“大国外交”气魄,,显示了中国中东外交的独特优势和影响力。访问期间,习近平在阿盟总部发表演讲,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段话:中东是一块富饶的土地。让我们感到痛心的是,这里迄今仍未摆脱战争和冲突。中东向何处去?这是世界屡屡提及的“中东之问”。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习近平对中东地区的关切之情。
从中东人民立场出发,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少一些冲突和苦难,多一点安宁和尊严,这是中东人民的向往。出于对中东人民负责的态度,在“中东之行”中,习近平针对“中东之问”提出了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中国方案,为各方在追求对话和发展的道路上寻找希望。
其实,“中东之问”由来已久,已成“世界难题”,解决这道难题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即便如此,我们仍然能够看出,中国敢于直面最棘手的热点问题,这无疑彰显了中国开放自信的“大国外交”气魄和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以真诚换真诚,2017年春,沙特国王萨勒曼、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等中东地区多国政要接踵来华,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习近平“中东之行”对中东产生的影响和得到的认可。
更令人感到自豪的是,2017年7月18日,正在中国访问的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郑重授予习近平“巴勒斯坦国最高勋章”,感谢他亲力亲为,为中东和平贡献智慧与力量。这样一枚跨越万里的勋章,寄托了深沉由衷的敬意。
“中东之行”展现“大国外交”气魄,这样的气魄使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国际舞台上显得格外醒目。“中东之行”在“大国外交”的进程中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但却令我们看到了一个自信、负责任的中国!(文/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