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上午,习近平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说,“我们需要千千万万像老马同志这样的基层干部,发挥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结合实际把党中央的精神贯彻落实好,把各项工作做好。”在贵州惠水县濛江街道的新民社区,也有这么一位“甘为孺子牛”的“老罗”。他叫罗应和,是新民社区的党支部书记,也是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过去,罗应和生活在贵州省贫困程度最深的麻山、瑶山、月亮山的“三山”地区,属于不通水、不通路、不通讯的“三不通”地带。大山深处,群众生活困难,住房简陋,生计难以保障。这次来京参加全国“两会”,罗应和带来了几张对比鲜明的照片:一张是罗应和曾经的家,大山里破旧的木瓦房;另一张则是他在经开区的新家,一栋栋崭新的五层楼房排列在路边,外墙上“幸福楼”三个字格外惹眼。
“基层工作开展不易,基层干部更是尝尽酸甜苦辣。”当被问及有没有累到想要放弃的时候,罗应和以牛自喻,“就像一头牛,只要在这个岗位上,哪怕就是费了‘九虎二牛’之力,也要把这个车子拉到位。”
四张照片:昔日深山居不易,今日幸福好生活
2015年12月2日,贵州省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在惠水启动。然而即使政策优厚,易地搬迁的过程也并不那么顺利。“村里有些五六十岁的老人,他们思想比较守旧,顾虑较多。”除了担心生活不如以前、很难适应新的环境、找不到工作干,她们最担忧的就是“死了怎么办”的问题。老人们的旧观念里,在农村故去可以找到几平米的土埋。罗应和和扶贫干部们就给老人们做思想工作,说明易地扶贫搬迁能享受到什么,介绍殡葬改革制度已经逐渐深入到农村,“要为子孙后代造福嘛。”有的人顾虑“土地怎么办”的问题,罗应和就将“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跟大家讲清楚,大家明白了以后就像吃了“定心丸”。“因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你不跟他说清楚,他就会很担心。把这两块一做通,他就没什么想法了,就能搬了。” 2016年3月,作为惠水县第一批搬迁群众,罗应和与来自58个村寨的1109户4685个村民们一起,搬到了离惠水县城10公里的经济开发区,搬进了家具齐全的新家。
左侧两张照片是罗应和曾经的家和现在的新家,右侧两张照片是老人、孩子们在社区活动中心娱乐、学习。四张照片的背后,是罗应和及乡亲们越过越红火的日子。 图片由罗应和提供
在和记者谈到村民们搬迁后的生活时,罗应和说,社区规划建设了幼儿园、小学、文体广场、社区服务中心等,“我们建立社区跟村级管理的模式一样,发动群众参与公共事业的建设,减轻开支的同时还能增强群众交流。”与此同时,党支部建在小区,党小组建在楼栋单元,以建互助会的理念来管理,构建和谐的邻里邻居关系。“社区甚至没有一家说要安防盗窗,民风民俗和以前一样淳朴。”罗应和补充道。
一个例子:搬迁只是手段,扶贫必先扶智
“搬迁只是一个手段,要脱贫致富才是硬道理。”罗应和强调,“那么我们就要考虑搬出来以后如何脱贫又不返贫的问题,我们下了很大的决心,也寻找了很多途径。”
第一个是抓就业。“只要他就业了,就有收入,”罗应和举例说,“比如每一户只要有一个人就业,那么每个月的工资最少在2000元以上,脱贫就可以有保障。针对那些有两三个劳动力的家庭,如果能够全部就业,不要说脱贫了,可能很快就富起来了!去年我们做了摸底调查,发现每户有一人就业的,年收入最少在27000元以上。有三人就业的,基本上年收入可达9万多元。”
扶贫必先扶智。社区支部开办了“新时代讲习所”,首先通过 “人生讲堂”等形式改变怠惰的思想。罗应和举了一个例子,2016年搬迁来的王华平,家有六七十岁的老母和35岁的弟弟,却终日无所事事,每天喝酒,等着拿低保。经过罗应和的提点和鼓励,王华平进入了“人生讲堂”和“移民夜校”培训班,学会了电工技能,并被推荐到就近企业上班。一年后,他的工资存款已有3万余元。
两年来,“移民夜校”举办基础教育学习、岗前培训、电工培训、厨师培训、美容美发、计算机培训等活动共108期5682人次。社区居委会注册成立了“移民后续劳务服务公司”,成功推荐了3000多人在县内就业。“我们提倡在县内就业,可以避免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无人照顾的问题,但同时也鼓励有能力的人去省外务工。”
据介绍,贵州省在惠水县开展了“五个三”改革配套试点:搬迁移民原来的林地、宅基地、承包地“三地”不仅能拿到国家补助,社区还成立了移民后续扶持发展公司,盘活这些资源、出资进行流转;统筹就业、就学和就医“三就”,彻底解决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衔接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三保”,有效解决搬迁群众最为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
两种情绪:甘为孺子牛 基层干部的泪水与笑靥
在采访中,当说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的艰辛,想起自己曾经的疲惫时,罗应和的眼圈红了。而在提到乡亲们收入增加、生活慢慢得到改善的时候,他又满足地笑了。 人民网记者 赵娜摄
为增加群众的收入,罗应和绞尽脑汁,他和支部干部时常深入群众,聊聊他们的情况,谈谈他们的愿望。“当时一些五六十岁的老人天天来问我能否找一点活给他们做,我压力挺大的,晚上两三点钟还在失眠。甚至有时候会想为什么要当这个支书呢?如果换另外一个人来当会变成什么样子?别人为什么选我来当?”说到这里,罗应和动情地流下了泪水。一遍遍的自我追问,一次次的深入调研,一回回的头脑风暴,一趟趟地跑有关部门,他们终于给这些“闲不住”的老人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年纪稍大、无业在家的人,可以用他们藤编手艺编制椅子;在家带孩子的妇女,可以制作刺绣等民族手工艺产品。“这样又可以增加我们的收入了,”罗应和笑着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说到了罗应和和广大基层扶贫干部的心坎上,他们也深知这个任务的艰巨性。罗应和回忆道,“搬迁到新社区后,群众们马桶不会用,灯跳闸不会修,各种问题我们都手把手地教。”有时候甚至还被一些群众埋怨,他们也能做到换位思考、不再计较。
社区党支部的辛劳汗水终是滴灌出了果实。“社区里面的小车多起来了,现在有一百多辆了。物质丰富起来、群众的生活慢慢改善,让我心里面变得踏实。我们的小孩子不会半路辍学,素质得到提升,我就觉得很满足。”罗应和欣慰地说,“无论你走到哪里,人家都会叫你到家里来,哪怕是喝一口水,你就觉得很幸福,真的,这就是群众对你的认可。”
罗应和今年来北京参加大会精心准备了5个建议,涉及城市建设、森林林业、食品药品安全、人才与就业等多个方面。最值得注意的是,他还提出一些贫困地区仍然存在通讯覆盖不到位的问题。“这是我的一个回响,”罗应和说,“搬出来后我们那里这方面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是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不能光站在自己的位置反映问题,还要为更多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