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新闻中心 > 2018专题 > 2018全国两会 > 齐鲁故事 > 正文

一位返乡商人的乡村振兴实践

2018-03-09 17:02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乡村振兴,是当下很多人正在努力的方向。3月8日上午,习近平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对此,山东省高密市阚家镇松兴屯村党支部书记徐林收有着一段独特的实践经历——

  鲁网3月9日讯(见习记者许倩)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乡村振兴,是当下很多人正在努力的方向。3月8日上午,习近平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对此,山东省高密市阚家镇松兴屯村党支部书记徐林收有着一段独特的实践经历——

  作为一名成功商人,徐林收曾毅然回乡带领村民创业致富。6年多来,他用自己的努力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之路。用徐林收自己的话来说,“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是富。”

  生产带动,设施跟进

  “不论走多远,都忘不了养育我的松兴屯。我就是想让老少爷们都富起来。”徐林收用这样一句朴实的话语,表达了自己2011年回乡带动村民发展的初衷。一直以来,松兴屯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土地粗放经营、效益低下,人均年纯收入仅5000元,村集体收入不到2万元。要摆脱这种传统的种植方式、实现产业振兴就要发展自己的特色。

  “2013年,我在外出学习考察之后,决定开展大棚种植这种现代农业,结合本地特点选择了葡萄这种鲜食水果。”徐林收说。

  在做好村民工作后,村里整体流转了1200亩土地,逐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大棚种植需要工人,村民们就是最好的劳动力。“这样的话土地租赁能够帮农民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打工又可以增加一笔收入。”徐林收告诉记者,增收带动了村民的积极性,紧接着他又成立了合作社。“我们采取‘保底+分红’的模式,一年下来每户可收入10万元。”

  除了增加村民收入,改善基础设施也是徐林收一直以来的目标,“我上学不多,就希望家乡的孩子能好好上学,愿尽最大努力为他们创造好的学习条件。”于是,2012年9月,徐林收投资的阚兴小学交付使用;2015年10月,村里的地下管网铺设和村内道路柏油硬化完工;11月,实施迁村并点工程,对村庄进行整体搬迁。松兴屯村由一个传统农村发展为一个配套设施完备,拥有248栋二层楼房、6栋多层楼房的大型居民集中居住区。

  打造安居乐业农村家园

  昨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到,要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分类推进,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注重地域特色。

  对于打造自己的特色,徐林收介绍了下一步的规划:“接下来要完善村庄农业园区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寿光蔬菜集团的深度合作,抓好大棚葡萄、蔬菜标准化管理,打响‘丽珠源’品牌,走质量兴农之路。同时,放大‘全国文明村’的优势,规划建设田园综合体,大力发展休闲观光、田园采摘等产业,办好第四届葡萄文化节,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

  不仅如此,老有所养也是徐林收的关注点。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徐林收将建设党建主题馆和养老托老中心,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服务好乡村振兴。养老托老中心计划于今年内建成,做到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同时,徐林收表示,“今后我们将继续规划合村并点,争取利用两三年的时间,把周围村庄逐步整合,把松兴屯建成一个万人社区、万亩大棚基地,打造强农富农型的特色小镇。”有了此前的成果和村民的支持,徐林收对自己的工作也满怀信心,“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让全村老少爷们儿生活得更舒心,也是我要坚持做下去的。”(来源:山东商报)


初审编辑:王丽雪 二审编辑:李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