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内蒙古满洲里市,天寒地冻。可寒冷却阻挡不住“背包客”的脚步,上午11时左右,提着大包小包的俄罗斯人来到指定销售点,开始了交易。
“这种交易模式已经30多年了,他们把自己带来的东西卖完,然后再买些东西带回去。但过去的交易零散分散、不成规模。”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管委会副主任程国斌,把记者带到旁边的中俄互贸免税区,“如今我们进行了改革,这里汇集了俄罗斯所有地区的商品,我们的触角更远更广了。”
近年来,以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为平台,满洲里外贸总额持续增长,经营主体数量逐年增加,外贸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从以物易物到发展电商,经贸合作日益紧密
今年72岁的于润泽是第一批到俄罗斯做生意的满洲里人。“我们刚到俄罗斯时,仅仅做些边境贸易。如今我们在莫斯科做生意,合作范围越来越大。”
1992年,国家将满洲里纳入首批沿边开放城市,并批准建设中俄互市贸易区。
1996年,国务院出台边境贸易政策,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扩大边贸进口业务的积极性。满洲里海关进出口商品不断增多,到2017年,满洲里海关进出口总值达376.1亿元人民币,口岸过货量达3109万吨,是改革开放初期的130倍。
“这边是零售区,那边是专卖店,许多厂家都在这里争相开店。”免税区负责人介绍,“已备案的大类商品有40种,其中包括554类品种和2000多种商品。”2017年7月至今一年多的时间,中俄互贸免税区已实现销售21.4亿元。
除了传统的线下交易,电子商务也蓬勃发展。2016年,满洲里市综合保税区宝泰商城电子平台分销系统上线运营,目前拥有各类产品3000多种。目前满洲里市注册的电子企业有89家,海淘店铺超过300家,企业自建项目平台及物流平台13家,电商年交易额突破7亿元。
借力一带一路,扩大交通物流优势
俄罗斯商人德米特里·雅罗夫已经从事了10多年边贸生意,这次到中国,他的主要工作是制作新公司的俄语门户网站。“我们过去是自己做进出口贸易,这些年我们已转做国际物流。”德米特里·雅罗夫说,“我们向俄罗斯客户提供‘门对门’服务。客户在网站下单付款后就可以等待货物上门,我们则承担从接运、报关、运输、清关到送货上门的一站式服务。”
2013年9月,经满洲里口岸出境的首列“苏满欧”国际集装箱班列开行。目前,经满洲里口岸的中欧班列进出境线路达到50条,货源地辐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带乃至西南地区,货物出口至俄罗斯、德国等11个欧洲国家的28个城市。
“近年来,我国的电子产品在欧洲越来越受欢迎。电子产品价格浮动快,而以往货物主要走海运,虽然运费低,但1个月左右的运输时间太长。”满洲里海关负责人介绍,“‘苏满欧’国际班列的开通,可以将运输时间缩短一半,且运费合理,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条路线出口货物。”今年前三季度,经满洲里铁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共1203列,同比增长26.76%;货值56.26亿美元,同比增长16.92%。
依托交通优势,满洲里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不断拓展新的产业链。“园区过去只有一个木材加工产业链。”规划图前,园区负责人介绍说:“如今,园区已经衍生出流通加工、国际机电物流、进口化肥储运、进口液化气储运、进口煤炭储运等17个产业链。”
搭建平台,加强文化交流
来自蒙古国的游客巴图,带着3岁的孙子到这里游玩,“在这里既能观赏俄罗斯的艺术表演,又能体验蒙古族传统文化。”
走进满洲里的餐厅、商城,服务人员能用俄语、蒙语、英语等多种语言和客人交流。满洲里市政府重视蒙古语和俄语人才的培养,从幼儿园到中小学都开设了蒙古语和俄语课程。
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商贸文化平台,满洲里市带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2017年,旅游总人数达809万人,出入境旅游18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1.8亿元。
满洲里市政府每年组织“中国·满洲里市中俄蒙国际旅游节”“中国·满洲里市中俄蒙国际冰雪节”等,还与俄罗斯赤塔市和蒙古国乔巴山市不定期举办文艺文化周活动,不断加强文化交流,拉近中俄蒙三国人民之间的距离。
《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20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