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七星农场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在一楼展示大厅,当地出产的米油豆奶等各类农产品琳琅满目,习近平总书记逐一察看,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他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道:“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响在耳畔,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全体干部职工始终牢记,自觉担负起建设“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重任,发挥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生态优势,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图为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展出的轮式拖拉机和履带式拖拉机。(左图徐辉冠/摄;右图盛玮/摄)
“七星农场拥有各类农机具4.38万台/套,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副场长韩天甲介绍说。近年来,七星农场加大科技投入,农机化率达到98%以上,科技贡献率达到70%以上,水稻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目前,农场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七星农场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智慧农业转变。七星农场农机中心主任孟庆民介绍说:“我们正在试验打造无人农场,用80亩的水田做实验,今年在全国招了29家农机公司,像农机比武擂台一样,你说你好我不信,你让我们大家都看一看,是不是你的机器不用人了,完全无人化了。”记者在农机中心试验田内看到,技术人员轻点屏幕发出指令,两台无人驾驶的插秧机和搅浆机按照规划路线开始自动插秧、打浆,这是农场与上海联适导航公司进行农机技术研发与测试的场景。
2020年6月15日,七星农场一台无人驾驶插秧机和一台无人驾驶搅浆机按照规划路线自动插秧、打浆。 盛玮/摄
“即便是万亩农场,也能实现无人管理”,韩天甲介绍说。七星农场正在打造智慧农业,借助国家首批大田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开启农业大数据搜集整理应用工作,推进水稻种植全程智能化。七星农场是北大荒集团公司最早建立物联网综合服务信息平台的农场,物联网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200个监测点、20个小型气象站、20套地下水位监测装置,以及“3S”技术等。通过3S技术对农场的农业生产、地块状况、农田水利、林业、农机作业等实时监控,让大数据管理水稻的长势,实现信息化科学化种地,提升品牌价值。
七星农场已经开启了农业大数据搜集整理应用工作,推进水稻种植全程智能化。 郭煦/摄
“我们开发了一个记账软件,从春播、夏管、秋收、秋整地这4部分,该花多少钱,我们给它列出一个标准。老百姓到年底的时候就有一本账,为什么种了500亩地就比别人赚的少,自己找原因,是不是人工花多了,还是农业措施哪一块做得不到位,在数据对比中清清楚楚”,韩天甲介绍说,“我们建立标准成本种植模式,能够计算出每个种植户的种地成本,农户用这个种地记账软件,每亩可以节约200元成本”。
“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七星农场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先后落实智能化浸种催芽、水稻侧深施肥、节水控制灌溉、宽窄行插秧、水稻本田标准化改造、生物技术应用、稻田种养等技术措施,为产粮提质增效创造了前提条件。七星农场生产部副部长赵光明告诉记者,“相较以前,随着农业技术不断进步,‘良种、良田、良法’配套应用,粮食产量的变化还是比较明显的。现在,亩产平均稳定在1200斤,比过去多产近100斤,每亩收益能增加100多元”。
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稻田一角。 郭煦/摄
2019年,七星农场全体职工克服了洪涝灾害的严重影响,粮食总产量达15亿斤,够14亿中国人一天的口粮。七星农场建场以来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粮超过360亿斤。七星农场连续14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标兵)单位”,先后被授予“全国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在这里,记者欣喜地看到,总书记的嘱托正在实现,中国粮食生产逐渐插上科技的翅膀,中国饭碗牢牢端稳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