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新闻中心 > 2021专题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时代答卷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下更大气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时代答卷)

2021-10-20 23:44 来源:人民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党中央在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相继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

  开栏的话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党中央在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相继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同时就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不断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要形成几个能够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以及一些重要城市群。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辩证法。”

  从今天起,人民日报推出“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时代答卷”系列报道,跟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足迹,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充分展现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的战略擘画和深邃思考,充分反映相关地区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奋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充分展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广阔空间和光明前景。

  要从全局的高度和更长远的考虑来认识和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增强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稳扎稳打,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善作善成,下更大气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习近平

  “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7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广袤的京津冀大地,一场区域深层次改革大幕开启。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7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等一项项重要规划相继出台,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等建设中的一个个重大工程稳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

  首都南翼,北京大兴国际机场2019年9月正式投入运营,单日最高旅客量突破14万人次;渤海之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自2016年挂牌以来累计注册企业2700余家;白洋淀畔,雄安新区呈现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建设局面,京雄城际铁路2020年底开通,雄安站投入使用……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再到“加快推动”,京津冀同心同向同力,以更大气魄推进这项历史性工程。

  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

  然而,一段时间发展不平衡产生的“虹吸效应”,导致京津两极“肥胖”,周边地区“瘦弱”;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更一度成为困扰北京的“大城市病”。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同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此后,总书记多次就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京津冀广大干部群众备受鼓舞。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要求“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 “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京津冀三地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统筹谋划,下好协同发展“一盘棋”。

  谋定而后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工作。

  2017年2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河北省安新县实地察看规划新区核心区概貌。

  当天中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新县主持召开了一场小型座谈会。他强调指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略选择,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工程。

  2019年1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雄安新区、天津、北京考察,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月16日,总书记来到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仔细听取新区总体规划、政策体系及建设情况介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区首先就要新在规划、建设的理念上,要体现出前瞻性、引领性。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如今,雄安新区已从规划建设为主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时期,启动区和起步区市政基础设施等230个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目前,容东片区约900栋安置住宅开始陆续交付。2020年底,京雄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北京西站至雄安新区最快50分钟、大兴机场至雄安新区最快19分钟可达。今年5月底,京雄高速河北段等3条经由雄安新区的高速公路开通,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基本形成……

  “规划先行”,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提出的重要要求。“2019年1月18日,总书记来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市委办公楼主楼,详细了解副中心重大工程项目规划建设情况,强调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要坚持规划先行、质量第一。”时任北京通州区委书记曾赞荣说,“通州区以城市副中心控规为引领,持续深化规划设计,在全市率先实现区、镇、村三级规划体系全覆盖。”

  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北京建城立都以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2017年2月24日,总书记就来到建设工地,考察建设进度,为我们建设者鼓劲。”来自北京城建集团的胡宪章带领团队,仅用两年多就建成北京市委办公楼。

  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翼”齐飞,正在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崛起。

  紧紧抓住“牛鼻子”不放松,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针对“大城市病”,只有对症下药,才能“瘦身健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紧紧抓住‘牛鼻子’不放松,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时强调,“触及深层次矛盾,要更加讲究方式方法,内部功能重组和向外疏解转移双向发力。”“雄安新区是外向发力;北京是内向调整,优化核心功能,把‘白菜心’做好。”

  做好“白菜心”,有舍才有得。出台实施《关于严格控制北京市域范围内新增项目审批的暂行规定》,严格执行《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累计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近2.4万件。7年多来,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累计近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累计约1000个。

  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

  今年4月,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区揭牌成立,并与雄安新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协议,该公司是首家注册落户雄安新区的中央企业。

  北京针对“大城市病”对症下药,“瘦身健体”显现成效;天津、河北做好产业承接,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在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沧州工厂,一排排机器人舞动手臂,焊接、喷涂一气呵成。北京现代沧州工厂于2015年4月动工,次年10月投产,成为近些年北京疏解的单体最大项目,建成投产以来累计产销整车超过60万辆。此外河北沧州市还吸引了世源等40多家配套企业,建成汽车零部件项目200多个。

  “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中,沧州发挥自身优势,北京现代沧州工厂、生物医药产业园以及明珠商贸城等项目已经落户,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正加快推进。”沧州市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在承接中联动,在联动中协同。疫情防控期间,京津冀三地聚合起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强大合力:北京奔驰、小米等企业在津冀零部件供应商复工事宜被纳入京津冀三省市需相互支持事项清单,复工堵点被逐一打通;天津港对河北省制药企业生产所需的进口原材料,实行优先靠岸作业、优先集装疏运,并免除所有费用。

  北京市发改委主任谈绪祥介绍,京津冀三地已建立常务副省(市)长会晤、协同办常态化对接、专业部门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北京创新、津冀转化、区域联动’的思路,发挥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带动津冀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将创新链和津冀产业需求紧密结合,推动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

  要让有创新梦想的人能够心无旁骛、有信心有激情地投入到创新事业中

  渤海之滨,创新热土,协同发展动能强劲。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在协同创新展示中心,总书记仔细观看“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飞腾芯片、麒麟操作系统等产品展示。

  “总书记反复提到‘创新’和‘人才’。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让有创新梦想的人能够心无旁骛、有信心有激情地投入到创新事业中。’”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齐俊桐心潮澎湃,“这说到了我们心坎里!”

  齐俊桐团队在2015年成立了公司,起初和另一家公司合用办公室。如今,公司已经“飞”进了1万平方米的新厂房。目前,一飞智控申请发明专利已超200项。

  过去,一飞智控所处园区以化工等产业为主。现在,园区吸引了40多家无人机等智能装备企业入驻,已升级为泰达智能无人装备产业园。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从建园区到做服务,科技园已进入3.0版本,更注重培育创新生态。”

  如今,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分支机构累计超9100家,创新基因在周边地区开枝散叶。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积极打造有利于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类中关村生态体系’。”天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自2016年11月挂牌至今,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2700余家。

  协同发展,不仅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更催生体制机制创新。从国内首开“企业在河北、监管属北京”的跨区域管理体制先河,到通州与廊坊北三县加快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步伐,借助体制机制创新,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正逐步破解。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仪式,宣布机场正式投运并巡览航站楼。

  “总书记在2017年2月23日考察主航站楼建设工地时,强调要努力集成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总经理姚亚波介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跨京冀两地。建设期间,依托协同发展助推的改革创新,北京、河北两地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与民航部门、建设指挥部高效协同,确保工程如期建成。目前,北京、河北两地正携手建设共150平方公里的临空经济区:机场由首都机场集团运营管理,临空经济区税收由两地共享。

  创新增活力,制度管长远。雄安新区创新实行“一枚印章管到底”,优化营商环境;沧州承接北京制药企业,保留“京字招牌”;北京市药监部门延伸服务,实施异地管理……

  “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京津冀肩负使命,活力迸发。

  努力接续展开蓝绿交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画卷

  绿色发展,京津冀打出治理组合拳。

  “先植绿、后建城,是雄安新区建设的一个新理念。”“‘千年大计’,就要从‘千年秀林’开始,努力接续展开蓝绿交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画卷。”2019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大清河片林一区造林区域,仔细询问参与造林护林的村民工作和收入情况,叮嘱要吸引当地农民积极参与,让农民从造林护林中长久受益。

  “现在树多了、空气好了。”3年前,雄安新区高小王村村民石永乐从种粮人变成种树人,将自家6亩地转为林地,合作造林每亩年收益1500元。如今,石永乐从种树人又变成了护林人。截至目前,雄安新区新造林面积已达41万亩,树木达200多种。

  蓝绿交织是雄安的底色。根据规划,雄安未来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雄安新区开好局、起好步,重要基础是保护白洋淀生态功能和强化环境治理。白洋淀被誉为“华北之肾”,但上世纪60年代起,受气候干旱、上游断流等因素影响,白洋淀干淀现象频发。粗放式发展更使白洋淀陷入了污染的恶性循环。雄安新区设立后,在白洋淀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20年,白洋淀水质达到近10年最好水平,实现“全域Ⅳ类、局部Ⅲ类”目标。

  绿色为雄安打底,“绿心”在通州跃动。

  2019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城市副中心,并沿途察看“城市绿心”植树造林地块。同年4月8日,总书记再次来到这里,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绿树生根,绿色发展理念植入了我们内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过去这里有东方化工厂等20多家企业,建设者拆掉旧工厂、建成新景观。规划面积11.2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于2020年9月底正式开园。

  绿色发展,也让河北唐山市优化了产业、净化了空气、美化了环境。

  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唐山市考察,对河北发展提出要求:“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在改革创新、开放合作中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在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中加快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在脱贫攻坚、推进共享中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唐山市政府负责同志介绍,近些年,唐山在果断压减钢铁等产能同时,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年均增速达19.7%。

  京津冀地区生态联防联控联治力度不断加大:京津冀“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出台实施;三地压减燃煤、煤改电、煤改气以及“散乱污”企业整治等工作深入开展;建立京津冀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同步实施《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永定河、潮白河、滦河等重点跨界河流和流域综合整治稳步推进……

  京津冀三地,同守一方绿,共护一片天——

  北京市持续深化“一微克”行动,PM2.5年均浓度从2013年的89.5微克每立方米下降到2020年的38微克每立方米,空气质量改善取得标志性、历史性突破;

  天津市在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建设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用相当于中心城区2倍的面积打造“城市绿肺”;

  河北省“十三五”时期钢铁产能由峰值的3.2亿吨压减到2亿吨以内,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去产能任务。

  开新局,谱新篇。如今,活力和生机在京津冀大地强劲迸发:

  ——交通更畅。7年多来,京津冀区域高速公路里程增长超过25%,京张高铁、京沈高铁建成通车,京津冀机场群和港口群协同联动建设深入推进。

  ——生态更美。2020年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比2014年下降51%。119个国控断面监测中,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上升到64.5%。

  ——产业更优。北京科技、信息、文化等领域“高精尖”产业新设市场主体占比从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0年的60%,三地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构建。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三地广大干部群众正携手同心,鼓足干劲,奋力谱写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壮丽乐章……(记者 温红彦 张志锋 贺 勇 龚相娟)

  (记者钱一彬、崔璨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20日   第 01 版)


初审编辑:范金鑫 二审编辑:编辑值班
分享到:
新闻关键词:
战略决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