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随笔:暴力阴影下的尼泊尔大选
中新社加德满都11月15日电 题:(喜马拉雅随笔)暴力阴影下的尼泊尔大选
中新社记者 符永康
“某地又发现了一颗炸弹!”近期,尼泊尔民众几乎每天都会听到这样的消息。这个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文明古国,正在上演一次冒险的全国大选。
尼泊尔第二届制宪会议选举预定于19日举行,本次选举将产生由601人组成的制宪会议,行使“议会”职权,其中240个席位由民众直接选举产生,335个席位由政党按比例提名选举,其余26个席位由官方任命。
举行普遍参与的民主选举原本是尼泊尔政党达成的共识,但本次大选自宣布之初便遭到尼共(毛)及数十个小党派的反对,临时政府突然抛出的选举日期,被认为缺乏足够的事前协商,可谓“先天不足”。
几个月来,尼泊尔四大政党联合尼共(毛)、大会党、共产党(联合马列)和马迪西联合民主阵线曾与反对党多次协商,但始终未能达成一致。由于反对党提出的推迟选举、罢免临时政府总理等要求得不到满足,选举日益遭到强烈抵制。
而今,尼泊尔各地频繁发生车辆被烧、炸弹威胁、街头冲突等暴力事件,乱象迭出。在“重兵把守”的首都加德满都,14日再次发生爆炸事件,导致9人受伤。暴力阴影之下,尼泊尔社会气氛空前紧张,人们对选举的结果充满疑问。
目前,为期9天的全国交通关闭行动仍在继续,尼泊尔街头虽然很少看到组织罢工的反对党成员身影,但暴力事件却有所增加。政界人士担心,反对党一旦转入“地下”操控抵制活动,尼泊尔选举形势乃至选举后的政局将更加难以掌控。
尼泊尔民族民主党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高层认为,暴力事件造成的恐怖气氛,势必导致投票率降低,“加德满都的投票站还比较安全,但其它地方就很难说了。”
本次选举有约1214.7万人进行投票登记,比2008年首届制宪会议选举减少了540多万人,如果选民投票率再低于上届61%的统计数据,那么此次选举的公信力和有效性将受到很大质疑。
尼泊尔自2008年举行第一届制宪会议至今,在5年时间里未能完成制宪进程,其间历经5任总理,政局一波三折。由于政党纷争,首届制宪会议最终于去年5月解散。
加德满都《每周镜报》总编辑潘特女士说:“2008年第一届制宪会议选举时,我参加了投票,但这一次我不会再投票了,因为即便选出了制宪会议,也很难制定宪法。”
观察家同时指出,尼泊尔各大政党在“选战”中互相攻讦,不利于选后团结和联合“组阁”。各方消息显示,本次选举或将意味着新一波政党纷争的开始,尼泊尔民主化、和平化道路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