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 > 正文

沙龙的“铁汉柔情”:先后娶一对姐妹为妻

2014-01-12 09:29:00 来源:现代快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1948年,阿以第一次战争期间的沙龙,20岁,任步兵连长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沙龙与摩西·达扬在苏伊士运河西岸

1974年,沙龙和妻子莉莉

  原标题:多面沙龙: 毁誉参半的“以色列之王”

  五次中东战争让阿以之间仇深似海,两次海湾战争让美国挥师沙漠。两伊战争,黎巴嫩内战,也门南北冲突,库尔德人起义,大大小小的冲突延绵不绝,无数平民的生命化为历史的尘烟。

  犹太人似乎赢得了每次战争,却注定无法征服数以十倍计乃至百倍计的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如汪洋大海包围着以色列这个孤岛,却也无法将这有限的犹太人征服。但强硬,勇猛,生命力顽强,是这些传奇人物的共同特点。战争,创造了现代中东传奇年代,沙龙则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

  但每一个史诗般的英雄,包括“生存大师”阿拉法特,“大马士革雄狮”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小个子国王”约旦的侯赛因,最终都没能逃过时间这个最无情的敌人。当然,对沙龙来说,他也是。

  沙龙作为一名个性十足、富有争议的政治人物,一生跌宕起伏,功过交加。有人称他是“战鹰”、“以色列之王”,也有人称他为“屠夫”、“推土机”。在支持者眼中,他是以色列的保护神;在反对者眼中,他是屠杀阿拉伯人的元凶。

  2006年,中东这架力大无比的“推土机”在轰鸣了半个世纪多后终究因机器老化停止了向前的脚步:沙龙政治生涯的高潮还没有到来,“武士”倒在通往谈判室的路上。

  但是,即使“沙龙时代”结束,那辆从血肉纷飞的中东战场逐步驶入和平道路的“推土机”,将永远是世界历史上抹不掉的记忆。 综合消息

  [年少生猛]

  拿着大棒看果园

  沙龙1928年2月出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附近沙龙山谷马拉勒村的一个犹太农民家庭,沙龙家原姓施恩内曼,后来才改以家庭所在地的沙龙山谷为姓氏。沙龙的父母都是狂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1922年,他们从前苏联移民到以色列。他的父亲脾气暴躁,非常专制,习惯用拳头解决问题,他在沙龙6岁时就交给他一根大棒去看管自家的果园。胖墩墩的沙龙经常抡着一根大棒虎虎生风,谁敢来侵犯,他就毫不留情地揍谁一顿。当地的阿拉伯少年都对他十分发怵,并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大棒小子”。

  1942年,年仅14岁的沙龙加入了犹太青年准军事组织“加德纳”。在特拉维夫高中求学期间,沙龙主修了农业、政治和军事等科目,就在这一时期,他成为犹太人地下武装组织“哈加纳”的成员之一。

  1945年,沙龙作为未来犹太军队军官的培育对象,开始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1947年,沙龙成为“哈加纳”组织的教导员,负责犹太定居点和集体农庄的安全保卫工作。

  [屡立战功]

  从“排长”到司令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不到24小时,由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等国家组成的阿拉伯联军就向以色列国发动了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开战之初,沙龙即被提升为以色列国防军“亚历山德罗尼旅”的排级指挥官。在战争中,沙龙显示出了其过人的军事才能。

  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即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沙龙指挥以军伞兵部队攻占了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米拉通道,为以军最终占领西奈半岛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由于他在战争期间屡次违反军令,使得以军领导层对他大为反感,以至于连续好几年他都无法升迁。

  1962年,沙龙终于升迁,被授予陆军准将军衔,同时被任命为一个装甲旅的旅长。1964年,沙龙升任以色列国防军北部军区参谋长。1966年,沙龙被任命为以色列国防军作训部队司令。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即六日战争)爆发,沙龙指挥以军再次夺回西奈半岛上米拉通道的控制权,并乘胜攻占了苏伊士运河走廊。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即赎罪日战争)爆发后,沙龙在西奈半岛前线指挥以军作战。在这次战争中,沙龙指挥2.7万名以军士兵跨过苏伊士运河攻入了埃及境内,遏止了以军被动挨打的局面,一举扭转了战局。

  [人称屠夫]

  制造了大大小小的惨案

  1953年沙龙在耶路撒冷旅担任营指挥官时,立功心切,命令士兵杀害了经常到交界处水井里取水的两名约旦妇女,吸引约旦军队炮击,以军借机还击,造成更多平民死亡。沙龙曾受命率领新组建的101突击队袭击位于加沙的埃尔布吉巴难民营,15户阿拉伯难民全部被杀戮。

  1982年6月,在沙龙的极力主张下,以色列大举入侵黎巴嫩。在此之前,沙龙亲自秘密访问贝鲁特,对每一条街道、每个重要的建筑物都进行了观察。1982年9月,在以军的默许下,黎巴嫩基督教民兵组织进入贝鲁特附近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屠杀了1500名巴难民。这一惨案震惊了世界。1983年,以色列议会调查委员会经过调查,认为身为国防部长的沙龙对巴勒斯坦难民营屠杀事件负有直接责任,沙龙因此被迫引咎辞职。

  沙龙多年的顾问乌里·丹说,那些不想看到沙龙担任参谋长的人,看到他当国防部长;那些不想让他当国防部长的人,将不得不接受他有一天当总理的事实。这句话在2001年2月变成现实:沙龙当选为以色列总理。

  通向和平的路

  1998年,一次会议上,沙龙与阿拉法特相顾无言

  2001年2月7日,当选以色列总理沙龙在耶路撒冷旧城内的哭墙边祈祷

  2003年6月,沙龙与阿巴斯、小布什和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参加美以巴三方峰会

  2005年2月8日,沙龙与阿巴斯达成停火共识

  2006年,沙龙二次中风昏迷

  [政风强硬]

  碾碎面前一切绊脚石

  作为政治家,沙龙毫不留情地推倒、碾碎他面前的一切绊脚石,有“推土机”之称。1999年,利库德集团在竞选中一败涂地,从执政党沦为在野党,沙龙也变为反对党议员。巴拉克上台后采取了一些措施推进中东和平进程,这使得沙龙极为不安。

  2000年9月28日,沙龙破坏以巴和平进程的行动发挥到了极致——在保镖的护卫下强行访问被巴勒斯坦人视为“尊贵禁地”的耶路撒冷圣殿山地区,从而引发了一轮持续数月仍无终止迹象的以巴流血冲突。当时的巴拉克总理被迫辞职,而沙龙自己却趁乱以73岁的高龄当选为以色列总理。

  对于中东和平进程,沙龙一直坚持“以和平换和平”的立场,反对“以土地换和平”的立场。2002年,他派军队围困阿拉法特的官邸,使这位巴勒斯坦领导人不得不在地下室里,借助微弱的蜡烛继续工作。

  不过,以巴奥斯陆和平协议签署后,沙龙还是采取了较为务实的态度,承认自己“无法改变历史”,接受巴勒斯坦终将建国的现实。2005年9月,他顶住各方压力,结束了以色列对加沙地带长达38年的占领。

  在担任总理期间,可以说,沙龙做了四件大事:一是2004年下令炸死巴勒斯坦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二是2005年2月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握手言和,宣布停火;三是2005年8月下令从加沙和西岸部分地区撤出;四是2005年11月退出利库德集团,创建“前进党”。

  [铁汉柔情]

  先后娶一对姐妹为妻

  这位铁腕人物也有柔情的一面。他经历了两次婚姻,先后娶了一对姐妹,拥有一个温暖的家。

  1947年,19岁的沙龙认识了他的初恋情人戈莉。1953年3月,两人结婚。1962年,戈莉不幸遭遇车祸去世。送葬那天,沙龙把早年的情诗撕成碎片,撒入墓穴,表达了迟来的柔情蜜意。妻子去世后,5岁的儿子变得沉默寡言。无奈之下,沙龙只好请戈莉最小的妹妹莉莉搬来同住,照顾儿子。莉莉对这位姐夫非常崇拜。16岁那年,她曾在沙龙的伞兵营服过役,对他的强悍作风印象深刻。1963年秋天,沙龙和莉莉结为夫妻。

  几十年间,莉莉伴随沙龙一起经受战争的血雨腥风,但她却没能看到丈夫登上以色列最高权力宝座的那一刻。2000年,莉莉身患癌症离开人世。莉莉去世后,沙龙当选以色列总理,这位强人在发表胜利演说时提到了自己的爱妻:“不管是困难还是开心的时刻,都有莉莉陪伴着我,全心全意支持我。这一刻她虽没能站在我身边,我仍然思念她。”

  他生命中重要的时刻

  生于犹太复国主义家庭

  沙龙1928年2月出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附近沙龙山谷马拉勒村。

  沙龙的父母都是狂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沙龙在六岁的时候就手持大捧看管自己的果园。外人对他十分发怵,并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大棒小子”。父亲用拳头解决问题的习惯影响了沙龙的一生。

  孤军深入战区俘虏敌人

  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时,在一次阿以交战中,沙龙带了几个士兵,驾着吉普车,冒着阿拉伯联军的枪林弹雨冲过停火线,穿上阿拉伯的长袍,伪装成约旦的农民,智擒几名阿拉伯士兵。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沙龙在西奈半岛前线指挥以军作战。在这次战争中,沙龙指挥2.7万名以军士兵跨过苏伊士运河攻入了埃及境内,遏制了以军被动挨打的局面,一举扭转了战局。

  “赎罪日战争”孤注一掷创奇迹

  一手策划第五次中东战争

  1982年5月,在沙龙的极力主张下,以色列大举入侵黎巴嫩。沙龙在当时表示,以军只向黎境内推进40公里,但实际上以军向黎境内推进了90多公里。不到一个月,以军阵亡的人数已达数百人。

  屠杀难民被骂“贝鲁特屠夫”

  1982年9月,在以军的默许下,黎巴嫩基督教民兵组织进入贝鲁特附近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屠杀了1500名巴难民。国际社会强烈谴责,沙龙一时臭名昭著,阿拉伯世界骂他是“贝鲁特屠夫”。

  闯入巴勒斯坦“禁地”引发冲突

  2000年9月28日,沙龙在保镖的护卫下强行访问被巴勒斯坦人视为“尊贵禁地”的耶路撒冷圣殿山地区,从而引发了一轮持续数月的以巴流血冲突。当时的巴拉克总理被迫辞职。

  反对“以土地换和平”

  对于和平进程,沙龙一直坚持“以和平换和平”的立场,反对“以土地换和平”的立场。沙龙多次批准建新的犹太人定居点,这成为了巴以冲突的导火索。

  铁腕对付巴勒斯坦反抗者

  执政的5年中,沙龙发动了数百次针对巴勒斯坦的“定点清除”行动,杀害了包括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在内的上百名巴激进派别领导人。以军坦克、装甲车开入巴勒斯坦城镇围剿巴武装人员。

  力排众议撤出加沙

  2005年,沙龙宣布实施加沙撤离计划,撤出加沙地带所有21个犹太人定居点和约旦河西岸北部4个孤立的定居点。终结了以色列人在加沙长达38年的占领。犹太定居者将沙龙比作残忍的暴徒。

  突然中风昏迷

  2005年11月,沙龙退出利库德集团,另组前进党。只等连任总理,推行“沙龙版”和平计划,为巴以和平谈判最终问题拍板,在中东和平进程里程碑上刻上自己的名字。2006年,沙龙两度中风入院,就此长眠不起。

责任编辑:方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