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难见真情 共同抗疫情
图①:5月26日,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与当地一线医务人员交流合影。
新华社发
图②:温和为留学生测量体温。
资料图片
图③:和诺在武汉街头。
资料图片
5月16日,在埃及开罗国际机场,工作人员正在运输中国援助的抗疫物资。
新华社记者 邬惠我摄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和非洲相互声援、并肩战斗。疫情防控期间,许多非洲友好人士积极支持、主动参与到中国疫情防控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展现中非患难与共的兄弟情谊,诠释中非命运共同体的生动意涵
一线抗疫宝贵经验
(贝宁)莱东翰
我在中国留学已经8年了。2012年夏天,我第一次来中国,在山东学习中文。2013年,我进入南昌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学习。本科毕业后,我又在江苏大学医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去年,我在南昌市进贤县人民医院实习,和医院同事结下了深厚友谊。今年寒假,我回到南昌,想和大家一起包饺子、看春晚。1月22日,江西省报告首个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很多同事迅速加入抗疫一线,加班加点忘我工作,我深受感动和震撼。29日,我也提交申请,要求加入医院组织的抗疫团队。
申请很快获得批准,我成为进贤县人民医院的一名抗疫战士。我的任务是筛查病人,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和登记,协调对发热患者及时治疗。每天穿着防护服,工作11个小时左右,虽然是冬天,但是衣服总是被汗水湿透。说实话,在申请时,我没想过前线医生会这样辛苦,不过每天看到病人不断减少,又感到非常欣慰。尤为珍贵的是,在参与一线抗疫斗争中,我学到了很多第一手的宝贵经验。
3月,贝宁出现首例确诊病例,贝宁卫生部门希望我尽快回国,支援祖国的抗疫。经过多次转机,我回到贝宁。在两周隔离后,我立刻参与到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阿拉达地区医院的工作中。根据在中国学到的经验,我对全院100多位医生和护士进行防疫培训,从手部消毒到穿脱防护服等。得益于这些经验,我们医院至今仍保持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纪录。
在贝宁抗疫过程中,经常能看到来自中国的支持。从医院的口罩、防护服到测温枪、检测试剂,这些防疫物资为我们抗击疫情提供了很大帮助。中国专家也通过网络方式分享防疫和治疗的经验。贝宁卫生部长温帕坦说,中方在贝宁最需要的时候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和技术指导,对提升贝宁防疫能力帮助巨大。
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提出,中方将继续全力支持非方抗疫行动,继续向非洲国家提供物资援助、派遣医疗专家组、协助非方来华采购抗疫物资。这让我非常感动,备受鼓舞。有了中国的支持,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新冠肺炎疫情。
(作者为贝宁阿拉达地区医院疫情防治负责人,本报驻南非记者万宇采访整理)
视频见证非中情谊
(乌干达)大卫·穆立卡
我和中国的缘分很深。13年前,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学习水产养殖技术。此后几年中,我多次来中国学习养殖知识、采购相关设备等。如今,我在乌干达姆皮吉区经营一家专门从事罗非鱼养殖和饲料加工的公司。可以说,没有从中国学到的养殖技术和经验,就没有这家公司。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为了遏制疫情传播,中国政府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付出了巨大努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与此同时,中国主动分享疫情防控经验,帮助其他国家开展疫情防控和诊疗工作。
乌干达等非洲国家从中国抗击疫情过程中学到很多经验。中国援乌医疗队介绍疫情防控相关知识,中国专家通过视频会议与乌干达卫生部门交流,拥有一线防疫经验的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来到非洲,传授宝贵的经验和知识。还有许多来自中国的防疫物资,有力地保护了我们的医护人员,确保病例筛查工作顺利开展。
今年4月,我在网上看到一种说法,说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在华非洲人受到不公平对待。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谣言。我向许多在中国的乌干达朋友了解情况,他们表示,当地政府采取严格的疫情防控举措以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很多确诊的非洲朋友都得到了有效救治。
非中兄弟情谊不容诋毁。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真相,我录制了一段视频上传到社交媒体,以我自身的经历和事实反驳谣言。视频里全部素材都是我在中国的亲身经历。在中国期间,我遇到的各地朋友都非常友好,我们一起学习、游玩,结下了深厚友谊。乌干达的许多朋友看到视频后,非常支持我,为视频点赞并分享给更多人。
在前不久举行的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表示,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愿率先惠及非洲国家。这让我们更有信心战胜疫情。我希望疫情尽早结束,我可以再次前往美丽的中国,和中国朋友再叙友谊。
(作者为乌干达绿色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本报驻南非记者万宇采访整理)
志愿服务收获满满
本报记者 刘洪超
“温和,下学期你就要到兴城校区继续学习了,我们会经常去看你,你也要经常回来看望大家啊。”在学生公寓前,孟加拉国留学生李太阳有些动容。可就在几个月前,因为测温登记,李太阳和温和争吵了几句。
温和来自尼日利亚,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一年级硕士研究生。疫情防控期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第一时间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工作人员和学院教师对国际学生宿舍进行24小时值守。为了方便与留学生交流,学校发出了招募抗疫志愿者的通知,温和第一个报了名。“新冠病毒是全世界共同的敌人。我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保护我的学校和同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有来自23个国家的100多名留学生。每天,温和要对这些留学生进行两次体温测量登记。此外,还要为他们发放学校提供的手套、口罩等防疫物资,对宿舍各个区域进行消毒,定期了解同学需求以便进行集中物资采购等。
一开始,温和没少碰钉子。“有些同学觉得一些防疫措施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李太阳就是因此与温和发生了争吵。
“我给自己起名叫温和,就是提醒自己遇事要冷静平和。”温和回忆说,他没有气馁,继续做好志愿者工作。当有的同学对疫情担忧时,他鼓励大家以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疫情。“我每天都和大家分享有关疫情防控的最新信息,也会分享之前在中国旅游的有趣故事、参观的风景名胜,有时还会给大家做一些中国美食。”
渐渐地,温和的工作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前些天温和过生日,很多同学通过微信给他发来祝福信息,让他特别感动,“我只是做了一些小事,能得到大家的支持,我特别满足。”
每次和远在尼日利亚的家人、朋友联系时,温和总会跟他们聊聊中国的抗疫故事。“有的朋友好奇中国只用了10天时间就建成一家千余床位的大型定点收治医院,我就把在湖北工作的尼日利亚朋友发来的医院建设视频转发给他们,他们看了都非常惊叹。”温和说,“在疫情面前,中国的抗疫实践无疑为世界各国做了一个好榜样。”
温和坚持每天学习中文,“等回国后,我打算开设一门中国文化课程,让更多尼日利亚大学生了解中国,来中国感受这里的飞速发展。”
我们来讲“中国故事”
本报记者 程远州
“这些都是我的亲身经历。我想把真实的武汉抗疫故事讲给大家听。”来自非洲厄立特里亚的留学生和诺正在与出版社联系,希望将自己和其他几位外国留学生、教师用英文记录的抗疫日记出版,并翻译成中文和其他文字,“让更多读者了解武汉和中国的抗疫故事”。
“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这是我在祖国之外,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2011年,和诺来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系开始硕士学习,2017年,他再次回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武汉见证了我的成长,我对这座城市有深厚的感情。”
疫情防控期间,和诺一直生活在武汉。他每天浏览新闻,密切关注疫情相关消息。“经常能听到‘武汉加油’,看到许多人都在为抗击疫情做着贡献。”和诺发现,他有不少朋友在做社区志愿者,学校里也有志愿者为留校的外籍师生提供帮助。疫情防控期间外出购物不便,这些志愿者们建立线上采购平台,帮助大家集中采买生活必需品。
“在抗击疫情的艰难时刻,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许许多多的人挺身而出,不顾危险去帮助他人,他们的奉献、付出和彼此间的互助,让我非常感动。”这些让他深受触动的人和事激励着和诺,“一定要为武汉做点什么”。从2月7日起,他开始以亲历者和观察者的身份,用写日记的方式记录发生在武汉的抗疫故事。
和诺的好友、华中师范大学的留学生盖瑞也加入到写作中来。他们除了自己记录抗疫故事,还陆续搜集到武汉多所高校外籍师生所写的武汉见闻文章,编辑整理成册,其中包括阿尔及利亚博士生写的《我的城市,我的家》以及萨摩亚、斐济等国留学生的文章。写作者的视角和感受不同,讲述的故事也各有不同,从不同侧面记录了疫情防控下武汉的城市面貌、人物故事,以细腻的情感和客观的笔触向世界讲述抗击疫情的“中国故事”。
“我们没有完美的写作技巧,但我们能够保证这是我们看到的真实故事。中国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付出巨大代价,控制住国内疫情,过程并不轻松。这些故事应该被讲述给更多人听。”和诺说,中国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同时,积极帮助其他国家,为国际抗疫合作贡献力量。“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座桥梁,把中国的抗疫经验介绍到非洲,为非中友好事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