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观察丨校园疫情凶猛 美国大学纷纷恢复线上授课
当地时间8月19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把本科课程转为线上授课,引发各界广泛关注。原因在于,开学后短短一周内,该校竟发生了四起聚集性感染事件。作为全美最早重启的大学之一,该校的遭遇并非个例。目前,美国已有多所高校出现校园疫情,随着大学被迫恢复线上授课,传统开学季已经彻底变味。
△《商业内幕》称,失望的学生在TikTok上不停发布有关宿舍、账单、室友的抱怨帖子,以此表达不满
开学仅一周改为远程授课
开学仅仅一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就有大约130名学生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引发各界哗然。
检测数据显示,在954名接受新冠病毒检测的学生中,确诊率为13.6%,还有5名学校员工的检测结果也呈阳性。校长凯文·古斯基维奇在一封公开信中称,大多数感染的学生表现出轻微症状。
古斯基维奇说:“开学一周以来,校内的新冠肺炎确诊率从2.8%飙升至13.6%,这是个令人非常担忧的信号。”学校因此决定,自8月19日起,所有本科生的面授课程转为远程授课。
据《商业内幕》报道,由于刚刚返校没多久就转为线上授课,该校学生开始在社交媒体平台TikTok上疯狂吐槽,发布各种针对宿舍、账单、室友的抱怨帖子,以此表达他们对学校“打发”自己的不满。
对于自己的“返校梦碎”,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新生麦肯齐·荷兰说:“我对那些此时此刻仍在纵情派对、参加聚集性活动的人表示失望。是他们让我失去了一个完整的大学生涯。”
△《华盛顿邮报》称,由于形势严峻,社会呼吁美国年轻人严肃对待疫情
多所高校更改授课计划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发生的情况并非个例。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此前表示,该校一处女生宿舍的23名学生新冠检测结果呈阳性,目前已被隔离。而自8月3日以来,肯塔基大学已有189人确诊新冠病毒,确诊率达1%。
因校园疫情形势严峻,美国多所高校均已暂缓校园重启。8月3日以来,美国圣母大学已有147名学生确诊,该校因此于8月18日宣布,决定至少暂停两周的面授课程。圣母大学校长约翰·詹金斯称:“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我们必须重视起来。”
密歇根州立大学也于8月18日表示,开学后,学校酒吧内发生的聚集性感染事件现已导致187名学生确诊,因此该校的秋季课程将全部改为远程授课。此外,布朗大学、马里兰大学,以及加州的许多学校都在开学前临时更改了授课计划。
尽管校园疫情形势严峻,但佐治亚州、佛罗里达州等地区的公立大学依然保留了原有的重启计划。对于当前形势,全美各地的一些大学生已联合开展了“死亡示威”——他们保持着一定社交距离在草坪上坐开,手里拿着一个个假墓碑,借此表达对校园重启相关措施的不满。
△CNBC称,年轻人往往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新冠病毒
漠视防护措施导致感染激增
在美国疫情并未得到控制的情况下,美国多州学校在本月陆续开放,随之而来的,就是校园疫情的暴发。一些卫生官员表示,学校确诊病例激增的一大原因,是学生对保持社交距离、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极度漠视。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在疫情反弹“重灾区”的得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许多学校酒吧都出现了人满为患的现象,所有参加派对的学生中,几乎没人戴口罩。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8月18日表示,许多住在校外的学生此时依然不顾疫情,坚持在家举办派对,进而导致了多起聚集性感染事件。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也称,上周该校学生在校外发生了五起聚集性感染事件。
艾奥瓦州立大学的一位退休教授在《得梅因纪事报》的一篇专栏中写道,他上周末开车经过大学校园时的所见所闻,使他感到“触目惊心”。“数百名学生在人行道、草坪和街道上悠然自得地走着。他们有的坐在椅子上谈笑风生,有的漫无目的地奔跑,有的与他人激情相拥,只因为他们想向许久未见的朋友问好。”他写道,这些学生中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人戴了口罩。
△《华盛顿邮报》称,世界卫生组织警告称,年轻人已成为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者
年轻人成新冠病毒主要传播者
8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称,年轻人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者。从前的易感人群往往集中在中老年群体,但最近数周,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一半以上的确诊病例年龄都低于40岁,日本的这一比例则高达65%。根据世卫组织本月初发布的报告,在2月24日至7月12日之间,15—24岁感染者占确诊总数的比例已从4.5%上升到了15%。
专家表示,年轻人的感染症状往往比中老年人要轻,甚至有人没有呈现任何症状。因此,许多年轻感染者根本不知道他们已被感染。这种情况不仅会加剧疫情在年轻人间的传播,还会对老年人、病人、处在长期治疗中的患者以及住在人口密集地区、医疗卫生不发达地区的群体造成致命打击。
许多公共卫生专家表示,鉴于年轻人逐渐成为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者,美国即将迎来的开学季无疑可能导致疫情的进一步恶化。正如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顶级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所言,年轻人不应轻视新冠病毒,这样做可能加剧病毒传播。(央视记者 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