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中欧互利共赢引领后疫情时代合作
新华社柏林9月13日电中国、德国、欧盟领导人将于9月14日通过视频方式举行会晤。对于这场重要会晤,各方期盼已久。
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多。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性挑战,中国和欧盟将通过此次会晤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捍卫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发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的积极信号,为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信心和动力。
6月22日,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右)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出席第二十二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摄)
团结协作抗疫的两大伙伴
随着新冠疫情不断蔓延,全球经济社会运转遭到严重冲击,引发复杂、动荡的局面。面对巨大困难,中国与欧盟密切合作,互帮互助,彰显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精神。
在中国抗击疫情最困难的时刻,欧洲多国向中国捐赠抗疫物资,欧洲民间也通过音乐会、义卖募捐等多种形式为中国提供了宝贵支持。此后,疫情在欧洲迅速蔓延,中国也感同身受,筹集大量物资驰援欧洲各国,毫无保留地分享抗疫经验,先后派遣多批医疗专家组深入意大利疫情最严重地区协助抗疫。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表示,欧盟各国在与中国的抗疫合作中没有受阴谋论与反智主义等杂音影响,而是秉持科学务实精神,这才是面对全球性挑战应有的态度。
欧盟驻华代表团团长及欧盟27国驻华大使曾联名发表文章说,面对疫情,唯一的出路就是团结协作。全球事务中许多其他领域也是如此,需要欧洲和中国携手合作。
3月18日,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在意大利帕多瓦帮助当地医院医生应对新冠疫情。(新华社发)
推动发展繁荣的两大市场
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情况下,共同推动科学有序复工复产,拉动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成为中欧两大经济体共同关心的话题。
当前,中国企业正努力维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通畅。疫情发生以来,中欧班列开行数量逆势上升,截至7月份已连续3个月每月开行超千列,为保障疫情下中欧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物流畅通和物资供应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各国携手抗疫的“命运纽带”。
希腊《每日报》说,中远海运集团提升了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竞争力,亚洲通过海路运往欧洲的许多货物在此中转,这增强了该港抵御疫情冲击的能力,其吞吐量下滑幅度小于其他欧洲港口。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有望年内完成。双方将承诺进一步相互开放市场,为双方企业提供公平、非歧视的贸易投资环境。这对全球经济无疑将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
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学武指出,中欧产业界眼下在5G网络建设、工业4.0与数字经济结合、大健康领域、绿色环保领域、非洲投资建设等方面有不少合作项目。中欧在产品、技术、市场方面相互合作,取长补短,这有助于重新构建因疫情和美国发动贸易战而出现断点的全球产业链,带动全球经济增长。
3月28日,开往德国杜伊斯堡的中欧班列(武汉)X8015次列车从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驶出。这是自新冠疫情防控以来,从武汉开出的首趟中欧班列,标志着中欧班列(武汉)恢复常态化运营。(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摄)
支持多边合作的两大文明
今年是中国与欧盟建交45周年,双方高层交往频密。在电话交谈、视频会议以及线下会面等互动中,双方均表示,愿共同维护世界多极化、支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捍卫自由贸易、深化全球治理合作。
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8月30日在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发表演讲时指出,单边霸凌行径愈演愈烈,成为国际多边秩序面临的最大挑战。“中国视欧盟为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愿与欧方共同维护多边体系的有效性和权威性,捍卫公平正义和国际秩序。”
近年来,在伊朗核问题和美国退出《中导条约》等国际热点问题上,中欧开展了密切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挥了有力作用。
今年7月,德国开始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多次表示要引领欧盟与中国多对话、多合作。德国政府近日发布外交政策指导性文件《印太政策:共同塑造21世纪》,这份72页的文件59次提及中国,指出与中国在不同领域合作互动的潜力和机会,包括清洁燃煤、防止核扩散、强化联合国作用、高校教育等。
8月28日,在德国首都柏林,德国总理默克尔出席记者会。她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表示,德国在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将推动欧中进一步加强合作。(新华社记者 任珂摄)
法国外长勒德里昂8月底同王毅会谈时表示,法国希望同中国一起推动马赛世界自然保护大会和昆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取得成功,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共同推进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展现法中维护多边主义的榜样作用。
德国柏林普鲁士协会名誉主席福尔克尔·恰普克说,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单边霸凌行径愈演愈烈,在打压中国企业正常经营的同时也在打压欧洲企业,例如“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欧洲也是美国单边主义政策的受害者,欧盟与中国在维护多边主义上有着共同利益。(执笔记者:张远;参与记者:任珂、唐霁、陈晨、李骥志、李洁、于帅帅、张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