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深观察丨美媒披露“美式豪夺”TikTok细节 多国媒体警告“美式打压”或将扩大
连日来,美国媒体陆续披露出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与美国甲骨文和沃尔玛两家公司达成的“原则性共识”以及所谓“合作协议”的一些具体内容,并坦率表达了对美方霸道做法的批评。
一些国家的媒体发出警告,美国政府对TikTok的打压,也为别国在美企业设置了“不稳定竞争环境的先例”。
“美式豪夺”内容曝光
TikTok9月19日发表三家公司“达成共识”的简短声明后,并未透露具体内容。美国相关企业日前称已与中国企业达成所谓“协议”。
包括CNN在内的美国媒体披露了其中的相关内容:
——新组建的TikTok Global董事会将由5人组成,其中4人须是美国公民;
——董事会将包括一名美国国家安全董事,其任命须得到美国政府的批准;
——甲骨文可以访问审查TikTok Global的源代码和所有更新内容;
——TikTok Global将掌管TikTok 除中国以外世界各地的业务。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新组建的TikTok Global董事会中将有4名美国公民。
其实,美国政府近期胁迫字节跳动公司将TikTok主要业务出售给美国公司的表态屡见不鲜。
对此,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在接受环球资讯专访时表示,美国政府想要通过一切手段掌握TikTok在美国运营的全部控制权,这是“严重不公平的”。
左晓栋:“这个‘共识’表面上是几个公司之间达成的,但实际上是美国政府在背后操纵的结果,代表了美国政府的意图,显然对中国企业来讲是严重不公平的。它破坏了市场原则,也就是说一个合法经营的公司在遵守所在国法律的情况下,被所在国政府利用行政权力巧取豪夺,这与人类文明发展是背道而驰的,因为这是强盗行为。另一方面,它更深层次地反映了美国政府希望获得对数据的绝对控制权,所以它要动用一切手段。
“美式陷阱”已被识破
从去年10月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开始对TikTok进行所谓的“国家安全审查”开始,在打压TikTok的过程中,美国政府招式尽出:
——“莫须有”地谈“国家安全威胁论”
——动用行政权力施压
——引入商业资本玩胁迫交易
——步步向企业核心控制权逼近
……
包括《华尔街日报》、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在内的多家美国媒体都直言,美国政府的一系列举动,将损害美国政府公信力以及自诩支持自由市场规则的形象。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资深工程师刘畅对环球资讯广播表示,与之前强制售卖、关闭运营TikTok等蛮横做法相比,这次达成的所谓“共识”和“协议”,其实是美方不断设陷阱的伎俩,真实目的就是最终套取这家中国在美企业包括人事与核心技术在内的全面控制权。
刘畅:“我认为这种反复恰好就是美国政府一早就设计好的策略,都为将TikTok最终占为己有这个目的服务的。每一次当合作谈判向着他们希望的方向发展时,就会有一些风声出来给点鼓励,然后紧接着再极限施压。目的就是一步一步地消磨你的心志、调低你的心理预期、让你不断地去做出退让。”
“美式打压”或将殃及更多
多国媒体对于美国政府打压TikTok一事保持高度关注。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援引美国记者兼政治分析家卡雷布·莫平的评论说,对TikTok的禁令“无非是华盛顿试图保持美国在社交媒体领域垄断地位的尝试”,因为“美国公司以往一直在社交媒体中占主导地位,而TikTok就让他们担心社交媒体会摆脱华尔街等的控制”。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刊文指出,美国此举给其他希望在美国开展业务的别国公司设置了“不稳定竞争环境的先例”。
巴西《经济价值报》的报道指出,美国这一做法是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市场原则之上。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资深工程师刘畅表示,美国为维护本国经济和技术霸权,胁迫打压他国产业和企业的霸凌做法和海盗行径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如今,美国政府希望通过TikTok一案,为以后解决这类问题树立一个所谓的“标杆”,这为更多国家和企业敲响了警钟。
刘畅:“美国这种强盗逻辑和掠夺的行径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之前有1987年日本东芝事件、2013年法国阿尔斯通事件……正是因为美国之前对它们(的掠夺)都得逞了,所以才会对我国的华为和TikTok上演类似的戏码。美国提出的‘国家安全’关切是毫无道理的、没有任何实际证据。美国从来都不是它自己所宣传的一个‘自由灯塔’,而是凭借技术和经济优势对其他国家和企业进行肆意打压和巧取豪夺的一个无耻的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