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观察丨疫情改变美国:不平等会杀人
2019年12月,美国芝加哥德保罗大学社会学家德马约(Fernando De Maio)在一篇评论文章中写道:“公共卫生领域数十年来的研究已有共识:不平等会杀人(Inequality kills)。” 在写下这句话时,德马约更多是把它作为强调问题严重性的修辞手法,没想到一年后,这句话成为了现实。
病毒不会歧视 但社会可以
截至美西时间12月29日13时31分,据Worldometers实时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34.5万。如果看疫情数据,“不平等会杀人”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席卷美国的疫情,给不同群体带来的冲击也是不同的,这已经被一年来的大量数据和事实所验证。
美国媒体经常会强调黑人与白人相比“不成比例的高死亡率”,确实,非洲裔美国人在疫情面前显得十分脆弱,但这种差别到底有多大?最权威的数据来自美国疾控中心,截至11月30日,非洲裔美国人的病例、住院和死亡比例分别是非拉美裔白人的1.4倍、3.7倍和2.8倍。不过,记者发现,按这个数据,拉美裔的损失比非洲裔还要大,分别是1.7倍、4.1倍和2.8倍;印第安裔也几乎处于同一水平,分别是1.8倍、4.1倍和2.6倍。
△数据来自美国疾控中心
这说明,除亚裔外的少数族裔,都要比非拉丁裔白人更容易感染病毒、更容易住院,也更容易死亡。原因何在?疾控中心对数据有这样一段注解:种族和族裔体现了其他影响健康的潜在条件,这些条件包括社会经济地位、获得医疗保健的机会以及可能接触病毒的职业,例如一线、必需和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这段解释使非洲裔等少数族裔与低收入群体的画像出现了重合。
虽然病毒不会“歧视人”,但社会可以。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认为,这种现象实际上揭示了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不平等:其一,是种族主义根植于整个公共卫生系统的不平等,例如,非洲裔等的合并症患病率更高,包括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和肺部疾病等;其二,是劳动力市场的不平等现象,例如,少数族裔更有可能从事与人接触的职业,包括餐馆服务或零售。
发达国家之间的横向对比可能更具说服力。美国“英联邦基金(Commonwealth Fund)”12月份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美国低收入人群比富人更容易患有多种慢性病,“无论从哪个角度衡量,美国低收入人群的痛苦程度都要超过其他国家”:在美国,低收入的成年人中,36%患有两种或以上的慢性病,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由于费用的原因,有50%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的一年中不去看病,拒绝医生推荐的检查、治疗、后续护理或处方药。在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只有12%到15%的低收入成年人有同样的选择。
△在美国,难以支付医疗费用的现象很普遍,36%的美国低收入成年人有这个问题,比其他国家高得多。
穷人“无处可逃”
抛开新冠肺炎带来的生命损失,“不平等会杀人”仍然是个修辞手法,它凸显了美国贫富差距急剧扩大之后社会保障的缺失。
“GoFundMe”是美国最大的众筹平台,人们通过这个网站寻求救助或为他人捐款。该网站前首席执行官所罗门(Rob Solomon)称,截至2019年,网站上众筹的捐款三分之一是支付医疗费用。然而形势在今年却发生了变化,从3月1日到8月31日,所有募捐活动中只有3.2%用于医疗,其他方面的需求却快速增长,GoFundMe因此宣布了新的众筹类别:帮助支付房租、食品和月度账单费用。
△“GoFundMe”网站上,有人众筹5万美元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小企业
“英联邦基金”的调查也显示,28%的美国低收入成年人表示,在过去的一年中,他们担心能否负担食物或住房等生活必需品,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相比之下,富人在疫情中受到的影响要少得多。很多有钱人逃离人群拥挤的市中心,躲到加勒比海的私人岛屿,或者居家办公,这也推动了美国郊区豪宅价格的飙升。学校无法开学,富人们也有应对之道:聘请私人教师开展小班教学。这种被称作“学习豆荚(learning pods)”的做法正在很多家长中流行。然而,这也抽走了公立学校的教师,进一步加剧了现有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人人享有保障仍是奢望
据记者观察,美国社会并不存在普遍的“仇富”情绪,这也源于目前主导的经济治理思想——“新自由主义”。这套理论描绘了自由市场经济下的正面图景:不平等会激发人们更努力工作,给富人减税穷人才会受益,高福利削弱社会竞争力……总而言之,政府应少干预经济,让“看不见的手”发挥财富分配的作用。
然而,随着这些年美国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看不见的手”越来越受到质疑,而今年的一场疫情则彻底戳穿了神话。顶层富豪财富暴增万亿美元,而数千万人却面临失业甚至无家可归,让越来越多的人对社会不公表达不满,连带着“社会主义”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美国民调公司Data for Progress今年6月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尽管“社会主义”在美国的政治语言体系中属于“负面”词汇,仍有35%的受访者认为“某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对整个国家来说是好事”,而且,年轻的“千禧一代”和“Z时代”对“社会主义”的支持远高于年龄更大的美国人。
△美国不同时代人对“社会主义”的支持程度
其实在疫情之前,全民医保、大学免费、全民托儿等主张在选民中就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虽然提出这些主张的沃伦和桑德斯在民主党初选中先后落败,但并不缺乏拥趸,特别是经济基础薄弱的年轻人的支持,而他们对所谓“社会主义”的向往则更多是对社会公平的期待、对社会保障的追求。
纽约市立大学教授阿布拉莫维茨(MIMI ABRAMOVITZ)认为,危机经常使人们打破旧的正统观念,而这次疫情则导致过去40年(自由市场经济)的假设正在崩溃。新的体系应该是“人人享有社会保障”。
不过,桑德斯和沃伦在初选中的落败也说明,即便是民主党内部也无法全面接纳福利社会的设想,更不用提保守派对这些设想的妖魔化。《华盛顿邮报》指出,共和党将“社会主义者”当作对民主党人的侮辱,试图激起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恐惧。从这个角度说,美国的社会保障改革之路仍将曲折漫长。(央视记者 王逢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