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导游到“网红”:一个伊朗姑娘的中国故事
新华社德黑兰1月9日电(记者夏晨)“我叫孟雅琪,和孟子同姓,雅琪寓意优雅如玉。”
孟雅琪在个人微博上的视频截图。
她的梦想是在伊朗开一家中式茶馆。
“好多朋友跑来问我,
德黑兰哪里学中文好?”
孟雅琪的家乡是伊朗历史名城伊斯法罕,她的波斯语名是阿蕾祖,有“希望”之意。
谈起为何学习中文,孟雅琪说,她高中毕业后就读伊朗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中文专业,这是母亲的建议。“选择专业时,妈妈告诉我,中国历史文化悠久,与伊朗关系密切,这个专业对你的未来将很有助益。”
“那时朋友们都问我为什么不去学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这是当时伊朗人学习外语的主流方向。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好多朋友跑来问我,德黑兰哪里学中文好?因为中国强大了,国际影响力也大了!”
2020年12月20日,商贩在伊朗首都德黑兰的市场上出售石榴,供市民为“雅尔达”之夜的聚会做准备。新华社发(艾哈迈德·哈拉比萨斯摄)
中国文化和波斯文化有何相似之处?孟雅琪举例说,伊朗传统节日“雅尔达”之夜类似中国的冬至。古代波斯人认为,“雅尔达”之夜后白昼逐渐变长,象征着光明战胜黑暗。西瓜和石榴是伊朗人在“雅尔达”之夜最钟爱的水果,红色代表光明和希望。
“我知道,在中国过冬至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
“中国的帮助就像
中文成语里说的‘雪中送炭’”
“中国在疫情吃紧时仍竭尽所能帮助伊朗,这让我十分感动。中国人是如此善良,尽管他们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受到疫情影响,但还是愿意伸出援手。我希望能让更多伊朗人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这也是我现在做自媒体的原因之一。”
孟雅琪说,伊朗疫情严峻时,中国以最快速度伸出援手,向伊朗派出了首个对外抗疫医疗专家组,并向伊朗援助多批抗疫物资。
“为此我制作了视频感谢中国,说来自中国的帮助就像中文成语中说的‘雪中送炭’。没想到这条视频竟然获得上百万次的播放量。”
视频播发后,她还收到了很多中国网友的问候。“他们想给伊朗朋友一些帮助,有的想捐钱,有的想寄物。他们并不是说说,还打听如何通过伊朗驻华使领馆来进行捐助,还有人给我发来了捐赠记录。”
“我突然感觉,虽然伊朗和中国相隔很远,但困难当前,两国就像邻居和兄弟一样亲近。”孟雅琪说。
“中国有句话叫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孟雅琪说,在电视或网络上经常会看到诸如此类关于伊朗的描述:这是一个治安不好的危险地方。“我知道,中国也有类似遭遇,被一些西方国家故意抹黑。”
孟雅琪和记者分享了一张此前接待的一个中国旅行团团友发来的照片,照片里她正在擦拭泪水。
孟雅琪在听完团友的朋友圈内容后感动流泪。受访者供图
她回忆说,这位团友当时读了一条自己发的朋友圈,其中写道,对伊朗片面的消极印象被当地人的礼貌和笑意逐渐化解。“我被感动哭了。这是一种被误解后又被理解的感动,也是一种对自己国家、工作被认可的感动。”
“中国有句话叫‘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个世界就像一座大花园,每个国家就像其中一种花,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只有它们竞相绽放,才能带给世界最美的感受。不同文明之间需要更多相互尊重与理解,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孟雅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