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丨别样的春节量出中国社会治理的温度
对30岁的河南籍快递员小李来说,农历牛年春节不同寻常——在北京工作多年来,他第一次留在当地过年。在公司安排组织下,他与同事们一块儿吃年夜饭,品味一种别样的团聚味道。
小李的选择,也是很多中国人的选择。他们这么做,是为了响应政府号召,为疫情防控尽到自己的一份努力。
这个决定对中国人来讲并不容易。要知道,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辛苦劳作一年的中国人都把它视为与亲人团聚的最隆重时刻,路途再远也要返回家乡。因而,一年一度的春运被形容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
今年春节,为了降低大规模人员流动可能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很多中国人自觉响应官方号召,停下了返乡的脚步。在经历殊为不易的2020年后,中国人又一次展现了可贵的家国情怀。
人们看到,昔日火车站、飞机场人流穿梭的场面不见了。据预测,今年中国春运期间,旅客发送量比2020年下降两成多,比2019年下降六成多。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7%的受访农民工选择留在企业或城里就地过年。
从“流动中国”的红红火火,到“就地过年”的安宁喜庆,中国老百姓过年方式的变化,折射的是社会治理水平与温度的提升。
外界注意到,从政府到社区和企业,中国社会为这个特殊的春节做足了准备。春节前夕,在赴贵州考察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地走访当地一家超市,询问市民的年货置办情况,要求地方政府确保老百姓安心过年。
在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随着就地过年人数的大幅增加,年货采购的需求量明显增多,当地都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市场供应充足和价格稳定。同时,为了让“年味浓浓”,中国各地纷纷推出有针对性的政策,让异乡过节的人们感受到春节的温暖和喜庆。
以北京为例,当地政府免费开放市属公园,发放惠民文化消费电子券、冰雪公益体验券,组织线上文艺展演、旅游资源推介、春节庙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浙江、广东等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地区,当地政府通过为就地过年打工者发红包、给补贴、送手机话费流量等方式,留人又暖心。不少地方还出台职工春节错峰放假、弹性休假等政策,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这个别样的中国春节,也吸引了不少外媒的目光。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日前写道,从现金补贴到免费电影票等福利,中国用各种方式鼓励人们就地过年。德国《威悉信使报》网站刊文称,中国各地制定了许多积极的激励措施,以鼓励民众开展祥和、健康的春节庆祝活动。
疫情之下,对那些外出和返乡过年的人,中国各地采取的防疫政策也更加科学理性。比如,很多省市降低了核酸检测费用,以减少老百姓的经济负担。浙江省创新思路,根据返乡人员的数量和来源地,分别用红、黄、蓝三色区分农村地区的疫情风险等级,因地制宜地实施防疫举措。
在经历过去一年的疫情考验后,中国社会治理能力显然更加精细化和人性化。
“该管起来就能够迅速地管起来,该放开又能够有序地放开,收放自如,进退裕如,这是一种能力,是一个国家治理水平的表现。”在农历牛年春节,这一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得到了生动印证。
当中国人对团圆的期盼与国家防疫需要相遇时,社会治理所展现的温情和温度,令外界印象深刻。需要点赞的,不仅是中国公民的责任感,还有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国际锐评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