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 > 正文

多一点“疫苗利他主义”,少一点“疫苗民族主义”

2021-03-03 16:35: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作者:陈念

  根据 Our World in Data 的数据,截止到2月中旬,全球感染新冠病毒的国家或地区192个,已推广使用疫苗的国家有86个,其中高收入国家56个,中收入国家30个,低收入国家0个。各地区每百人的新冠疫苗接种人数,以色列为81.78,美国为17.26,印尼为0.65,非洲国家为0。

  BBC绘制的“世界每百人注射疫苗人数状况”地图对此有更加直观的描述——欧洲部分及北美洲(尤其美国)百人接种率遥遥领先,处于10%-30%之间;而非洲大部、部分中亚、东南亚及澳洲的国家和地区暂无数据,或者是因为还无从接种,甚至追踪不到疫苗订购记录。

  致力于解决贫困和可预防疾病的国际非营利组织ONE Campaign,在2月19日的报告中警告称,“发达国家疫苗订购已经过剩了”。根据辉瑞、莫德纳、阿斯利康、强生和诺瓦瓦克斯5家医药公司数据,美国、欧盟、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已经获得了30多亿剂新冠疫苗,比这些国家所有人注射两剂疫苗所需的20.6亿多出了10多亿剂。

 

  一组组对比强烈的数据在网络上流传,富国1人10剂,而穷国10人1剂;75%的疫苗集中在仅仅10个国家,而有130多个国家尚未获得任何一剂疫苗。

  这些数据刻画了大行其道的“疫苗民族主义”面目,折射出人类世界的巨大撕裂——握有权力或资源的富裕国家坐享“疫苗优先”,对低收入国家形成“公共卫生碾压”甚至“公共卫生剥夺”。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一次次发声抨击“疫苗民族主义”行径,担心世界正处于“灾难性道德失败”的边缘。

  从疫苗尚在研发阶段,到疫苗问世,各种各样的“疫苗民族主义”故事版本不断上演。

  疫苗还未正式投入使用时,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早早开始斥巨资圈占疫苗,财大气粗的西方国家率先与多家疫苗公司签订了供应合约;美国还被曝曾想高价买下德国疫苗公司的新冠疫苗“专用权”,遭到拒绝。

  为了推动疫苗公平分配,让贫穷国家也能获得疫苗,世卫组织去年4月建立了“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然而,谭德塞指出,加入该机制的一些发达国家成员,尽管口口声声说要公平获取,却和疫苗公司仍在优先考虑双边协议,绕开COVAX计划,抬高价格,还试图插队购买疫苗。这在一定程度上架空了COVAX计划。

  作为疫苗公司,从利润角度出发,也更喜欢与富裕国家进行交易。以莫德纳公司为例,它已经承诺将2021年93%的疫苗供应给富裕国家。非富裕国家仍可以与企业谈判采购,但不得不在接下来的12个月继续排队,什么时候能轮到得看运气。

  印度和南非向世界贸易组织提交了有关《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的请求,以便全球各地量产疫苗,增加全球疫苗供应,而西方一些药企并不愿意放弃产权。

  西方国家在垄断“西方疫苗”之时,却对中国、俄罗斯等国研制的疫苗说三道四,恶意诋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当中国生产的疫苗受到发展中国家欢迎时,西方政客又开始炒作 “中国疫苗外交”,救命的疫苗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一种反华的政治工具。

  即便在发达国家之间,疫苗引发的龌龊也时有发生,1月份欧盟与英国爆发了“疫苗之战”。由于不满阿斯利康(英国和瑞典合资)突然违背承诺、大幅削减疫苗供应,欧盟威胁加大审查力度,延迟乃至中断向英国供应在欧盟国家生产的疫苗。此后欧盟缓和立场,不再提及疫苗出口管制,但披露美国、英国均已建立阻止疫苗出口机制。发达国家之间的“疫苗之战”仍有随时被触发的可能。

  ……

  在“僧多粥少”的疫苗稀缺时代,“疫苗民族主义”作祟,疫苗分配的全球性契约遭到侵蚀,“疫苗鸿沟”加剧的风险加大,受损的是全人类利益。毕竟,疫苗的全球屏障作用,并非谁先圈占谁就安全,而是“除非所有国家都安全,否则没有国家真正安全”。

  牛津大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博士罗斯林•雷麦斯-马丁指出,如果“疫苗民族主义”继续,那么新冠大流行将持续更长时间。根据流行病学模型计算,若全球仍不能在疫苗分配上达成合作,要恢复正常将需要至少7年的时间。再经历7年的疫情煎熬,谁能承受得了?

  一项研究显示,假如全球最早的30亿剂新冠疫苗中三分之二被发达国家占有,那么疫情导致的死亡人数,将比疫苗在各国间平均分配多出一倍。

  低收入国家由于疫苗匮乏而遭受伤亡和经济损失,但别忘了,在全球化时代,一损俱损。全球最大商业组织国际商会发布的报告显示,根据新的综合经济模型,发达经济体可能会因为“疫苗民族主义”而损失数万亿美元——比预想的要更多——全球经济损失中超过一半将落在发达经济体头上。尤其那些高度开放的经济体和部门,将首当其冲遭受经济损失。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6次会议上强调,新冠疫苗必须成为全球公共产品,让所有人都用得上、用得起,“维护疫苗公平就是维护人权,而纵容疫苗民族主义就是罔顾人权”。

  “不让一个有需要的国家被落下,也不让任何等待疫苗的人被遗忘”——作为疫苗研发和供应的第一梯队国家,中国促进“疫苗正义”的利他主义做法赢得越来越多掌声。

  早在2020年12月,美国《纽约时报》就预言,中国疫苗有望成为“发展中国家的生命线”。这个预言正在实现。从东南亚到南欧、中东,从非洲到南美洲,那些“被遗忘的国家和地区”获得了来自中国的救命疫苗,打破了本国疫苗“零供应”的僵局,多国领导人“带头”公开接种,有的国家因此成为疫苗接种率靠前的国家。

  2月25日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透露,中方目前已经或正在向53个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向27个国家出口疫苗。截至2月21日,中国已经向非洲的赤道几内亚、津巴布韦提供疫苗,未来,将向19个有需要的非洲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再下一步还将向更多的非洲国家提供。中国还支持本国企业向急需获取疫苗、认可中国疫苗的的国家出口与授权中国疫苗。应世卫组织请求,中方决定向COVAX计划先提供1000万剂国产疫苗,用于满足发展中国家的急需。

  最近,香港报纸评论称,中国疫苗对许多国家来说已经是“唯一的选择”,因为中国能够兑现合约,这无关政治。欧洲媒体在《疫苗接种:中国带来希望》一文中指出同样的事实,中国提供的是实实在在的疫苗,而不是空头支票”。美国媒体也承认,中国的疫苗部署已经扩大全球影响力,然而美国正在“边缘化”。公共卫生专家、前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中国主任Ray Yip认为,“当美国和欧洲把注意力集中在自身时,中国像一个穿着闪亮铠甲的骑士一样冲上前去”。

  多一点“疫苗利他主义”,少一点“疫苗民族主义”,人类抗疫的曙光寄予于此。(完)

责任编辑:赵家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