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合作不断焕发新活力(和音)
一批标志性互联互通项目顺利实施,各领域投资合作不断深化,产业链供应链融合进一步加深……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正在不断转化为双方实实在在的行动
9月13日,以“共享陆海新通道新机遇,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十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东博会)落下帷幕。本届东博会规模继续扩大,国际参与度进一步提升,签约项目总投资额创历届之最,彰显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澎湃活力和巨大潜力。在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的重要年份,本届东博会的成功举办,是双方守望相助、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精神的生动写照。
东博会是深化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平台。从2014年创新设立特邀合作伙伴机制到2017年首次设立“一带一路”展区,从2020年首次采用“实体展+云上东博会”形式,到2021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展区亮相,伴随中国—东盟关系的提质升级,东博会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扩大,推动并见证了双方互联互通不断加速,经济融合持续加深,经贸合作日益加快,人文交往更加密切。
中国和东盟各领域合作日益密切,符合双方和双方人民的共同利益,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30年来,从磋商伙伴和全面对话伙伴到“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再到“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和东盟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30年来,双方全方位合作不断深化,互为最大贸易伙伴,成为亚太区域最具活力的合作;30年来,双方坚持讲信修睦,谋求合作共赢,共同铸就了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支柱,共同打造了发展繁荣的强大引擎,共同树立了亚太区域合作最为成功的典范。
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和东盟共同努力的方向。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就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出4点倡议,得到东盟国家积极回应,有关领域合作正持续推进。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国际形势深刻复杂演变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携手同行、相互支持,共克时艰、共促发展,为建设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动力。
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正在不断转化为双方实实在在的行动。从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到雅万高铁、西部陆海新通道,一批标志性互联互通项目顺利实施;从合作建设20多个经贸合作区、开创“两国双园”合作新模式,各领域投资合作不断深化,产业链供应链融合进一步加深;从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升级、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到澜湄合作、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等次区域合作走深走实,双方务实合作不断推进;从向东盟国家提供大量抗疫物资、派遣多批医疗专家组,到交付近2亿剂新冠疫苗、实施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合作倡议,双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守望相助、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精神。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表示,东盟与中国关系蓬勃发展,不断深化,希望双方未来继续扩大合作领域、加深合作内容,为全球人民福祉贡献坚实力量。
“一根柴棍烧不成旺火,一根木棍围不成篱笆。”本届东博会主题国老挝的这句谚语,道出中国与东盟合作共赢、命运与共的题中之义。中国—东盟合作正迎来新的历史机遇。顺势而动,积极作为,中国—东盟合作必将不断焕发新活力,不断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