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朱玥颖)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第一阶段)10月15日在云南昆明闭幕。来自140多个缔约方及30多个国际机构和组织的5000余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参加大会,共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战略,会议取得丰硕成果。多国领导人、国际组织负责人、专家学者等表示,昆明大会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蓝图,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凝聚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合力,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向新征程。
“实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步伐逐渐放缓,COP15会议恰逢其时,能让我们有机会推动全球合作,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夏泽翰表示,“我非常赞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为世界贡献了宝贵的中国智慧。中国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41处世界地质公园,34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中国采取科学方式保护世界自然遗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看到中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这为世界减少二氧化碳做出重要贡献。这说明中国政府为‘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为世界树立了成功的典范”。
“此次会议上各方承诺令人鼓舞。”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王爱民表示,“本次昆明大会我们首先能看到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国的承诺,这是缓解甚至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动力和基石。《昆明宣言》制定一个有雄心并且务实的保护目标,我们还需要制定现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并付诸实践,整合全球范围内生态多样性保护力量,实现系统性变革。资金机制是目标实现的保证,中国率先承诺投入15亿人民币,希望能看到更多的国家做出类似的行动。这些资金不仅要投入到具体的保护行动,同时要投入到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英国籍研究员斯文·兰德雷恩表示:“中国在各个层面开展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工作,包括建立种子库等。这些努力不仅有利于维护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也对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给世界带来希望,不少外国企业份份看好中国。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贾可尼表示,中国“十四五”规划正在逐步采取措施,朝着前所未有的方向推进,使中国经济和社会向实现碳中和目标转变。“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跨越所有行业的巨大挑战,对于欧盟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历史性的商业机遇。欧洲企业家看好中国经济和中欧经贸合作前景,希望结合欧洲企业的技术和中国生态建设的成功案例,推动打造可复制的低排放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