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周刊丨美国芯片法案——“胡萝卜+大棒”的老套路
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半导体芯片在国际竞争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意义。本周,美国总统拜登签署《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立即引发全球关注。
《华盛顿邮报》评论称,该法案的签署意味着“开启了产业政策新纪元。”而《日本经济新闻》则将这一法案的出炉视为美国“对华科技军备竞赛”的升温。
当地时间8月9日,新冠检测结果刚刚转阴、再度结束隔离的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出席了一次重要的公开活动。
拜登拖病体为芯片法案站台
美国总统 拜登:今天看,我将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这对美国来说是一项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是美国人民可以引以为傲的法案。
演讲时,拜登还在频频咳嗽。
美国总统 拜登:仅这项投资就将创造4万个工作岗位。对不起,对不起。使(美国制造)半导体存储器芯片,所占的市场份额增长五倍。另外两家美国公司......我得再喝一口水。
让拜登拖着病体坚持签署的这份《芯片和科学法案》,也就是酝酿了一年多的“芯片法案”,该法案整体金额达2800亿美元,被拜登视为投资美国的机会,有助于美国重新获得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
然而,就在法案签署当天,美股三大指数集体翻绿。
芯片个股也纷纷“跳水”,AMD下跌超4%,英伟达下跌超3.9%,美光科技下跌3.7%,英特尔下跌2.4%,创下2017年9月以来的最低点。
《纽约时报》分析称,这份一千多页的芯片法案主要包括两方面计划:一是美国政府向半导体行业提供约527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及240亿美元的投资税抵免,以鼓励企业在美国研发和制造芯片;二是在未来几年提供约2000亿美元的科研经费支持,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
说得直白一点,《芯片法案》的出台,就是要鼓励芯片企业到美国建产线、扩产能,壮大美国芯片制造业。
在支持者看来,芯片法案有助于美国度过近两年的“芯荒”。
新冠疫情冲击全球芯片市场
这里是美国马里兰州的一家科技公司。
美国某科技公司员工 蒙哥马利:我们是一家从事与军用无线电相关的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公司。
据蒙哥马利介绍,他所在的公司主要生产组装用于扩大无线电信号范围的设备,芯片是其中的核心零部件。
然而,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球芯片供应链面临危机,蒙哥马利的公司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美国某科技公司员工 蒙哥马利:我们打电话订货时,经销商说,对不起,我们没货。你会觉得,搞什么?这就像你去仓储超市购物,他们却说厕纸没货了。
这场“芯荒”危机波及范围很广,汽车制造业是受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
《华尔街日报》记者 科利亚斯:单个芯片被集成在这些电子控制单元中,某种程度就像独立的器官在人体内发挥不同功能,以电子方式告诉硬件该做什么。
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提高,汽车对芯片的依赖也越来越多。
然而,自2020年以来,汽车芯片短缺造成了整个汽车行业的减产。
全球缺“芯”造成的汽车减产量超过1000万辆。通用、福特、特斯拉等美国汽车生产商都受到了影响,纷纷减产甚至裁员。
美联储主席 鲍威尔:人们想买车,但汽车制造商却无法生产更多汽车,原因竟是没有半导体。这种情况之前从未发生过。
依赖代工的美国半导体公司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其实并不缺半导体企业。
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公司榜单上,美国公司就占了六家。但这些美国芯片公司的生产制造大部分都在海外完成。
博通、高通及英伟达等芯片设计公司,基本依赖海外芯片代工厂来完成制造。英特尔,美光等虽保留了一部分芯片制造产能,但其外包代工业务量也是逐年上升。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多年来,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缩小。芯片制造的规模也在不断萎缩。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1990年,美国和欧洲的半导体产量占世界半导体产量的75%以上,如今,尽管美国半导体公司占全球芯片销售额的47%,但全球芯片制造只有12%发生在美国。
美国参议员 沃纳:仅韩国就在半导体领域投资了1350亿美元,日本的投资在500亿到700亿美元之间,而过去20年世界芯片投资集中在中国台湾。
因此,美国总统拜登在敦促国会尽快通过芯片法案时就宣称,美国发明了芯片,现在是时候“把它带回家了”。
芯片法案——“胡萝卜+大棒”的老套路
然而,野心勃勃的芯片法案,细细解析依然是“胡萝卜+大棒”的老套路。
所谓“胡萝卜”,就是拿钱砸。527亿美元成立四大基金,分别用于芯片制造、芯片科技安全和创新、芯片劳动力发展及教育,以及国防专用芯片。
而“大棒”则直接指向中国。
白宫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有关《芯片法案》获得通过的声明,就在标题中直接提到“反制中国”。
该法案禁止获得美国补贴的公司在中国大幅增产“先进制程芯片”,期限10年,违反禁令者可能会被要求全额退还补贴款项。同时,法案禁止联邦激励基金接受者在“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威胁的特定国家”扩大半导体产能。
也就是说,只要拿了美国政府的这笔补贴,就意味着10年内不能在中国大陆投资先进水平的芯片。
而白宫也直言,《芯片法案》就是要吸引半导体制造企业更多地投资美国而非中国。
美国商务部长 雷蒙多:这是目前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如我所说,以前我们要从中国台湾购买某种芯片,我们严重依赖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美国并不生产这种产品,但这却是我们所需要的东西。我们不能这么做,不能过度依赖亚洲国家与地区来保卫我们自己的国家。
对此,欧洲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商荷兰阿斯麦公司警告称,美国此举是让企业在中美两国选边站队,将扰乱全球半导体供应链。
对于很多非美国企业来说,舍弃中国赴美建厂,并非易事。
这里是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北部的沙漠,半导体巨头台积电投资120亿美元的芯片制造工厂正在建设之中。
2020年,台积电宣布在亚利桑那州建设新的芯片工厂,并于2021年开始动工。
美国亚利桑那州州长 杜西:所有人都知道亚利桑那州有5C——铜矿(copper)、牛(cattle)、棉花(cotton)、气候(climate)和柑橘(citrus)。我想现在可以再加上2个甚至3个C——芯片(chips)电动汽车(electric cars),还有与之相伴的建筑业(construction)。
丰满的理想与骨感的现实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有些骨感。
据日经亚洲报道,由于美国目前正处于几十年以来劳动力市场最紧张的时候,台积电的新厂在施工阶段就陷入“招工难”的困境,导致工期延误。
台积电原计划今年9月开始将其芯片生产设备运进亚利桑那的新工厂,目前该计划已被推迟到2023年第一季度。
新厂建成后,合格的技术工人从哪来,又是另一大难题。
凤凰城商业和劳动力发展委员会人力服务部副主任沃勒坦承,当地人对半导体制造非常陌生。
“几十年以来,芯片代工主要集中在亚洲。芯片制造工作是很多美国人甚至都没听说过的一类职业道路选择。”
——日经亚洲
另据《日刊工业新闻》披露,台积电在美建厂的成本是6倍之多,人力成本也超过3倍。
而且,在美建厂还可能遭遇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冲击。
去年2月,美国得克萨斯州发生殃及400万人的大停电,对聚集于此的多家芯片制造工厂形成“精准打击”。
有消息称,此次停电可能让三星集团建在休斯敦的工厂损失达数百万美元。
汽车行业第二大芯片供应商恩智浦也被迫关闭了得州工厂,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产能。
半导体产业链转移需要人才、劳动力、物流、能源等一系列必要因素的支撑,然而多年没有布局半导体制造业的美国在上述领域都存在显著不足。
回顾20世纪80年代美国对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打压、2013年至2014年对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的“肢解”,如今非美国芯片企业在美国的投资建厂之路,恐怕也走得并不踏实。
而对于美国芯片制造商来说,这部法案也并非完全是个好消息。
彭博社直言,法案的出台让美国半导体巨头英特尔陷入尴尬境地。
就在芯片法案签署前不久,英特尔发布2022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英特尔第二季度营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净亏损4.54亿美元。英特尔宣布今年将放缓招聘,减少新工厂和设备的支出,并退出外围业务以保留现金流用于有限的扩张。
“投资者已经表明他们没有耐心等待这个代价高昂的计划得到回报,英特尔需要利润快速反弹。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既要实现盈利,同时又要投资于新技术和基础设施。”
——彭博社
行业专家指出,半导体行业投资巨大,仅仅建造一个新工厂就要花费近200亿美元,这笔527亿美元的补贴实在是杯水车薪。不少芯片设计公司认为,芯片法案只会让少数半导体巨头受益,并不公平。
而对美国政府来说,芯片法案涉及的2800亿美元巨额资金,一下子拿出来也不容易。
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估计,芯片法案将在未来10年内使政府预算赤字增加793亿美元。难怪《纽约时报》评论称,芯片法案看似雄心勃勃,但是恐怕很多年都难以见效。而彭博社则批评法案会造成“巨大的挥霍”。
中韩双方一致同意就维护产供链稳定事宜开展对话
8月9日,也就是芯片法案签署当天,中韩两国外长举行会晤。双方一致同意就维护产供链稳定事宜开展对话。
外交部发言人 汪文斌:作为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受益者和建设者,中韩双方应当共同抵制这种违背市场规律的行径,共同维护两国和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双方同意加快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争取尽快达成一致。双方同意就维护产供链稳定事宜开展对话,致力于产供链完整、安全、畅通、开放和包容,坚持贸易投资自由化,遵守世贸规则,坚持非歧视、非排他、公开、透明原则。
韩国外长朴振在访华前接受采访时明确指出,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在供应链方面地位重要,韩国有必要在稳定供应链方面强化与中国的沟通和对话。
韩国《亚洲经济》提醒称,“在中美竞争中,韩国必须避免使本国芯片业成为冲突试验场的愚蠢行为”。
今年三月底,美国向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发出邀请,建议组建一个“互助合作”的“芯片四方联盟”(CHIPS4)。
不过,面对美国抛出的橄榄枝,韩国表现得很犹豫。
直到8月8日,芯片法案签署前一天,韩国才表示参加所谓“芯片四方联盟”磋商会,同时明确强调,韩方的立场是要以“尊重中国强调的一个中国原则”和“不提及对华进行出口限制”为前提。
韩国外交部长 朴振:美国知道韩国与中国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
根据韩国工业联合会公布的数据,韩国半导体行业对中国提供的材料依存度高达39.5%,与此同时,2021年韩国半导体对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的合计出口份额高达60%。
对华关系无疑十分重要,韩国必须拿出“恰当”措施,尽可能减少后续的负面影响。
中国对全球芯片市场极其重要
同样的担忧不仅来自韩国。
8月8日,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设备提供商“东京电子”副总裁河本浩坦言,非常担心美国会扩大对华出口管制,因为中国市场对于东京电子“太重要”了。
即使是之前大力推动芯片法案通过的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基辛格,也曾反复强调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 帕特·基辛格:世界最大芯片市场在中国。我们需要占有这个市场才能成为世界最大公司,同时还要小心保护我们的知识产权和业界领导地位。
今年3月,美国国会针对日趋严峻的芯片危机,召集各半导体巨头负责人举行听证会。听证会上,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基辛格被议员逼问,为何不主动撤出中国。
共和党参议员 斯科特:你为什么不完全靠自己?在没有美国政府、美国纳税人补贴的情况下说,我现在必须离开那里?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 帕特·基辛格:中国半导体市场几乎占全球整体市场的近一半。这其中有供应商,也有消费者。中国半导体消费市场全球增长率最高。如果英特尔要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供应商,就必须加入中国这一最大的半导体市场。
中国大陆是英特尔最大的净收入来源地,在2021财年为英特尔带来了211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4.4%。
听证会上,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储存及影像产品制造商之一“美光科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梅赫罗特拉也承认,参与中国市场十分重要。
美光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 梅赫罗特拉:中国市场确实有助于提升半导体行业规模,而规模的好处最终会体现在研发投资上。
美国全国公共电台认为,芯片法案未必能遏制中国的影响力。
而波士顿咨询公司则警告称,如果美国执意对华采取技术硬脱钩,可能会让美国芯片企业损失18%的全球市场份额、37%的收入,并减少1.5万至4万个高技能工作岗位。
“芯片法案”是“昂贵的笨蛋”还是有效的创新催化剂,取决于项目管理,但其本身不太可能阻止美国公司继续在中国进行生产。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副教授 丹兹曼
芯片法案缓解美国“芯病”仍然存疑
虽然芯片法案被不少美国媒体夸耀为“美国有史以来影响最重大、最深远法案之一”,但该法案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美国目前的“芯病”,恐怕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而英国《金融时报》则进一步质疑称,类似法案推出的目的也许并不在于发展本国的芯片产业,而是通过掀起全球芯片产业发展的竞赛浪潮,在芯片产业的发展投入中拖垮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