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许涛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峰会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建交31年来最重要的一次多边盛会,标志着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的一次飞跃,是中国与中亚地区交往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中亚国家均为内陆国家,经济发展最大的障碍是缺少出海口,互联互通是双方合作的重中之重。许涛表示,31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加强,各领域合作日益扩大深入,给地区各国民众带来了利好和福祉。在能源领域,中国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三国共同建设的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全长约1万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国天然气管道。
在非能源领域外的交通、建材、轻工等领域的合作,也大大改观了中亚国家原有的产业结构。例如,中建国际等中资企业与塔吉克斯坦合作生产水泥,不仅满足了本国需要,而且从2018年开始向其他中亚国家和阿富汗出口。从2011年首趟中欧班列开出后,到2023年3月份,中欧班列突破6.5万列,运送货物超600万标箱,货值约3000亿美元,运达25个国家208个城市,其中七成以上过境哈萨克斯坦。
“互补的合作让各方受益,共同的发展使各国富强。一大批务实合作项目创造的社会价值不仅给各国人民带来现实的获得感,也将中国与中亚国家连接成越来越紧密的命运共同体。”许涛说。
世界需要一个联通的中亚。许涛表示,本届峰会期间,中国与中亚国家签署的《中哈联合声明》《中吉联合宣言》《中塔联合声明》《中乌联合声明》等一系列双边文件中,交通、能源、农业、科技、经贸、投资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内容尤其引人注目。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中亚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成为亚欧大陆重要的互联互通枢纽,为世界商品交换、文明交流、科技发展作出中亚贡献。
许涛表示,此次峰会标志着中国—中亚合作新的开始。峰会确立的六国元首会晤机制将延续下去,以交通、经贸、投资、产业、农业、能源、海关、人文为优先方向的会晤机制将逐渐完善起来。更重要的是,峰会高效务实的精神同样也将在中国与中亚国家睦邻合作关系中传承下去。
中亚谚语有云:“付出就有回报,播种就能收获。”许涛表示,中国—中亚合作因应双方合作需要,符合六国人民期待,顺应时代潮流大势。中国与中亚国家高效务实、共谋发展,必将在携手建设地区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取得更丰厚的收获,产生更广泛的影响。(经济日报记者 孙昌岳)
- 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写在中国—中亚峰会即将举行之际2023-05-17
- 投身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2023-04-12
- 国际纵横谈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这样看2023-03-30
- 菌草技术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3-03-30
- 意大利专家帕兰提: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为解决全球安全挑战提供新途径2023-03-30
- 全球连线丨匈牙利专家霍尔瓦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代表中国对世界发展的美好愿景2023-03-26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三集 命运与共2023-03-26
- 我眼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丨沙特红海新城:共建绿色城市 同享发展成果2023-03-26
- 专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代表中国对世界发展的美好愿景——访匈牙利专家霍尔瓦特2023-03-25
- 巴西教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2023-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