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 > 正文

为全球人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2023-06-08 19:35:15 来源:人民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近日,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下属的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邀请,由巴西、巴基斯坦、突尼斯等国16名非政府组织代表组成的民间考察团访华,先后赴北京、浙江、重庆等地走访参观。考察团成员高度评价中国在人权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和发展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借鉴。

巴基斯坦独立新闻社记者穆罕默德·扎米尔·阿萨迪——

中国人权事业取得的成就令人赞叹

我是一名记者,曾多次访问中国,一直密切关注中国的发展。这次走访为我们观察中国人权状况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强烈感受到中国正充满自信地走在繁荣发展的道路上,中国的发展故事为媒体提供了丰富的报道素材。

每个国家都要走适合自己的人权发展道路。在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我们同人权领域的中国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奉行人民至上,致力于让人民获得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优美的生活环境,中国人权事业取得的成就令人赞叹。

中国成功的减贫实践是人权事业进步的生动体现。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数亿人口摆脱贫困,民众拥有了安定、富足的生活。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减贫成就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幸福,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此次我们到访了重庆、浙江义乌等地,一串串数字所代表的发展成就让人惊叹:2022年中欧班列(重庆)累计开行超过1万列,“义新欧”中欧班列业务范围辐射已达50多个国家和160多个城市,今天的义乌拥有156个海外仓、275条国际物流专线,2022年义乌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788亿元……这些都体现出中国正以实际行动推动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在义乌鸡鸣山社区,义乌巴基斯坦商会会长拉纳·萨吉德告诉我,像他这样的外国人在义乌随处可见。当地政府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来自各国的商户在那里共同创业、共同发展。

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为促进世界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提供了动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让民众生活更便利,青年人拥有更多的创业机会……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有助于人权发展与进步的倡议,有助于为各国人民增加福祉。

回国后,我接连写了《义乌: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重庆:引领经济发展潮流》等多篇文章,读者反响热烈。未来,我还会持续关注中国发展,相信中国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国际民主法律家协会驻日内瓦代表梅克尔·萨维亚——

推动人权事业不断向前

2011年夏天,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参加了北京语言大学为期5周的中文培训。那时,我刚刚读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红星照耀中国》,渴望亲眼看看真实的中国,了解中国如何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几十年时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今年再次来到中国,与12年前相比,中国的变化之大和发展之快让我惊叹,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科技创新等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

走访政府部门、高校、人权机构,走入会展中心、菜市场、田间地头……我们看到了中国式现代化在不同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先进的区块链和云计算技术、便捷的在线立案程序、高效的审判执行流程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据介绍,成立至今,北京互联网法院已经受理了40多万起案件,85%以上的案件得到解决,有效维护了合法的民事权利,也为世界各国提高司法效率提供了宝贵经验。

让我最难忘的是中国对人权教育的重视。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老师杨博超介绍,中国已经将人权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中小学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在相关课程教学中融入人身权利、受教育权利等学习内容,增强学生权利意识。伴随着中国人权理论研究和人权教育培训的广泛开展,中国人权知识普及工作卓有成效,人权教育深入人心,有助于推动中国人权事业和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

我们与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对外交流协会、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等高校和社会组织的学者进行了全面且富有成效的交流,大家各抒己见、讨论热烈。我们感受到,中国社会组织和专家学者积极参与交流、分享经验,对加强合作、共迎挑战抱着开放和乐观的态度,为丰富学界讨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过去的15年里,我一直就职于联合国机构,有机会在具体工作中看到中国在全球人权治理中发挥的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消除了绝对贫困,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在少数民族人权事业、妇女事业等领域进行了成功实践;中国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国际和平安全,在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作出了不起的贡献。未来,我们愿与中国的社会组织积极合作,尤其在文明交流互鉴等领域,积极探讨如何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推动人权事业不断向前,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瑞士国际人权和社会发展协会负责人大卫·洛佩斯——

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

这是我首次来到中国,重庆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这座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城市,长江、嘉陵江穿城而过,地势起伏,山水环绕。重庆是工业重镇,也是山清水秀的美丽宜居之地,这与当地政府坚持绿色发展息息相关。在重庆市渝中区的鹅岭公园,我们走过石板路,站在古桥上远眺,绿树掩映下的亭榭长廊临水而建,仿佛置身于一幅中国水墨画中。

注重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是提升人权保障水平的重要一环。以重庆为例,无论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还是新城区建设、老城区改造,都聚焦人民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空间,打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中国注重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这次中国之行,我看到了山川秀美,也感受到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幸福。中国的成功实践证明,各国都有选择各自人权发展道路的自由,追求人权的过程中应该尊重不同国家独特的文化、历史和现实。

中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中国强调人人充分享有人权,切实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在中国,我们接触了各行各业的普通民众,他们自信自强、乐观向上。中国用自身的发展证明,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中国人民在人权事业中占据主体地位。

中国式现代化是此访关注的重点。我们看到,中国式现代化最令人瞩目的成就之一就是消除绝对贫困。一个精准扶贫故事让我记忆深刻: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一度是“悬崖村”,那里的孩子从前去上学要走崖壁、爬藤梯。现在,在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帮助下,村民都搬进了县城的新家,昭觉县修建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以及特殊教育学校已经实现了适龄学生全覆盖。

同时,中国不断健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机制,重视女童和妇女教育事业,女性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贡献不断提升。在重庆市手工编织协会,剪纸、编织、绣花……手工艺工坊开设的培训课种类繁多,老师手把手地培训教学,帮助妇女手工业者就业、创业,也带动了当地手工业的传承。

我的家乡在哥伦比亚,我的女儿现在正在认真学习中文,她希望有一天能来到中国,亲身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也感受中国蓬勃发展的活力。我发起成立了瑞士国际人权和社会发展协会,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希望中国与世界各国加强在人权事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也希望有更多的外国人,尤其是青年人到中国各地走访,感受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

巴西瓦加斯基金会研究员吉列尔梅·马托斯——

中国发展故事的精彩超出想象

我做中国研究已经有10年了,这次访问让我印象深刻。所到之处,大家能感受到社会的安定祥和、人民的善良乐观。与来自中国政府部门、智库、院校和企业界的代表深入交流,更是让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国的发展理念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成就。

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街道双峰村,大家近距离感受了中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村企深度融合,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艺精妙,手不离茶,茶不离手,让人赞叹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农民摆脱贫困奔小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国发展故事的精彩超出想象。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离不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离不开中国努力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的减贫实践。

近年来,中国在制订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时,充分考虑民众最迫切的权利需求,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成绩显著,这对于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至关重要,也为世界人权事业的进步贡献了力量。中国的经验可以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

在巴西,我一直努力把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介绍给更多人,让他们了解中国的最新发展。让人高兴的是,随着巴中之间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愈发频繁,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对中国产生兴趣,希望了解中国的发展经验。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越来越真切地看到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未来,希望巴中多领域合作进一步加深,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责任编辑:李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