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 > 正文

特稿:铺就全人类共同发展的人权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十年为全球人权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2023-12-09 10:09:03 来源:新华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一带一路”是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也是实现全人类共同发展的人权之路。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和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7日共同发布《为了更加美好的世界——从人权视角看共建“一带一路”这十年》智库报告。报告指出,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愿景转变为现实,提升各国发展实效,给百姓民生带来实惠,助力不少共建国家走出困境,促进民众更好地实现生存权、发展权,夯实了全球人权保障发展之基。

各国专家与学者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正持续为全球人权进步贡献力量,也为全球人权治理带来深刻的启迪。

让生命更有尊严——保障促进民众生存权

人的生存权是享有一切人权的基础。让百姓衣食丰足、各有生计、体魄康健,对不少国家而言,仍是最紧迫而现实的任务。

智库报告指出,十年来,一系列共建“一带一路”项目有效改善了共建国家民众基本生活和医疗卫生条件,增加就业、提高收入水平,使民众的生存权得到更好保障。放眼全球,这样的项目案例不胜枚举。

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汉加县,稻田阡陌纵横,稻农夏尔·恩根达库马纳看着稻浪滚滚,难掩喜悦。自2018年起,中国农业专家组将恩根达库马纳所在的村子确定为水稻减贫示范村,恩根达库马纳跟着中国农业专家学习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很快从吃不饱饭到丰衣足食,还盖了新房子。

塞内加尔久尔贝勒区的泰内富勒村,远离城市,炎热且荒凉。过去,村落里的供水设施老旧不堪,村民要步行1.5公里去邻村水井打水,排队时间有时从凌晨持续到午夜,村子里很多年轻人因此都没法去上学。几年前,由中国提供融资的塞内加尔乡村打井工程开始实施,泰内富勒村拥有了一口自己的水井,村民每天都能用到干净的水源。这一乡村打井工程解决了塞内加尔七分之一人口的吃水用水问题。

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援非盟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部(一期)项目今年1月竣工。这是非洲大陆第一个拥有现代化办公和实验条件、设施完善的全非疾控中心。当地居民瓦克吉拉·托托法说:“听说项目竣工,我的亲朋好友们都很激动,这将改善我们的医疗条件。疟疾曾夺走了我亲人的生命,所以我从小对疾病充满了恐惧。”

2023年1月11日,中国援非盟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部(一期)项目竣工仪式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新华社记者 董江辉 摄

十年来,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到“小而美”民生工程,从创造就业和提供培训机会到开展医疗援助项目,“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一项项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有效改善了共建国家民众的生存和生活条件。

在塞内加尔中国问题专家阿马杜·迪奥普看来,非洲乃至全球多个地区的生活条件、健康水平和文化发展因“一带一路”项目得到大幅提高,这是共建“一带一路”改善人权状况看得到的多样实践。

让生活更有质量——推动实现民众发展权

兴旺百业,和顺人心。发展权是实现各项人权的必要条件。全球不少国家期盼以发展消除冲突的根源,以发展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以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智库报告指出,通过各种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共建“一带一路”在推动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满足当地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倡导开展更广泛领域的合作,鼓励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帮助当地民众改善生活条件,更好实现教育、文化、环境等发展权利。

“朋友请听我讲,铁路的故事长又长。它凝结的是友谊,它带来的是希望。我的家乡,一天天更加美好;我的同胞,一天天更加昂扬……”这首肯尼亚歌手苏迪演唱的《蒙内之歌——铁路修到了我家乡》,讲述的正是中肯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蒙内铁路。先前,蒙巴萨与内罗毕两地间长途汽车车程10小时以上,眼下铁路直达列车只需4个多小时。开通6年多的时间里,蒙内铁路项目使区域交通运输提速升级,有效带动了沿途城市的经济发展。

受肯尼亚铁路局邀请,俄罗斯、南非、伊朗、沙特阿拉伯等国驻肯使节10月6日参观蒙内铁路调度中心,并乘坐列车从首都内罗毕到肯尼亚港口城市蒙巴萨。这是多国驻肯使节当天在蒙内铁路内罗毕站观看文艺演出。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当地居民口中的“冷都”“风都”,每到冬天,寒风刺骨。当地的盐渍化土地,让种植防风林困难重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哈萨克斯坦塞富林农业技术大学等机构展开合作,两国专家扎根林田,引进能适应当地环境的高抗逆树苗品种,改造地形便于树林成长,帮助构建了哈首都圈生态防护屏障,减轻了草原大风天气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莫尔兹比港,郊区的灌木丛中,中方出资援建的布图卡学园给这里带来了崭新景象,校园里有网球场、篮球场、体育馆兼剧场和一座标准尺寸的橄榄球场。这座学园原来部分教室由于年久失修已经坍塌,课桌椅严重不足,很多学生只能坐在地上听课。扩建后的学园涵盖幼儿园、小学、中学等,有50多个班,解决了3000多名中小学生的上学难问题。

2022年6月3日,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莫尔兹比港的布图卡学园,学生们展示纸质龙舟模型。新华社记者 白雪飞 摄

促进区域互联互通、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教育水平、支持公共文化建设、关注妇女儿童权益……全球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因共建“一带一路”项目而呈现出崭新面貌,焕发新的生机。

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纳伊朱表示,中国人常说“要想富,先修路”,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了国家、民族乃至部族间的联通,促进了社会互动和文化联系,有助于消弭潜在冲突,实现携手发展。

在柬埔寨柬中关系发展学会会长谢莫尼勒看来,中国找到了发展的密码,且不吝于与世界分享发展理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给各国带来合作项目,让当地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

让人人充分享有人权——为全球人权治理带来启迪

人人充分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伟大梦想。促进和保护人权是全人类的事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当前,饥饿、贫困、战乱、环境污染等问题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和全球人权治理面临严峻挑战。报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广大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合作发展促进人权的迫切期许,助力共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权进步,为全球人权治理提供了新思维、新动力、新机遇。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始终以民为本,让共建成果更好地惠及各国人民。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全球人权治理应坚持以民为本。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

“从全球人权治理的角度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挥了多重作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和平与外交研究所主任穆罕默德·阿西夫·努尔指出,这一倡议助力共建国家消除贫困、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提供的教育资金支持让人们拥有更好的工作前景。这一倡议还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这对增进当代及子孙后代的福祉至关重要。

11月2日,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塞内加尔卫生和社会行动部长恩迪亚耶与中国医疗队队员在仪式后合影。塞内加尔政府当天为中国第19批援塞医疗队全体队员颁发勋章和荣誉证书,以表彰他们为塞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新华社记者 王子正 摄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聚焦合作发展,有效激活共建国家经济发展潜力。

在各国发展深度交融的今天,合作共赢是破解发展困局、扫除发展障碍的最优解。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和平合作、互利共赢,搭建起包容、务实的广泛国际合作平台,能够最大限度激活共建国家的经济发展潜力。

“在中国的人权理念中,人权保障与发展密切相关。”瑞士外国记者协会主席彼得·肯尼特别关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下非洲国家基础设施的改善。他说,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的关键,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让非洲国家实现了联通。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开放包容,不同国家求同存异、共谋发展。

各国国情不同,应坚持将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各国实际相结合,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共同推动人权发展进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倡导文明宽容,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模式。

“世界发展走向不应仅仅由少数国家决定,而应由世界各国共同决定。”匈牙利约翰·冯·诺伊曼大学欧亚中心主任霍尔瓦特·列文特(中文名乐文特)说,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相关举措,表达了对世界不同国家和文明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期许。

7月3日,中国援助所罗门群岛医疗队针灸大夫在所罗门群岛首都霍尼亚拉国家转诊医院为患者治疗。新华社发(中国援助所罗门群岛医疗队供图)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主张公平公正,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的秩序规范。

各国体量有大小、国力有强弱、发展速度有快慢,但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共建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不附加特殊要求,各共建国家是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努力推动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秩序规范。

“不同于‘国强必霸’的逻辑,中国发展壮大是为了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在中美洲议会议长阿马多·塞鲁德看来,中国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提出了一系列与其他国家共享发展机遇的倡议和方案,并且不附加任何条件。中国是助力世界稳定前行的重要力量。

共建“一带一路”的第一个十年,是中国与各国在国际合作新范式下共同发展的十年,也是在共同发展中保障人权的十年。只有各国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繁荣才能持久,人人充分享有人权的伟大梦想才能实现。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在共建“一带一路”的下一个十年,中国将继续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添新动能。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必将因此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全面的权利,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李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