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媒体聚焦丨日本媒体:美国补贴法案未能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2022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接连签署了《芯片和科学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希望促进美国本土相关产业的发展。两年过去,两项法案的效果如何?
《日经亚洲评论》网站近期发布的一篇评论文章指出,两项法案计划为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和半导体产业拨款约5000亿美元,以支持美国相关产业发展。但两年来,在让项目进入实际生产阶段以及减少供应链对中国的依赖方面,美国仍面临挑战。
文章称,巨额补贴刺激下,许多美国本土以及外国公司宣布,计划提高在美国的产量。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截至今年5月,总计3820亿美元的投资已被公布,其中约70%投向芯片产业,剩下的则投向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
然而,这些投资计划中的相当一部分或是已经推迟,或是削减了数额,甚至已经停止。
比如,福特汽车已经缩小计划在密歇根州开设的动力电池工厂规模,并推迟其田纳西州电动汽车工厂正式投产的时间。韩国LG集团已停止亚利桑那州电池工厂的建设。在芯片领域,台积电已将其位于亚利桑那州的第二座工厂的落成时间从2026年推迟至2027或2028年。英特尔位于俄亥俄州的符合补贴条件的新工厂也面临延期挑战。
文章称,拜登政府希望这些补贴能培育市场并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但实际情况是,很多情况下这些目标并未达成。电动汽车在美国的销售正在放缓,拖累了特斯拉等汽车制造商的利润,扩张计划也因同中国的高性价比车型的竞争而步履蹒跚。与此同时,半导体行业也受到工程师和其他人才短缺的阻碍。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两项法案颁布一年内公布的重大投资中,约有40%已被推迟或暂停。而随着大企业计划的停滞,在供应链方面摆脱对中国依赖的目标也可能被迫推迟。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了约62亿美元的电池,比2022年增长了40%,比三年前更是增长了六倍。甚至在《通胀削减法案》通过后,来自中国的相关进口依然在增加。
在太阳能电池板方面,中国产品开始通过东南亚间接进入美国。美国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疲软,使其不得不依赖进口。由于高关税,来自中国的直接进口有所减少,但来自东盟成员国的进口则大幅增加,占6月份进口的80%。
不少人认为,这两项法案并不足以让美国在供应链上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松下能源北美公司总裁艾伦·斯旺表示,中国在建立包括电池组件和原材料在内的供应链方面领先10年,很难赶上。该公司已部分推迟在美国建设新电池工厂的计划。
在石墨和锂等电池材料方面,中国在全球市场上仍占据着压倒性的份额。
在半导体领域,《芯片和科学法案》提供的大部分支持都是面向英特尔、台积电和三星电子等大公司的大型工厂。许多人认为,对生产至关重要的一些公司,比如那些有关材料和制造设备的公司,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