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群殴 谁来管管?
混战中网络隐私问题被揪上“台面”
巨头群殴 谁来管管?
监管的缺位使这场网络大战前景不明(资料片)
核心提示:从“捉对单挑”到“组团群殴”,中国互联网大战在这个秋末发展到了极致。“维护用户利益”也罢,“反不正当竞争为行业除害”也好,纵观中国互联网行业乱战史,幕幕闹剧背后,其内核只有两个字——利益。但是,所有战争总有结束的时候,所有新秩序的确立都要为“此战”作一个注脚,那么中国联网的新秩序在哪里?对于监管的呼唤,没有比此时更迫切的了。
“这家企业(360)热衷的是打着‘安全’的幌子,通过对用户实施‘安全恐吓’和‘安全欺诈’,达到诱导用户安装自己软件、卸载同行软件的目的,以此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
——互联网五大巨头的围剿声明
“法院审理再快,简易程序也需要3个月,这时间过去客户端也被卸载的差不多了。行业没有规范,缺乏有效监管,最终导致用户被绑架,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
——济南鹏飞律师事务所律师付强
时间进入11月, 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的首次“核战争”激战正酣:一方是以免费杀毒模式风行互联网安全领域的360公司,一方是国内即时通讯软件大哥腾讯QQ。一片喧嚣中,有业内人士点评说,双方的目的不是道义,而是利益,即为了保证各自桌面端软件的占有率。
华军软件园网站主编米晓彬曾形象地比喻说,腾讯是一个房地产商,360也是,房子是免费住的,两家依靠在门口开超市和游戏机房赚钱。最后,两家小区围墙接上了,就产生了矛盾。于是,360就在墙上凿了个洞,跟QQ大楼里的居民说,以后别从正门走,从我这里走,省力、省时间,还安全,超市24小时营业。对于QQ的用户,这个墙洞是很安全,但却妨碍了腾讯的利益。
在看热闹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场恶战不仅是互联网行业里巨头之间的角力,也是对加速网络隐私范围界定和隐私立法保护工作的一次提醒。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没有一款软件能对即时通讯工具进行有效监控,也没有明确的第三方来对窃取隐私的行为进行监管。360与QQ的这场对战,无异于把长期存在隐患的网络隐私问题“放在台面”上,站在这个角度上,这场商战的正面意义也在于此——向大众普及“网络隐私”概念,有利于用户树立起维权意识。
■ 律师说法
尚无管理机构出面协调
网络乱战凸显监管不力
记者了解到,2010年7月1日我国《侵权责任法》正式施行。“隐私权”与“网络”在同一部法律中出现,这在中国还是第一次。但在中国,究竟什么是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行为,《侵权责任法》中没有具体界定。不仅如此,中国现有法规界定的侵犯网络隐私行为都过于笼统。
中国公益律师联盟律师王洪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此次争端的核心问题是对于网络隐私定义的界定。360在其公布的《白皮书》中试图将“网络隐私”界定为“与正常使用软件无关的,用户不愿意公开的私人信息、行为轨迹和电脑的使用情况”,但这样的定义能否让整个软件业认同?阿里巴巴实验室提出质疑称,完善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政策至少包含用户的知情权、信息共享和使用情形和条件、用户查询权等18个方面,360公司给出的样本尚欠完备。
济南鹏飞律师事务所律师付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还没有管理软件机构站出来进行协调,更没有相关机构裁定谁对谁错。这暴露出法律在规范软件时,制度存在不健全的因素,在速度方面也有劣势。如果一方去法院起诉,法院审理再快,简易程序也需要3个月,这时间过去客户端也被卸载的差不多了,如果快速解决争议也需要法律进行界定。行业没有规范,缺乏有效监管,最终导致用户被绑架,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
■ 事件梳理
360的那些事儿
单挑史:曾与多家公司争斗
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在互联网业内被称为“全民公敌”。他个人和360的成长史,完全可以被描述为一部360四处树敌的单挑史。
1998年10月,周创建了3721公司。周鸿祎与另一搜索巨头百度掌门人李彦宏缠绕一生的仇恨也正是从3721名声鹊起时开始的。2002年,双方对于中文上网市场的争夺,彼时几乎达到白热化程度,对于IE地址栏的大决战正式打响,360与百度的世仇由此而来。
“疯狂”的周鸿祎甚至还亲手“杀死”了自己一手创建的3721。因为战略上的失当,3721将用户电脑作为“插件”的繁殖地,并因此被斥为“流氓软件”,遭到用户唾弃,周鸿祎获称“流氓教父”。2003年,周鸿祎以1.2亿美元的价格将“流氓软件”3721卖给雅虎。
2005年,奇虎创立,得到周鸿祎投资。2006年3月,周鸿祎出任奇虎董事长。2006年7月,奇虎推出360安全卫士,专门用于扫描被安装在用户电脑上的一切“恶评”软件,并在用户同意下,将软件卸载。在其“恶评”软件列表里,就包含前身是3721上网助手的雅虎助手。这正是中国互联网用户被数以千计的“恶评软件”严重骚扰、不堪忍受的时候,360一推出,立刻赢得用户欢呼。欢呼声中,3721黯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250+110:犯众怒成同行眼中钉
“250干110的事,加起来就是360。”这是微博上最近流传的一个段子,意指360对同行指手画脚,是为“网络110”。细数360与同行之间的白刃战,确可见其“网警”身影。
360与诺顿、金山两家的交锋最早可以追溯到奇虎创立之初。两家公司的杀毒软件被指篡改系统启动项,被列入360安全卫士绞杀流氓软件名单。今年5月,双方再次“大规模”高调过招。
传统杀毒软件卡巴斯基和瑞星也未能避免与360交恶。2006年,卡巴斯基瞄准360安全卫士,两者牵手后分别为用户提供免费查杀、诊断和为期半年的使用激活码。双方市场份额由此扶摇直上。然而,二者的合作在2008年7月360宣布进军杀毒市场后戛然而止。更具喜感的是,双方在今年彻底交恶,互说对方不是,以致对簿公堂。
杀毒行业的后起之秀可牛更可谓对360恨之入骨。原为周鸿祎旧部的可牛科技CEO傅盛离开360后,其精心准备的“可牛杀毒”于今年5月25日夜间正式问世,然而仅仅5分钟过后,傅盛就看到了难以置信的一幕——可牛杀毒被360安全卫士拦截!激愤难平的可牛除了随即与360展开的口水仗外,还因此加入了围攻周鸿祎的序列。(本版撰稿 记者 冀强 陈学超 王赟)
责任编辑:宋宪霞
- QQ群成贩卖个人信息沟通和交易工具 腾讯回应2017-02-20
- 7000多万个QQ群遭泄露 腾讯:确有其事已经修复2013-11-22
- 90后两年盗取上万QQ号 称为提升游戏装备2013-05-18
- 小心“QQ好友”成骗子“羊皮”2011-11-08
- 女子欲继承亡夫QQ号而不得引热议2011-10-13
- 众巨头忙着站队抢地盘 或加入某方阵营 或推同类新产品2010-11-05
- QQ与360激战正酣 新浪等借机力推聊天工具2010-11-04
- QQ强退影响工作 山东一网友愤怒欲起诉腾讯2010-11-04
- 行业洗牌?多个大佬卷入战团20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