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11月份CPI破“五” 创28个月来新高

2010-12-12 09:53:11 来源:山东商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制图/张攀峰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1%,再次刷新年内记录。这也是自2008年7月上涨6.3%之后,中国28个月以来CPI创下的最高涨幅。

  八大类商品 同比六涨二降

  “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上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11月份经济数据发布会上说。其中,食品价格11月份同比上涨11.7%,非食品价格上涨1.9%;消费品价格上涨5.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6%。

  分类别看,11月份我国八大类商品价格同比六涨二降。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7%,居住价格上涨5.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4.0%,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6%;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0.7%,衣着类价格下降0.7%。

  1至11月份累计,我国CPI同比上涨3.2%,涨幅比1至10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

  从更能反映价格变动最新情况的环比数据看,11月份我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2.0%(鲜菜环比下降1.9%),居住价格上涨1.8%,衣着类上涨1.6%。

  调查还显示,11月份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1%,环比上涨1.4%。1至11月份累计,PPI同比上涨5.5%。

  数据纵览

  信贷: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5640亿元

  房价:11月70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7.7%

  消费: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11亿元

  工业: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

  固投:1-11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24.9%

  外贸:11月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6.2%

  顺差:前11月贸易顺差同比减少3.9%

  财政:11月财政收入5840.69亿元,同比增长16.1%

  PMI:11月份PMI指数55.2%,连续第四个月回升

  CPI年内或已见顶

  结构性变化显现

  同比上涨5.1%——最新发布的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数据再度引发关注。继10月份“破四”之后,CPI在11月份“破五”,并创28个月来新高。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虽然近期物价仍存在短期输入性通胀压力和食品通胀压力,但随着翘尾因素的消失、政府价格干预措施的逐步实施,年内通胀压力或已见顶,12月CPI将平稳回落。

  商务部数据显示,11月29日至12月5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下降5.4%;而同期全国36个大中城市猪肉价格下降0.1%。食品价格干预的实施有效地压制了物价上涨。

  新华·银联中国银行卡消费信心指数(BCCI)亦显示,价格调控政策的集中出台缓解了持卡人对物价持续上涨的担忧,导致11月BCCI小幅回升。

  但专家同时指出,导致我国通胀产生的因素已出现了结构性变化,从单一的供需拉动型通胀转换为供需拉动、成本推动和输入型通胀交织推动。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巴罗此间在上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全球流动性都出现过剩,而美国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无疑会助推全球的通胀水平。在主要盯住美元汇率政策的影响下,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会导致中国生产成本上升,进而推高物价。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闫伟认为,目前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已由前期的供求关系不平衡逐步转向成本推动型上涨。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于生产资料、运输、储藏、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农资、劳动力和土地价格成本成为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因素。

  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看来,处于高速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中国,不可避免地会经历农产品价格上涨这一过程。

  缘何“破五”

  食品、住房消费 依旧领跑CPI

  在中央已经出台一系列物价调控政策的情况下,CPI缘何继续走高?

  “11月份物价的涨幅确实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从构成来看,仍然还是食品和居住类价格涨幅较大,共同推动了CPI的上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

  调查显示,11月份全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了11.7%,拉动CPI上涨3.8个百分点,“贡献”率是74%;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5.8%,拉动CPI上涨0.9个百分点,“贡献”率是18%。

  非食品类价格涨幅也略有扩大。盛来运解释说,这主要是居住类价格上涨造成的。由于水、电还有入冬后取暖用煤价格的上涨,带动居住类价格在11月份涨幅扩大,对CPI“贡献”率达到18%,比上个月扩大了1.5个百分点左右。

  劳动力成本成幕后推手

  蔬菜“领涨”,生产经营成本的增加是主要原因。进入2010年,国内农用柴油、农用地膜和农药等农资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生产、流通环节人工成本更是明显增加。在农业从自给自足为主转向商品化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农业核算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促使“劳动力成本”概念的出现。过去农民不把自己干活时付出的劳动看作成本,但是打工后越来越认为自己的劳动是值钱的,因此播种、施肥、除虫、采摘等都要雇工,劳动力成本成为推动CPI持续走高的重要推手。

  专家释疑

  菜价降了CPI为何还升?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50个城市29种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来看,从11月下旬开始,食品价格下降的趋势扩大。11月下旬,在蔬菜价格下滑的带动下,29种食品均价降幅面积扩大。

  为抑制物价“飞涨”,国家发改委在11月22日至26日一周内,共发了13篇关于价格的各类文章。调控之后很多商品价格应声而落,但价格回落主要出现在11月末的几天。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系副主任周清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11月下旬价格下降对整个月的价格水平会有影响,但11月上旬和中旬价格偏高,影响的程度有限。

  周清杰分析,此轮物价上涨,除去个别炒作因素外,新涨价因素在增加。据分析,近期食品类价格上涨,50%与成本因素上涨和原油价格上涨有关,30%和人力成本上升有关,还有12%和收入上涨有关。

  专家视点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闫伟:

  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已引起价格上涨因素的扩散,工业产品的价格(PPI)也出现加速上涨苗头。从以往经验看,随着涨价因素从农产品向食品制成品和非食品的扩散,加上PPI向CPI的传导作用显现,CPI可能会再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陆志明:

  非食品价格的跳涨也是11月物价快速上涨的重要原因。未来除了继续维持现有的食品价格调控机制以外,还需要在非食品领域加强调控管理,抑制物价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

  超过5%的单月CPI同比涨幅,已经达到了一个温和通胀的水平。预计2011年全年CPI都会保持在4%左右的水平。

责任编辑:刘新

责任编辑: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