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跨越大洋的思与想——中国美国研究者速描

2011-01-13 09:12:39 来源:新华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新华网北京1月12日题:跨越大洋的思与想——中国美国研究者速描

  新华社记者侯丽军、郝亚琳

  翻开中美建交30余年的历史,费正清、傅高义、兰普顿等美国“知华派”的大名早已为国人所熟知。其实,在中国也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有的是曾参与政策研究的前政界官员,有的是至今仍活跃在教学一线的知名学者,有的是开博客、写专栏的畅销书作家……

  虽然经历不同、专长各异,但他们都长期关注中美关系,也渴望用自己的努力,为隔着浩瀚太平洋的这两个国家,搭起一座交流、互动、合作、友谊的学术和认知之桥。
      
  孙哲:用美国人的方式阐释中国问题

  “中国如何作出对美决策”……在课堂上,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的教授孙哲常常要面对美国学生提出这类问题。

  “我喜欢给他们列举一些事实,让他们自己作判断。有时他们会觉得,我比他们还了解美国。”孙哲说。

  从1990年赴美留学,到2000年作为“杰出人才”回国教书,孙哲在美国整整生活了十年。十年间,他经营过超市,也曾在大学和研究所任教。丰富的经历使他对美国学界和社会生活有着切身的认识,也深知要用美国人能理解的方式阐释中国问题。

  2010年4月中旬,17名来自美国国防部、商务部、国土安全部、核管理委员会等部门的高级官员来华接受培训,课程包括“中美关系中的中国战略”“中国公共政策决策”等广泛内容,孙哲是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

  第一堂课,孙哲就用迪斯尼动画片《美女与野兽》中的“双面神”作比喻,向这些特殊的美国学生介绍中国和平发展的成就以及所要面对的挑战。“这样的短期培训更像方便面那样的速食品,但我希望至少能让他们明白中国人是怎么想的。”

  这些美国官员相当于中国的厅局级干部,是美国政府部门重要的主管,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其所管理部门未来的对华决策乃至美国国策的制定和执行。

  庞中英:中国学者需要在美国做“田野调查”

  2008年11月,在电视上看到奥巴马当选美国新一届总统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庞中英不由得对自己的一位美国同行心生佩服,他竟然能提前几个月就准确预判了奥巴马的胜利。

  当年4月,正在布鲁金斯学会访问的庞中英和其他5名访问研究员一起,在学会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的带领下赴西雅图参观考察,拜访美国亚洲研究局、美国亚太经合组织研究中心和华盛顿大学等当地研究机构和大学。考察过程中,卜睿哲以坚定的口气对来自中国的访问学者说:“我的看法是奥巴马将成为美国总统。”在场的亚洲学者都对这个判断将信将疑。

  当时,奥巴马还只是美国联邦参议员,在美国民主党党内提名过程中,与希拉里的竞争难解难分。庞中英清楚记得,他在拜访美国国会时,发现奥巴马因为年纪较轻,座位并不显著。

  “卜睿哲当时常对中国访问学者说,中国要做好和奥巴马打交道的准备,奥巴马会提出一系列对华政策的新观点、新战略、新策略,但当时我们对他的这个说法重视不够。”庞中英说。

  奥巴马获胜时,庞中英再次体味卜睿哲当时做出判断的理由——美国人“人心思变”,不由得感受到他对美国国内政治变化分析之深刻。

  “中国对美国民间政治动向的了解还很不够,许多中国来访者只在纽约、华盛顿这些大城市了解一些东西。”庞中英说,“但不到美国基层去,你就不能够把握美国社会变动的根本性趋势和脉络。”
      
  周世俭:最大的乐趣是建议被国家采纳

  “中美贸易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摩擦始终是支流,合作和发展是主流。”这是周世俭从事中美贸易研究以来最爱说的话。有着高校、政府、商会等多重经历的周世俭被学界认为是一位集官产学研为一身的学者。

  1982年,在对外经贸大学教外贸英语的周世俭被派驻到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商务处工作,任期4年。这是他第一次出国,也是他人生的转折点。这4年间,中美关系发生多次摩擦--美国对台售武、中美纺织品贸易纠纷、湖广铁路债券案……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周世俭开始对中美经贸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97年,周世俭到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任副会长,又和反倾销问题“干上了”。7年时间里,他参与处理了44起反倾销案件,丰富的实践经验使他很快成为国内一流的反倾销问题专家。

  退休后,周世俭发挥余热,不仅在多所大学任教,还担任了许多学会和论坛的理事或顾问。他多年的实战经历和研究成果,成为课堂上的生动案例或是政府决策制定的宝贵参考。用他自己的话说:“研究中美经贸关系多年,最大的乐趣就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自己的建议被国家采纳,自己的预测得到证实。”  
      
  薛涌:专栏作家描绘“美国万象”

  35年前的北京街头还鲜有外国人的身影。当时父亲让薛涌学习外语,他一句话给父亲噎了回去:“我又不当外交部长,学外语有什么用?”

  35年后的今天,薛涌已在美国生活了15年,成为波士顿萨福克大学历史系的助理教授,还撰写专栏、出版了一系列介绍美国的畅销书。

  在他看来,国人观念中的美国,只是这个国家的某一面,其实,“美国有好几个美国。有穷人的美国,有富裕的美国;有基督教的美国,有世俗化的美国;有都市的美国,有乡村的美国;有相信公立学校、政府官僚和福利社会的‘软’美国,有要摆脱一切‘公立’或官僚控制、接受市场严酷挑战的‘硬’美国。”

  这种想法也促使他通过自己的文章和著作,向国人介绍美国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的方方面面:

  --如果让我预测未来的话,我会用精英社会而非贵族社会来描绘美国……这一精英集团的兴起,像是一场文艺复兴,以塑造完整的个人为宗旨,并不仅仅是传授手艺。

  --美国的任何“话语”,都是在直截了当的公共辩论中产生。媒体人士就是靠直接和公众讲话,获得了自己的权威。

  “我一直呼吁中国建立‘美国学’。美国历史虽然短,但政治经济文化非常复杂。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认识美国的‘观念原型’,做好和一个在我们的‘想像共同体’之外存在的‘陌生的美国’打交道的准备。”薛涌说。

责任编辑:宋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