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茅盾文学奖《你在高原》票最多引争议

2011-08-21 08:48:35 来源:京华时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你在高原》封面

《你在高原》封面

《天行者》封面

《天行者》封面

《蛙》封面

 《蛙》封面

《推拿》封面

《推拿》封面

在获奖结果公布前就发布微博说,“张炜(《你在高原》)要得奖就滑稽了,因为全中国看过这部400多万字书的只一个人:责编。”本届茅奖评委盛子潮回复说:“至少有十几个评委通读过,大多数评委看过四五部(该书共10册),评奖期间我也看了其中的三部。”结果公布后,程永新再度质疑,《你在高原》只有十几个评委通读过,却得到58票(评委共61人),“这是褒奖作家的过往还是在评具体的作品?这是严肃的评奖吗?”

  评委麦家表示,没有读完去投票的确不严肃,但他读完了。“《你在高原》进入前20之前,我看了6册。进了20之后,我觉得把它看完是我的责任,所以咬着牙用一天半的时间把它读完了。”

  评委雷达认为不能机械地理解阅读,国外文学评奖评委把所有作品都一字一字读完也是不可能的。“阅读可以是精读、细读、浏览,不一定非得一字一字阅读。这样大体量的作品把握起来的确有难度,但不是不可以把握。评委们都有丰富的阅读经验,对它的文学艺术价值是可以做出考量的。”雷达同时也表示,张炜扎扎实实创作多年,给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这也使得他人气很旺。

  评委周大新说,普通读者如果没那么多时间,可以抽读其中几册,“即使只读几册,张炜的文字功夫和写作艺术你也能深刻地体会到。”

  【投票方式】

  实名制也有可能导致不公

  本届茅奖第一次采取实名制投票。评委周大新和雷达都表示在评选过程中有压力和顾虑。周大新说:“参选的作家、评委大家都认识,但你只能在其中选五部,而且这些作品之间究竟差多少你很难讲,所以选择很困难。”周大新表示,从他个人体验来看,大家还都是秉承着对文学艺术性的理解和良心投票的,最后的结果他比较满意,“都是公认的好作品。”

  雷达认为,采取实名制可能是因为近些年文学评奖公信力较低所致,读者对评委不信任,“评委会希望通过实名制来监督评委,以保证评选的公正。”

  不过,雷达也同时表示,实名制与不记名投票哪个更科学、权威还有待论证。在他看来,实名制也有可能导致评选的不公正,“文坛也不大,大家都认识,人情因素依然会起作用。”雷达说,从这次评选来看,大家都是从公心出发的,维护了文学的艺术性。

  【莫言获奖】

  这个奖他早就该得了

  麦家认为,莫言获奖是本届最大亮点。“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莫言就在引领中国文学的进程,作品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他的多部作品入围过茅奖,但都擦肩而过。”麦家认为,莫言和中国作协的关系一直很正常,“不是特别甜蜜也不是有什么猫腻,却一直没得奖,我觉得这是中国文学的一个损失。茅奖欠莫言一个奖,他早就该得了。”麦家说,尽管《蛙》不是莫言最优秀的作品,但是与其他作品相比,是实至名归。他说:“茅奖终于向莫言还了这个债,我个人觉得很欣慰。当然,这也显示了茅奖的风度。”

  ■评委释疑

  我为什么没投它一票

  麦家

  在最后一轮投票时,麦家没有把票投给毕飞宇的《推拿》,而是投给了关仁山的《麦河》。

  麦家解释说,依照他的经验,每届茅奖都会有一部主旋律作品。“《麦河》是一部优秀的主旋律作品,是讲新农村建设的,非常贴近社会现实。所以,我把票投给了它。”麦家说,《推拿》也是他喜欢的作品,“但它不是我的‘第五喜欢’,而是‘第六喜欢’。在只能选5部的情况下,我与它失之交臂。”

  周大新

  周大新没有给毕飞宇的《推拿》投票,而是投给了邓一光的《我是我的神》。“《推拿》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品,但名额有限。《我是我的神》是描写军人的一部作品,非常优秀。它对当下军人生活、军人价值进行了重新描写和挖掘。我们这些军人作家没有完成的责任,邓一光完成了。”

  雷达

  雷达最后没有给刘醒龙的《天行者》投票,而是投给了蒋子龙的《农民帝国》。雷达解释说:“《农民帝国》既表达了蒋子龙对农民性的思索,也表达了对国民性的思索,非常不错。我把票投给它,是在表达我对这部作品和这位优秀作家的肯定和尊敬。”(记者 袁洪娟)

责任编辑:郇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