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八天宫二次对接成功 神八17日晚着陆
神八天宫二次对接成功 神八17日晚将在内蒙着陆
昨晚8时,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第二次成功对接。(视频截图)
昨晚7时28分,神八完成对接机构自检、对接锁解锁等动作后,成功与天宫一号分离。(视频截图)
第二次对接
昨晚8时整,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在经过短暂“离别”后,成功进行了第二次交会对接。按照计划,两个航天器再次构成的组合体,将再飞行两天后分离,神八将于17日晚返回地面。
【分离】 非洲上空“小别”4分钟
昨晚7时24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神八”和“天宫一号”组合体发送指令。
4分钟后,“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机构顺利解锁,组合体成功分离,神舟八号飞船缓缓撤离至140米停泊点。据悉,组合体分离时位于非洲上空,正好处于日照区。
接到分离指令后,对接锁系执行分离指令。对接锁解开后,通过对接面上4个被压缩的弹簧推杆的弹簧力,将两个8吨多重的航天器轻轻推开。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陶建中介绍,“这个弹簧力并不大,只有几百牛顿,相当于几十公斤。两个航天器被推开后,将保持一定姿态,缓缓分离,直至准备执行第二次交会对接任务。”
【相吻】 今天凌晨“相拥”倒飞
昨晚8点整,在地面控制下,“天宫一号”与“神八”重新逐步接近,经过接触、捕获、缓冲校正、拉回、锁紧等技术动作,最终实现第二次“浪漫一吻”。
据悉,对接安排在神八运行第216圈地面连续测控弧段进行,为充分考核光学测量设备在光照条件下的功能性能,组合体分离、飞船撤离和交会试验大部分过程在光照区进行,对接在阴影区完成。
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钱卫平介绍,在第二次对接前,神八与天宫一号的组合体要进行180度转向,转回天宫在前、神八在后的运行状态,神八由“停靠”恢复正常的状态。而第一次对接则是采用神八在前、天宫在后的姿态。
“今天凌晨将进行倒飞,现在对接后的状态是天宫在前、神八在后;倒飞后,天宫在后、神八在前,恢复正常的运转状态。”钱卫平说。
【分手】 神八17日晚单飞“回家”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神八将于17日晚上返回内蒙古中部地区阿木古郎草原着陆。与之前飞船返回不同的是,此次神八返回最大看点是出现了第四个降落伞。而以往飞船的降落伞只有3个,这第四个降落伞被称为“牵顶伞”。“牵顶伞”使得返回舱的回收能力具有50%以上的余量,进一步提高了整个回收系统的可靠性。
前日20时55分,神舟八号内蒙古主着陆场区圆满完成系统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综合演练。结果表明,主着陆场区参试设备状态良好,物资器材保障到位,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具备了执行任务的能力。
根据规划,离别神八后,“天宫一号”还将继续在轨飞行,明年将迎接神九、神十的到来。
■ 释疑
二次对接为神九神十“探路”
昨晚进行的二次对接,与之前的第一次对接有何区别?昨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周雁飞研究员表示,第二次交会对接的大部分时段是在光照区进行,主要目的是为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交会对接进行技术摸底,从而为明年的有人交会对接做准备。
首次对接旨在突破技术
11月3日,“天宫一号”与神八实现首次交会对接。周雁飞说,从两个飞行器相距400米到对接过程,主要依靠光学测量手段。由于天宫一号、神八的首次交会对接以突破技术为主要目的,所以首次对接窗口条件均设计在最佳状态下进行。但这样的窗口条件在以后频繁进行的交会对接任务中,包括神九以及神十发射时很难遇到。
第一次对接时,光学设备工作时间全部设置在地球的背面——阴影区,从而有效避免了太阳光对光学设备的干扰,以确保首次交会对接的成功。
二次对接进行技术试验
周雁飞说,因为交会对接技术复杂,仅靠一次或两次成功的实施并不代表彻底掌握了这项技术。所以,在确保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进行对接试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周雁飞说,实施二次对接,就是瞄准神九和神十对接时可能遇到的情况,因此在光照区进行试验。但是由于杂光干扰强烈,对测量设备敏感器的精度和相对导航的可靠性均会造成较大影响。为避免太阳直接照到光学设备的视场,在程序设计上也做了相应调整,从而保证对接机构的重复使用性能,以及交会对接设备在不同空间环境下正常运行。
交会对接大事记
2011年
9月29日21时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11月1日5时58分
“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11月3日1时36分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首次交会对接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11月14日20时
第二次交会对接成功。
11月16日
神八与天宫一号分离。
11月17日
神舟八号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区。
2012年
神九、神十将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其中至少有一次是载人飞行。
记者仲玉维 实习生陶瑞钢 通讯员宗兆盾 谢波
图表:神舟八号/天宫一号第二次对接全过程示意图 新华社记者 王永卓 编制
11月14日晚,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第一次实现太空分离。图为天宫与神八分离的视频截图。中新社发
11月14日晚,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实现第二次交会对接。图为二次对接的视频截图。中新社发
11月14日晚,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实现第二次交会对接。图为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二次对接的视频截图。中新社发
换个姿势 再“亲”一次
神八与天宫二次对接成功
据新华社11月14日电 14日20时,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进行了第二次交会对接。这次对接进一步考核检验了交会对接测量设备和对接机构的功能与性能,获取了相关数据,达到了预期目的。
19时24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组合体发送指令,飞控中心的大屏幕上,中间位置显示出神舟八号逐渐撤离天宫一号的三维动画,两侧分别显示着从天宫看神舟、从神舟看天宫的图像;大屏幕下,工作人员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4分钟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机构顺利解锁,组合体成功分离,神舟八号飞船缓缓撤离至140米停泊点。
在地面控制下,神舟八号再次向天宫一号缓缓靠近,30米,20米,10米……屏幕中央图像显示,神舟步步追赶、步步靠近,逐渐抵达天宫“身旁”。经过接触、捕获、缓冲校正、拉回、锁紧等技术动作,两个航天器最终实现二次对接,再次形成刚性组合体,以优美的姿态飞行在浩渺太空。
随后,北京飞控中心宣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第二次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顿时,飞控大厅里掌声四起,一片欢腾。
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完成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将继续对组合体实施精确测控,同时,认真收集空间天气监测数据等相关信息,对飞船返回前轨道参数进行修正计算。
专家解读
二次交会的后续看点
组合体轨道维持
二次交会对接完成后,将对神八/天宫的组合体进行第二次轨道维持。李剑说,运行在外太空的航天器受大气阻力影响,其轨道会出现衰减,因此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的组合体在轨运行期间也将进行2次轨道维持。组合体第一次轨道维持于11月4日顺利进行。
飞船再次撤离天宫
组合体运行一段时间后,神舟八号飞船将再次撤离天宫一号。这次飞船分离与二次交会对接前飞船的分离形态不同。二次交会对接前,组合体进行180度调头,飞船正飞分开。而最终撤离返回的时候,组合体不再调头,飞船采取倒飞撤离,即直接从前面撤离。
飞船或进行轨道维持
李剑说,为使飞船顺利返回地面,返回前计划进行一次飞船轨道维持,目的是为了能让飞船精确地瞄准着陆点,即返回那一圈的轨迹要过着陆场的中心点。但是,如果各种因素考虑准确,飞船撤离后、返回前的轨道维持或将取消。
飞船返回
飞船撤离后,预计运行一段时间再返回地面。李剑说,飞船分离后不是立即就返回,而是计划撤离后一天返回,主要是在程序设计上为返回前轨道的偏差留有调整余地。返回程序的准备也需要一定时间,还要考虑主着陆场气象条件等很多因素。因此,要做好全面准备后再以最好时机进行返回。
■ 交会细节
分离
对接倒飞
事件:要完成二次交会对接,神舟八号首先要与天宫一号分离,这也是首次交会对接时没有做过的动作。当组合体的对接机构控制器接到分离指令后,对接锁系就将执行分离指令,实施解锁动作,时间需要3-4分钟;对接锁解开后,将通过对接面上4个被压缩的弹簧推杆的弹簧力,将两个8吨多重的航天器轻轻推开。
解读(北京飞控中心副总设计师李剑):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撤离过程是受控的。分离弹簧虽然是对称设计,但是分离的时候很容易产生两个目标的偏航、倾斜,因而要控制好两个目标的相对姿态,保持好两个目标相对导航。
对接
事件:神舟八号飞船撤离至140米后,将再次飞往天宫一号,完成第二次对接。这次对接与首次对接过程基本相同。神八飞船平伸出捕获环,主动捕获、缓冲、拉近、锁紧天宫一号。主要区别在于,二次对接将在光照区进行。
解读(天宫一号总设计师张柏楠):首次交会对接在地球阴影区进行,由于没有太空中强光的影响,对接非常顺利。为了充分验证测量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二次对接或将在光照区举行。目前最 担心的,是强阳光对测量设备所造成的干扰。
解读(北京飞控中心副主任麻永平):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目的是,进一步考核对接机构的重复使用性能,以及交会测量设备在不同空间环境下的性能。
倒飞
事件:为顺利进行二次交会对接,天宫/神八组合体于13日22时37分在距地面高度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上偏航180度,建立倒飞姿态。
解读(北京飞控中心副主任麻永平):此时,组合体运行以天宫一号控制为主,神舟八号处于停靠状态,组合体的姿态调整由天宫一号来控制进行。因此,这次太空转身,天宫/神八组合体没有启动轨控发动机,而是依靠陀螺动量轮的控制完成,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对轨道的扰动。
■ 关注“萤火一号”遇险
“萤火一号”能否坠地前景未卜
探测器缓慢下落 联络依旧未果
“萤火一号”能否坠地前景未卜
新华社莫斯科11月14日电 尽管地面测控站仍在不断联络俄“福布斯·土壤”探测器,但该探测器依旧保持沉默,其距离地表的轨道高度在缓慢降低。
俄航天署专家在莫斯科对当地媒体说,近几日来,俄航天机构、欧洲航天局和美国航天局的地面站分别在自己的测控区域内“接力”联络“福布斯·土壤”探测器,但都未收到它的“回音”。
根据美国卫星数据持续分析俄探测器轨道的加拿大专家特德·莫尔昌介绍说,12日俄探测器的近地点由最初的206.6公里提升到了207.8公里,但这种变化不足以调整飞行轨道。莫尔昌指出,近地点略微升高的具体原因不明,可能是探测器发动机燃料少量泄漏并气化“推”了它一把。然而14日的观测数据显示,俄探测器的近地点已降低到原先高度,下降速度与计算结果相符。如果按这种趋势下落,俄探测器有可能在今年12月末至明年1月期间坠落至地球。
库兹涅佐夫还表示,中国“萤火一号”探测器与“福布斯·土壤”探测器是连成一体的,现在无法推测这一组合体的哪部分会在地球大气中烧成灰烬,哪部分能落到地表。
俄航天署公布的示意图显示,中国“萤火一号”探测器被安装在“福布斯·土壤”探测器中部偏下的一个柱状八面体桁架框内,可接触到太空环境。“萤火一号”的头顶是俄探测器的火卫一取样机械装置,其“脚下”就是一直无法启动的俄探测器主发动机。(山东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