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专家:首颗“宜居类地行星”太远 移民暂不可能

2011-12-08 17:09:33 来源:中新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中新社南京12月8日电 (盛捷)近期一则“美国科学家或发现第一颗适合居住的类地行星”的消息受到中国互联网关注。对此,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江徽8日表示,首颗“宜居类地行星”需考量,人类进行太空移民暂不可能。

  据外媒报道,美国宇航局宣布科学家们利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距地球约600光年的一个恒星系统中新发现了一颗宜居行星“开普勒-22B”,它可能成为迄今发现的第一颗适合居住的类地行星。

  今年10月,季江徽曾带领他的团队经过半年研究,发现高倾角行星系统中可能存在宜居类地行星,数量在2到3颗左右,围绕同一颗恒星运动。这意味着,在距离地球十分遥远的系外行星系统中,发现宜居行星是极有可能的。此前,同系统中已发现类似土星、木星的2颗行星。

  究竟什么样的行星适合宜居?季江徽表示,这主要取决于中央恒星的类型、恒星的光度等。生命的稳定存在还有许多其它条件,例如恒星、行星寿命是不是足够长,能否“够得上”产生生命;有没有适宜的恒星光度;低偏心率行星轨道是否稳定;有没有合适成分的行星大气、液态水环境;自转轴是不是倾斜,地球之所以有四季,是因为地球自身有一个23.5°的自转轴等。

  此次研究中发现的“开普勒-22B”位于“宜居带”正中。在这一范围内,水能以液态形式存在,也有更多的机会拥有生命;其表面温度为72华氏度左右(约合22摄氏度),与地球的春天温度相似;并且它像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样每290天环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运转。这颗恒星比太阳略小、略冷。

  但是,科学家们目前还不清楚这颗行星的组成主要为岩石还是气体或液体,其上有没有液态水也需进一步考证。因此,“开普勒-22B”是否真的是地球的“孪生兄弟”仍需进一步考量。

  季江徽认为,即便该行星真的适合居住,人类进行太空移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颗星距离地球太远有600光年,以光速飞行也要600年,所以移民并不现实,‘旅行者’号宇宙飞船发射至今40年,最早的一艘也只飞出了最多150个天文单位(即150个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所以,以现有科技手段,人类实施太空大搬家不大可能。”

责任编辑:宋莉
分享到:
新闻关键词:第二个地球 行星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