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新春走基层:成都崇州市:农民种田有了“职业经理人”

2012-02-03 18:00:10 来源:新华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新华网成都2月3日电(记者许茹)成都崇州市隆兴镇黎坝村100多亩地里的小麦、油菜绿油油的,长势喜人。以前,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春耕时节“无人种田”;如今村里的土地不仅不再“撂荒”,还在种田“职业经理人”的带动下,年年丰收,户户增收。

  崇州市隆兴镇黎坝村15组的陈永建说,他所在的组共有98个人,有近40人在外打工,余下的基本都是老年人和孩子。由于种粮收入不高,年轻人更愿意外出打工,每到春耕季节“无人种田”的问题最让人头疼。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撂荒”了实在让人心疼。

  两年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崇州市创新体制机制,在黎坝村成立了第一个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杨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社,31户农民用自家的100多亩土地自愿入股,选举理事会负责生产经营、监事会监督生产经营和财务收支执行情况,更重要的是还聘请了崇州市农业专家周维松为“职业经理人”。

  种田“职业经理人”要全程代耕代管,负责合作社的采购、生产、管理、经营全过程。2010年,黎坝村遭遇了一场稻飞虱,周维松比周边的农户提前一周发现了秧苗的异常,立即对症用药。当年合作社的水稻保证了800斤的亩产量,而周边农户每亩地只收了200斤。

  现在,在崇州像周维松这样的种田“职业经理人”已经超过500名。2012年崇州还计划新增现代农业职业经理人500名,提高农业的职业管理水平。崇州市农业发展局副局长李毅介绍说,“职业经理人”的收入从合作社的净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再扣除合作社公积金外的收入,按入股比例分配给农民。

  这样一来,原来靠种田吃饭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了合作社社员,所入股份能分到钱,还可以在合作社里打工另外赚钱。陈永建用自家入股的3.6亩地算着一笔账。原来种地一年下来收入不到3000元;2011年合作社分了4000多元的净收入,他在合作社打工,大小春集中耕种,平时浇水、施肥,一共挣了将近4000元。同样的3.6亩地,现在陈永建比原来多了大约5000元的收入。

  有了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黎坝村的土地上第一次种出了羊肚菌,第一年10亩试验田的收入就达到了2.8万元。陈永建指着一片被黑色大棚覆盖的小麦、羊肚菌套种试验田说,村里原来从来没种过羊肚菌,大家都怕折本,没人敢尝试。“今年的天气更适合羊肚菌的生长,加上去年的经验,今年这10亩套种田至少能收入5万元。”陈永建兴奋地说。

  目前,崇州市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面积已经超过2万亩,预计到今年将达到8万亩,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20%以上。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