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解读2011年统计公报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题:“蹒跚世界的别样风景”——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谢鸿光解读2011年统计公报
记者刘铮、王希
国家统计局22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从这洋洋洒洒近万字的公报中,我们可以看到哪些“亮点”,感受到怎样的“风景”?
“蹒跚世界的别样风景。”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谢鸿光这样点评这份统计公报。他认为,2011年我国经济社会取得的辉煌成就,在世界经济步履蹒跚的大背景下,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增长平稳较快、物价逐步回落、结构有所优化、民生继续改善、社会不断进步的独特风景。
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
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中,中国经济的表现万众瞩目。公报显示,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9.2%。
“2011年的中国经济增速,虽比上年有所回落,但仍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上升。”谢鸿光点评道。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公布的预测数据,2011年世界经济增速预计为3.8%,其中美国为1.8%,欧元区为1.6%;在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中,俄罗斯为4.1%,印度为7.4%,巴西为2.9%。
谢鸿光分析指出,2011年国内外经济形势极为复杂严峻。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不断提高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增强有效性和前瞻性,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国民经济逐渐从政策刺激型增长向内生自主增长的方向转变。
“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虽然呈现逐季回落的态势,但始终保持在平稳较快增长的区间,工业生产、投资和消费均保持较高增长,这是十分不容易的。”谢鸿光认为。
物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扭转
物价涨幅牵动百姓的心。公报显示,2011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5.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上涨6.0%。
“各类价格指数呈现高位回落态势。”谢鸿光指出,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摆在宏观调控首要位置,采取了包括控制货币流通量、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等综合调控措施,价格上涨水平得到有效控制。
CPI涨幅自2011年8月份开始连续5个月回落,2011年12月份CPI同比上涨4.1%,比7月份回落2.4个百分点。
房地产调控继续取得积极进展,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环比下降的城市个数逐步增加。2011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为52个,比1月份增加49个。
“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重点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幅度显著减缓,部分城市开始出现下跌,有些城市下跌幅度还比较大。”谢鸿光说。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2011年,中国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区域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公报显示,2011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比上年增产4.5%,创造历史最高水平,连续5年产量超过5亿吨。
谢鸿光认为,粮食生产表现出几个鲜明特点:一是近年来第一次实现了夏粮、早稻和秋粮的全面增产。二是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第一次突破5.5亿吨关口。三是主要三种农作物稻谷、小麦和玉米全面实现增产。
“粮食生产八连增,对于13亿人口的大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更为经济增长和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谢鸿光指出。
公报还显示,2011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1%,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0.3%。
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提高。2011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6%,比上年提高10.1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2%,提高1.4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强化和对外依赖程度的减弱,有效促进了内外需增长的平衡发展。”谢鸿光强调。
从制造业内部看,2011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6个百分点,而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长12.3%,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6个百分点。从区域发展协调性看,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和投资增速均快于东部地区。
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公报以多组数据显示了民生事业取得的积极变化。
在就业带动下,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1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221万人,是2006年以来新增就业最多的一年。中国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4%;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实际增长8.4%。
“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速比城镇快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谢鸿光说。
社会保障工作显著加强。全年全国救助城市医疗困难群众711.4万人次,救助农村医疗困难群众1558.1万人次,资助1276.5万城镇困难群众参加城镇医疗保险,资助4544.3万农村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截至9月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得8.4亿人次受益。
国家大幅提高了农村扶贫标准。按照新标准,2011年末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扶贫对象为12238万人。谢鸿光认为,扶贫覆盖范围大幅提高,极大改善了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
保障房建设进度加快。全年全国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043万套(户),基本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432万套,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加。
谢鸿光最后强调,2012年必须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增强政策的有效性和前瞻性,始终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同时,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有效推进各种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改革,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