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2-12-08 13:29:21 来源:大众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张凤莲: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研究员】

  党的十八大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的新期待,明确回答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堪称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政治宣言、思想指南、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具有鲜明的指导性、创新性、实践性和人民性。大会报告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部署,其中,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用24字简要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将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重要生长点,是我们党重大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精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密不可分、有机统一: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与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原则与依据;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精髓,是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的价值理念,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 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要求,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内容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及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价值目标和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价值目标和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价值目标和要求。这三个层次的价值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融汇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价值追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特征

  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符合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精神和特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主要价值追求。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精神和特质。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在其思想和理论体系中虽然未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直接、系统的阐述,但却从许多方面,间接阐述了消灭剥削、实现社会公正、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社会主义价值观内容。

  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历史传承与时代发展的高度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土沃壤和厚重根基,具有较强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根脉,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中形成的“礼、义、仁、智、信”、“和为贵”、“和而不同”、爱国主义等优秀传统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的概括和提升。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它吸收了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大胆借鉴了外国价值理念的合理成分,具有鲜明包容性的开放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人民群众伟大实践的理论概括,是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所做出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的主体价值选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价值观念形态上的反映,符合时代的要求、社会的要求、人民的要求。

  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人民为主体和价值诉求的人民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理念。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多次强调: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2]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本质规定,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的彻底解放,因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凝聚民心民力的主要精神力量和精神纽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和最高层面。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本质内容和发展指向,纳入了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之中。《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科学阐释以人为本丰富内涵时明确指出: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最高价值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新时代的集中表达,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具有重大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我们党重大的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已从制度层面深入到价值观层面。党的十八大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用24字明确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从而把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理论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将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丰富厚重,其科学性、指导性为社会各界所认可,但却一直面临着大众化、通俗化的问题,即需要解决增强自身说服力、感召力,进一步融入社会生活、走进人们心灵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为全国各族人民所认同、接受、践行和传承,从2010年以来,党和国家就组织社会各界特别是社科理论界就开始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讨论,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凝练和概括。党的十八大广泛吸取各方面的意见,高瞻远瞩的提出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准确、通俗简明,易懂易记,合乎实践,贴近民情,顺乎民意,一定会为人民所认同、所传承、所践行,从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突破点和着力点,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发挥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价值需求和价值理想,能够凝聚人气,对社会发展发挥巨大的价值导向作用,正是基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功能的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目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国内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引导全社会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抓手,能够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取得凝聚人心、人气、人力的巨大成效,构筑起中华民族奋发向上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步的巨大精神纽带和精神支撑。

  个人简历:

  张凤莲: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省齐鲁文化英才,山东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副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文化理论与文化改革发展。已出版个人专著3部,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国外社会科学》、《上海国外社会科学文摘》、《东岳论丛》等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独立论文、译文50余篇,主编、副主编著作十余部。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