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贵州多地遭大面积冬春连旱 农民仍抓紧农时春耕

2013-03-26 10:31:00 来源:新华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在已经6个月没有雨水滋润的土地上,贵州省威宁县斗古乡水塘村村民马武早种下了今年的第一垄玉米。

  马武早说,去年10月至今,斗古乡没下过一滴雨,山塘基本都干涸了。为了不错过耕作季节,连日来,马武早和几户村民采用互助的方式,用拖拉机从7公里外的集中供水点拉水回来为玉米下种浇水。“春耕不能等。如果雨来了再下种,收成就不能保证了。”

  去冬今春,贵州西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毕节市和六盘水市等地遭遇大面积冬春连旱,平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三到六成,43万人出现临时饮水困难,120多万亩农作物受旱。记者日前在重旱区采访看到,尽管已干旱数月,但村民们仍抓紧农时忙着播种玉米、土豆,栽下辣椒、小瓜,培育烤烟苗,各地的春耕生产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在威宁县牛棚镇新营村地头,记者看到,镇党委书记吴世荣正和村民们一起察看烤烟育苗。吴世荣说,烤烟是当地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正值育苗阶段,20天后就要下种,现在山塘都干了。面对旱情,他们将烤烟种植户的烟苗进行集中培育,从远处水源地拉了十几吨水,保证育苗用水。

  近年来,贵州在干旱地区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力度,今年春耕中许多设施发挥了重要作用。水城县盘龙镇官寨村村民罗光秀正从水井里用水泵抽水浇地。她告诉记者,当地干旱了几个月,全村人的生产生活用水全靠这口两年前打下的深水井,“蔬菜是村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今年收入就全靠这口井了。”

  为保证春耕,村民们因地制宜想出了很多对付旱情的土方法。几天前马武早买了两捆地膜,每种下一垄玉米就覆盖上一层地膜。他说,当地的土壤是“夜潮土”,因早晚温差较大,地膜能收集到露水来提高土壤墒情。有的村民用水将农家肥拌稀,挖一个坑淋一层农家肥,再将种播下,玉米生长初期所需要水分和营养就有了保障。

  据介绍,冬春连旱发生以来,贵州已累计投入抗旱人力8.5万人次,出动抗旱机具800余台套、运水车辆179辆,力保旱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

  还有一个多月,贵州干旱地区的春耕就将结束,马武早的6亩土豆和3亩玉米也将播种完。日头偏西,玉米地里一排排整齐地膜在夕阳照射下闪着光。马武早笑着对记者说:“天气我们控制不了,但总有解决的办法。”(新华社记者 王念 胡星)

责任编辑:方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