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探秘一些地方应付“八项规定”不良心态:观望风·变相吃·慢三拍

2013-03-28 16:21:00 来源:新华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新华网北京3月28日电题:观望风·变相吃·慢三拍——探秘一些地方应付“八项规定”不良心态

  “新华视点”记者李柯勇、丁静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时提出,从今年开始,要逐步实现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

  这一举措让人们看到,中央“八项规定”倡导的作风建设又朝着制度化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同时也有人担心,会不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

  当前,一些地方转作风仍存在流于形式、虚与委蛇的现象,对中央精神的贯彻落实形成了阻碍。

  观望风:明张旗鼓,暗避风头,“硬政策”遭遇“软抵抗”

  东部发达地区某县级市的一些干部告诉记者,几个月来,豪华公务宴请、领导出行警车开道、摆鲜花拉标语大办开幕式等现象确实减少了,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别撞到枪口上。”

  这里的群众认为,担心“撞枪口”,潜台词是“避风头”,体现了一种观望心态。少数官员认为抓作风最终会变成“一阵风”,不相信能够持久地抓下去。

  一些官员眼睛只盯着领导。领导要求得严了,自己就收敛一点;领导说得少了,就“放松”一下,成了“墙头草”。并且以己度人地揣摩所谓领导心态:“一直这么抓,领导就受得了吗?领导也是人哪。”

  一些官员瞄着其他地区和部门。面对上级,慷慨表态“工作态度、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往往喊得比领导还响,私下里却互相告诫:“不要做得太过,以免成为众矢之的。”

  事实上,部分官员对“八项规定”能否长期坚持心存疑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谢宝富以“吹气球”作比:上级领导“吹气”使良好政风的气球变大,一旦不再吹气,日子久了气球就会慢慢泄气还原。

  一项“民众眼里的作风转变”的网上调查显示,受访者中64.23%担心“中央决心大,下面不落实”。

  观望心态,使中央改进作风的“硬政策”遭遇了“软抵抗”。“很多事拖一拖就拖黄了。”河南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乡镇干部说,一些措施开始很严格,到后来就渐渐放松和疲劳,旧的官僚习气在不经意中悄然回归。

  网友“东方蜘蛛”认为,经历这么一番“摔打”而仍未被根除的官僚恶习,就好比是没有被抗生素杀死的病菌,死灰复燃后往往比以前更顽固、“抗药性”更强,以变本加厉的形态呈现出来。

  变相吃:“地上”转“地下”,公开变隐蔽,屡禁屡吃源于潜规则?

  近来,对公款大吃大喝“人人喊打”,这类现象却并未绝迹,变相的、更隐蔽的公款吃喝在一些地方悄然抬头:

  ——变地点。有的公务宴请转入“不对外营业”的私人会所,一般地处偏僻,环境奢华,而外有保安站岗,普通百姓难以涉足,让参与者觉得“很安全”。

  ——变标准。有的单位在内部食堂以“工作餐”名义举行公务接待,而实际接待标准远超“工作餐”之上。从五星级饭店临时邀请大厨掌勺,鲍参翅肚、名酒名烟一样都不少。

  ——变名目。有的公款吃喝在发票上作文章,以“培训费”“差旅费”“住宿费”等名目入账。有的单位则以个人名义结账,将公务宴请美其名曰“家宴”。

  ——变包装。“喝茅台撕商标”“矿泉水瓶装白酒”“‘红塔山’盒里藏‘熊猫’”已成为不言之秘,换包装目的就是掩人耳目。不仅烟酒,连人都要换包装,“不开公车,租车赴宴”成为“新时尚”……

  实际上,记者在调查中接触的官员,除去少数高档消费的追逐者,大部分人本身并不喜欢大吃大喝。每天泡在酒桌上,喝坏了党风,也损害了健康。可为什么公款吃喝之风刹不住呢?

  河北省一位副县长坦承,如今在办公室里、谈判桌上办不成的事,往往一上酒席就解决了。有些单位内部也形成了以喝酒讨好上级的风气。“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要培养;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干部我放心”,这类顺口溜已不仅仅是玩笑,而成了一些人的“行为准则”。

  “不愿意吃,却不得不吃,归根到底是潜规则在作怪。”这位副县长说,“公款吃喝只是表象,背后是更大的利益交换。”

  武汉大学教授周叶中认为,遏制公款吃喝是改进各级党政领导工作的一个突破口;反过来,只有财政预算、行政审批、干部人事制度等相关改革不断深化,才能真正釜底抽薪,铲除公款吃喝滋生的土壤。如果不能让权力运行“开箱入笼”,不能用明规则代替潜规则,公款吃喝就仍会大行其道,不断变换出新的花样。

  慢三拍:或者轻视,或为利益,需以“正常常态”倒逼“不正常常态”

  27日,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西溪坪街道党工委书记覃正齐被免职,原因是上班期间打麻将。在“八项规定”出台将满4个月之际,这位“坐庄书记”成了执行中央政令“慢三拍”又一个反面典型。

  近一段时间以来,在记者关于改进作风的主题调查中,此类对中央要求无动于衷、实际工作中我行我素的官员仍然存在。有的该到岗时不到岗,随意给自己延长假期;有的照旧“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对企业动辄吃拿卡要;有的还是在办公室里养尊处优,下基层就是迈不开腿,对百姓疾苦麻木不仁……

  “慢三拍”的深层动机可以分为两类:其一,一些地方官员以为事不关己,改作风是“上面的事”,“不查到我头上就没事”,甚至以“文件没到”为由顶风作案。春节后湖南娄底市房管局员工一句“国务院好遥远啊”,便是这种心态的生动写照。

  其二,一些部门官员为了自身利益,不想放弃不正当福利,不愿压缩权力寻租空间,因而对改作风能拖就拖。湖北省赤壁市地税局过年突击发钱58万多元,最近被中央纪委通报为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之一。

  针对这种上面“闪电打雷声声急”、下面“闻风听雨步步慢”的现象,中央党校党史研究部教授祝彦认为,部分官员没有真正认识到改进作风的紧迫性,仍从眼前小利、一己之私出发,因循守旧,裹足不前。这次中纪委开出的首张“问责清单”是一种明确警示,让大家看到了中央推进落实“八项规定”的决心和严肃纪律的铁腕。

  祝彦说,作风常被看作无形之物,难以量化考核,改起来难度很大。要想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方面要靠领导带头,特别是“一把手”以身作则,一级做给一级看;另一方面,要在制度层面形成长效机制,提高违规成本,让领导干部不敢、不能、不愿去延续官场陋习。

  改变短期行为容易,扭转长期习惯却难。干部群众普遍认为,观望风、变相吃、慢三拍的形成,缘于长期存在的不良作风形成了惯性。当公款吃喝、文山会海成为常态时,一些官员缺乏改进作风的勇气和动力。只有风清气正、廉洁高效成为常态,才能倒逼官员“自我革命”。而营造风气良好的大环境,需要健全制度,拓宽人民群众的监督渠道。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