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武警官兵的抗震故事
新华网四川芦山4月24日电题:三名武警官兵的抗震故事
记者吴杰
在芦山灾区,无论在紧张的抢险救灾现场,还是在遍布县城和村庄的安置点,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救灾官兵;哪里有受灾群众,哪里就有救灾官兵。加桥、王玲、徐平勇,这三名战斗在一线的普通官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子弟兵为人民的无私大爱。
下士加桥:爱在心中
加桥是一名普通的武警下士。在双石镇往西川村运送物资的队伍中,他扛着矿泉水走在山路上的身躯显得有些单薄。
加桥的父亲19日因病去世,当天接到电报的他已买好了20日返回老家雅安的车票。地震发生后,他悄悄地把车票装了起来,忍着巨大的悲痛随部队参加抢险救灾战斗。
加桥所在中队中队长曾锐告诉记者,加桥是一名普通的炊事员,工作踏实,特别是在这次抢险救灾战斗中,表现十分出色。中队许多战友都不知道他父亲去世的事。
坐在记者面前,加桥没有太多的话。“我给我姐姐刚打了电话,她叮嘱我好好工作,家中的事不要我管。”
加桥自从20日早上随部队参加抢险救灾以来,和战友们一样每天都是凌晨3点后才能在路边席地而睡,早上6点就得起床。连续4天的高强度抢险战斗,加桥和记者说话时,止不住地打着哈欠。
“昨晚刚下了一场大雨,今天的任务异常艰难。中队所有干部全部上一线,把部分新战士换下来。”曾锐说。
加桥坚持站在出征的队伍中。“我只有用出色的工作成绩,为了我的父亲,也为了这次地震中遭遇不幸的人。”加桥一边说,一边扛着两箱矿泉水进发。
护士王玲:抗震历险寻常事
23日下午,刚刚配合医生为一名儿童做完手术,护士王玲走下手术台就瘫坐在地上,两名战友只好搀扶着她回到帐篷。
这是王玲第二次参加抗震救灾了。武警四川总队医院院长何鹏飞告诉记者,王玲曾参加汶川抗震救灾。在一次救护行动中,走在队伍最前面的王玲突遇山路垮塌,瞬间半个身子掉下悬崖,幸亏随行的战友眼疾手快,拼命地把她拉了上来。
这次芦山抢险救灾经历,又一次让王玲感受到了死里逃生。
22日下午,王玲和医疗队救治完伤员从双石镇返回的路上,前方突遇塌方,巨大的山石砸在距救护车前方不到100米的地方!
不能洗澡、洗脸,上厕所成了心理负担……王玲说,这不算是什么困难。在医疗队驻地,队员们把自己的帐篷让了出来,让孕妇、老人和孩子住进去。
“在灾区,医护人员能让受伤群众感受到生的希望和心灵的温暖。”24日早上,和记者匆匆说了几句话后,王玲又登上即将出发的救护车。
士官徐平勇:“穿便服”的武警救援战士
在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武警四川总队第一支队官兵正在搭建帐篷。一名身穿紫色T恤、黑色运动裤的年轻人与官兵们一起忙碌,格外引人注目。
他是这个支队三中队三班班长徐平勇,曾先后参与汶川、玉树、舟曲等抢险救灾。
徐平勇家住雅安市雨城区晏场镇。地震发生后,正在家休假的他立即打电话给正在芦山驻训的中队,但因灾区通信中断而始终无法取得联系。
8时50分,46岁的父亲徐培兴骑着摩托车,送徐平勇返回部队。到达成雅高速公路多营收费站后,由于实行交通管制,通往芦山县城的客车不能通行,徐平勇搭上一辆志愿者的车,经过3个小时才到芦山县城。
得知中队已开赴龙门乡参与抢险救灾,徐平勇又几经辗转奔赴一线,投入抗震救灾。
- 节日在战位 | 武警官兵坚守执勤一线 全力保障旅客安全出行2021-05-03
- 各地武警官兵坚守执勤一线 守护驻地平安2020-10-02
- 新疆和田地区发生7.3级地震 武警官兵紧急驰援2014-02-13
- 官兵驰援同江险堤 抢运沙袋巩固堤坝2013-08-20
- 珠海遭遇内涝 武警官兵转移1500余名被困者(图)2013-05-22
- 武警官兵爆破两块巨石 打通芦山县城至宝盛乡卡脖子路段2013-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