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生朱成明:母亲病危仍选择赴灾区
新华网四川雅安4月27日电题:那一刻,他选择留下——记雅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生朱成明
记者孙铁翔
是回去看母亲最后一眼,还是继续留下抢救地震伤员……35岁的他面临人生最艰难的选择。最后,他选择了留下。
他叫朱成明,藏族,共产党员,雅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生。
芦山“4·20”地震发生后,作为骨干医生,朱成明第一时间被派到芦山县抢救病人,他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一重任。当时,人们不知道,朱成明的母亲已经突发心脏病,病情危急。
总有一种使命叫义无反顾——
4月17日,家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朱成明,将患有严重心肌缺血的80岁母亲从老家接到雅安市人民医院救治。
20日8时02分,地震来袭时,正准备上班的朱成明急忙将一对双胞胎儿女抱到洗手间里避险。而后,他便急忙赶到医院查看分管的病人。
“当时很多病人都从床上摔到了地上,科室里的柜子基本都倒了,还砸到了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朱成明印象深刻。
此时,大批伤员已陆续送到雅安市人民医院,朱成明和同事们赶到一楼门诊部参与救治伤员。9时许,朱成明接到医院命令,要求他赶赴芦山县人民医院救治伤员。
“芦山的伤员情况如何”“道路是否中断”……一个个未知的问题不断敲打着朱成明。
这时,他想起还在医院7楼心内科住院的母亲和在1楼B超室上班的妻子。她们还好么?然而,时间就是生命,朱成明没有犹豫,踏上了赶往芦山的救护车。
总有一种抉择叫生死之间——
20日10时30分,救护车赶到了芦山县人民医院。这里已经挤满了伤员,一下车,朱成明就看到地上坐着一个头部受伤、正在流血的老人,朱成明马上为他止血、包扎,随即投入到救治伤员的紧张工作中。
期间,他的手机不断在响,但在抢救一线的朱成明根本没时间接听。那一刻,他的心中只有伤员。
19时许,朱成明接起了医院心内科打来的电话:他母亲病危,心脏已经骤停了两次,一直在抢救。这时,他手机上已经显示了几十个来自医院和家人的未接电话。
由于大量重伤员已开始从芦山往雅安转运,两三分钟就会有一辆救护车开往雅安,如果决定回去,随时都可以登上返程的救护车。
一边是可能再也见不到的老母亲,一边是众多急需抢救的伤者。此时此刻,一辆辆救护车呼啸而走的场景,不断冲击着朱成明的内心。35岁的朱成明遇到了人生中最难的一次选择。
片刻后,他做出了决定:留下!
21日凌晨1时,在救治了百余名伤员后,朱成明有了片刻的休息时间。他给医院打电话询问母亲病情。电话那头,心内科主任张海波告诉朱成明:“目前情况不是很好,只能尽量保住你们见最后一面的机会……”信号时断时续,电话中断了。
“说实话,我真想回去看看母亲,但我作为医务人员又怎能丢下急需救治的伤员。”朱成明再一次选择了留在芦山。
总有一种责任叫忠孝难两全——
4月21日9时,在芦山县人民医院处置好伤员后,朱成明保障一个需要转送的重伤员赶回了雅安。30多公里的路,疲劳的朱成明还在紧张工作,但内心已经度日如年。
也许是上天眷顾这对母子,21日中午,几经抢救的朱成明母亲病情暂时趋于稳定。已经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的朱成明,在救治伤员时都没有丝毫畏惧和退缩,但当要见到母亲的那一刻,他的手颤抖了。
朱成明看着还插着呼吸管的母亲,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他说:“妈,对不起,我回来晚了……”
当时,老人意识尚不清楚,也许是母子间的心灵感应,当听到儿子的呼喊后,插着呼吸管的老人睁开了双眼,眼泪滚落了下来。
“我知道她伤心,但她理解我!”朱成明说。
与母亲短暂相聚后,朱成明又立即回到神经外科继续救治伤病员。22日一早,还来不及给母亲和妻子、孩子告别,朱成明又坐上了急救车,再次赶往宝兴县。
“在地震灾区,还有众多伤者,那里更需要我。”朱成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