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中国梦,同样属于世界

2013-05-17 17:10:00 来源:人民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梦想是一种追求,一种力量。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是逐梦的成果。

  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13亿人口的国家,如此自信、稳健、快速地向着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梦想迈进。仅仅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梦的实现将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进步,是世界走向现代化进程的跨越。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中国角色”日益丰满。以世界五大经济体(欧盟、美国、中国、日本和印度)2012 年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做横向比较:中国不仅是经济增长率、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最高的国家,而且还是通货膨胀率、失业率、财政赤字占GDP比例最低的国家。与此同时,中国经常性账户盈余占GDP 比重不断下降,为调整解决世界贸易不平衡作出了实质性贡献。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贸易增长的贡献率既超过了美国,也超过27 国组成的欧盟。

  中国发展还有一个突出特征,那就是和新兴经济体同步崛起,与发展中国家共同进步。

  印度社会发展委员会主任哈克教授认为,中国与金砖国家其他成员展开积极对话与合作,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国际性议题上形成共识,为发展中国家发声。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法律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苔丝·德尔罗萨里奥指出,在中国帮助下,非洲大陆正进行着经济转型,非洲中产阶级正在崛起,非洲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也随之改善,中国影响意义深远。

  过去10年间,中国和拉丁美洲的关系从“隔洋相望”迅速升温为“亲密拥抱”。厄瓜多尔学者吉多·桑布拉诺用这样的比喻,表达自己的喜悦和期待。

  西方思想界也在“重新认识中国”。

  英国学者马克·伦纳德在《中国想什么》一书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结束了西方自由民主与经济繁荣之间的必然联系”。中国的成功不仅仅具有经济意义,也丰富和拓展了发展模式。

  英国公共问题研究所所长布朗德认为,中国以和平方式重返世界舞台,西方要做出调整来适应中国的回归。

  “和谐之梦”、“和平之梦”、“发展之梦”,这是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对中国梦的比喻,也是世界对中国梦的主流看法。

  借鉴人类文明一切先进成果,丰富人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宝库,中国在同世界积极互动中发展,世界也将在同中国的互动中改变。中国梦属于中国,中国梦同样属于世界。(钟 声)

责任编辑:鲁珊珊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