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将助实现“中国梦” 李克强访欧“正逢其时”
北京时间5月19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出访欧亚四国,瑞士、德国是此访的最后两站。这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总理首次正式访问欧洲,欧盟智库的专家学者对此行格外关注。
欧盟知名智库--欧洲之友的学者沙达·伊斯拉姆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连用了五个“非常重要”来说明李克强总理此行欧洲的重要性。
沙达·伊斯拉姆说,李克强总理此行欧洲非常重要。她说:“这是李克强就任总理之后的首次访问,欧盟各界都在密切关注他的行程安排。”她认为,李克强总理把欧洲安排在其首次正式访问行程之中,表明了欧洲在中国外交方面的重要地位。
沙达·伊斯拉姆常年跟踪研究中欧政治经济关系,对“中国梦”理念的提出有着自己的理解。她说,中国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明确提出了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梦想表达了中国人的共同希望和追求。当此之际,李克强总理访问欧洲,可谓是“正逢其时”。因为在她看来,欧洲可以在许多方面帮助中国实现“中国梦”。
沙达·伊斯拉姆说,欧洲在清洁能源、城市化建设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专有技术”(KNOW-HOW)的数量甚至超越了美国。欧洲可以向中国输出技术,加快中国实现“中国梦”的步伐。
沙达·伊斯拉姆还特别提到了李克强总理此访欧洲的两个国家--瑞士和德国。她说,瑞士虽然不是欧盟成员国,但该国在欧洲有着特殊的地位,制药、化工、机械制造、钟表等行业享誉世界。中国是瑞士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瑞士是中国在欧洲第七大贸易伙伴和第六大外资来源国,两国之间的商贸往来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李克强总理此行瑞士期间,如果中瑞签署自贸协定,将大幅度提升双边经贸合作水平。
她指出,德国毫无疑问是欧元区的“领头羊”,欧盟的重要成员。中德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中德两国的贸易额约占中国与欧盟贸易量的三分之一。她相信,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将延续中德两国高层首脑良好的工作和个人关系,推动中德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弗雷德里克·埃里克森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也提到了中欧领导人之间的信任与理解。他说,中欧领导人需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建立信任与理解,这有助于双方关系的发展。李克强总理此行欧洲必将深化中国与欧洲、与欧盟的外交、经贸关系,为未来5年中欧关系的发展带来全新的动力。
在国际经济学领域颇有建树的弗雷德里克·埃里克森指出,中国与欧洲之间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十分有必要,尤其是应当加深、加大、加快双方实质性的合作与交流。他说:“双方的合作应当减少障碍,扫除贸易壁垒,开放市场,加强双方经济实体的市场竞争力。”
弗雷德里克·埃里克森认为,中国的发展必将给欧洲和世界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中欧双方需要加强互信,共享发展机遇,李克强总理此行欧洲将在此方面有所建树。记者 沈晨
- 欧洲安全困境为何难解?(环球热点)2023-02-25
- 欧盟经济好于预期 但未摆脱衰退风险2023-02-01
- 美《通胀削减法案》引发欧洲不满 德财长称欧美贸易争端有升级态势2022-12-04
- (热点观察 漫评)美国对欧洲盟友“下狠手”2022-10-31
- 德国前副议长:德国对华最大误解,是试图把中国纳入欧洲中心视角的世界2022-09-16
- 欧洲议会的理性声音:这样对待中国对我们有什么好处?2022-07-08
- 警惕北约在亚太复制集团对抗(国际论坛)2022-07-08
- 香港特区政府强烈反对欧洲联盟委员会涉港报告2022-05-21
-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2022-04-01
- 11月份全球制造业PMI公布 连续两个月保持上升趋势202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