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谨防孩子陷入“爱的惰性”误区

2013-06-01 17:46:00 来源:新华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新华网南宁6月1日专电(记者张捷、钟泉盛)“六一儿童节”到来,不少父母为孩子购买礼物一掷千金,动辄花费数千元。在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专家看来,一些父母正走入“物质给予可代替父母关爱”的误区,而孩子在物质层面轻易得到满足,也使他们陷入思维惰性的泥潭。

  “六一”非得给孩子买点什么!

  在广西南宁市一家高档百货商场,记者来到一家专门销售高档童装的商店,只见店内销售数个国外奢侈品品牌的童装系列,商品价位大多在2000元以上,一件2岁到8岁女孩的裙子售价在3000多元。

  这家商店的销售员告诉记者,虽然商品价格较高,但是这几天来给孩子购买或是送礼的顾客比往常要多,“这条裙子已经卖光了。”她指着画册中一条黑色连衣裙说。

  在另外一家专营法国品牌儿童服装的商店,售货员向记者推荐一条产自马达加斯加、真丝布料缝制的粉红色儿童连衣裙,价格为1400多元。“这个卖得好,只剩下两件。”售货员说,孩子穿上这样的衣服显档次,“现在条件好了,父母愿意花钱给孩子打扮。”

  在一家大型玩具商店,市民李小姐给3岁的孩子买了一辆玩具三轮车作为礼物,价值1098元。她说,孩子平时多由奶奶照顾,好不容易到六一,买个好点的礼物给孩子,自己才安心,“至于价钱,不是最重要。”

  这仅是父母愿意为孩子一掷千金的缩影,这样的情况在网购平台同样明显。在南宁市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陈女士“六一节”前就为不到一岁的孩子网购了三件衣服。“网购的东西比较实惠,止不住就买了很多。”

  物质给予不可代替父母关爱

  衣服、玩具、平板电脑……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孩子的儿童节礼物越来越丰富。不少专家担心,家长在冲动消费的驱使下容易走入“物质代替关爱”的误区。

  一些父母平时工作忙,舍得花钱给孩子买东西,却不舍得拿出时间和孩子一同玩耍。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有的父母以为用物质的给予可以代替父母的关爱,对孩子的人格、身心关注太少,与孩子沟通交流少,亲情纽带难以建立。

  另一方面,孩子的物质需求轻易得到满足,久而久之容易产生思维惰性。“家长、孩子都是盲目的,缺少了思考的过程。”南宁青少年健康服务学会秘书长张勇举例说,一个美国小学三年级孩子,为了在家里装网络电视,从家庭需要、父母需要、性价比等方面,列出了20条理由,最终说服了父母。“这20条理由的质量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这需要父母来引导。”

  然而,有专家表示,在市场经济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商家早就摸透了父母和孩子的消费心理,通过广告手段刺激冲动消费,从感知到获取,家长和孩子都忽略了其中的思考过程。“没有哪个家长会在买东西前问问自己和孩子为什么要买它?或是考虑自己的消费行为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张勇说。

  当父母也需持证上岗?

  专家认为,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冲动、盲目的消费观念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归根结底是缺乏教育和培训。“每个行业上岗都有执照,父母上岗是否也需要持证上岗?”张勇说。

  “开设家长学校非常有必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说,在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志愿者能跟踪、矫正家长的不良教育行为,对孩子的消费行为和其他学习、游玩等示范性引导,并做示范教育,“这样的模式要建立并坚持下去”。

  然而,采访中有相关人士表示,目前不少社区挂有家长学校的牌子,却没有开展实际性工作。“家长对培训的需求非常大。”张勇说,近年来政府正加大对社会服务的购买力度,他所在的社会公益组织也正积极与当地相关部门联系,希望进入社区把家长学校办起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我们提供专业技术,从给家长培训,到一对一心理咨询,再到大型活动举办,给家长和孩子一个专业的培训。”

  在熊丙奇看来,现行教育评价体系需要从根本上改革。“现在的教育评价体系是功利性教育、竞技化教育。”他说,这种体系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是知识教育,缺少教育孩子如何做人的外部环境,这一状况亟待改变。

责任编辑:宋宪霞